盘州彝族仪式音乐调查研究
2018-10-18贵州大学音乐学院于郸睿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于郸睿
【内容提要】 盘州彝族处于贵州彝族主流文化的边缘地带,是贵州彝族原生态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据考察,彝族丧葬仪式和婚俗仪式目前保存完好。在仪式中,音乐贯穿其中,成为仪式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仪式音乐属于彝族古歌音乐类型,蕴含着丰厚的音乐、历史、文化、文学、宗教等价值,是研究彝族文化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同时,通过仪式和仪式音乐,还能对彝族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问题进行全面了解。
仪式音乐是将音乐置身于该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之下,把音乐放在具体仪式中,通过分析和研究,探索出仪式音乐背后所承载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对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而言,仪式常常是在某种特定的时空和场域内进行,是对一个民族原始社会生活风貌的再现,集中的展现其民族文化。仪式音乐是仪式中非常核心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音乐,仪式就不能完整地进行下去。研究仪式和仪式音乐,对于了解和分析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解构、生活习俗、亲属制度、音乐特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民族音乐研究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仪式音乐成为人类学和音乐学等学科颇为关注的对象,不少专家、学者都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盘州彝族处于贵州彝族主流文化的边缘地带,是贵州彝族原生态文化保存的较好、较完整的典型代表区域之一。2018年1月8日至29日,笔者前往盘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区鸡场坪镇、四格乡、普古乡、淤泥乡等地进行了为期20天的田野调查。调查发现,盘州彝族在目前的生活中,仍然较完整地保留了很多传统仪式和仪式音乐,如:丧葬仪式、婚俗仪式、祭祖仪式、扫火星仪式、祭山仪式等,其中最具典型性的应属丧葬仪式和婚俗仪式。但从目前对盘州彝族的相关研究来看,关于音乐、仪式和仪式音乐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量的文章和著作中涉及与仪式音乐相关的介绍,盘州彝族仪式音乐的研究尚未走向理论化和体系化,仍有非常大的挖掘空间和研究价值。笔者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同时结合已有的文献资料,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对盘州彝族的仪式音乐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
四格大寨(村落一角)
一、盘州彝族概况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滇、黔、川三省,四川的彝族凉山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少部分彝族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属氐羌族的后裔,是传统的游牧民族,生活中我国的西北部。大约在战国后期,由于战争等原因,彝族的先民逐渐南迁,进入到广大的西南地区,并在长期的生活中与当地的土著民族融为一体,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贵州的彝族主要集中在毕节地区的威宁回族彝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大方、纳雍、织金和六盘水市的六枝、盘县(现改名为盘州市)、水城特区,而盘州又是贵州彝族原生文化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
彝族村落(盘州淤泥乡麻郎坻村)
盘州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西南部,境内少数民族杂居,以彝、苗、布依、白、回族为主。作为贵州彝族的主要聚居区,盘州彝族主要分布在盘州的北部地区,集中在鸡场坪镇、四格彝族乡、松河彝族乡、坪地彝族乡、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马场彝族苗族乡和保基苗族彝族乡,周边相邻的村寨也有零星的彝族与其他民族杂居。盘州地势西高东低、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同时还被南北盘江阻隔。因此,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大多数的彝族先民迁徙到此处时,只能选择在环境相对恶劣、交通条件很闭塞、海拔较高的高寒地区落籍,使其在空间上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这让各个彝族的村落、社区之间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盘州彝族作为彝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文化古老而悠久,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天文和历法等,民间现在仍流传有大量的彝族典籍和文献。但在彝族社会里,能够掌握文字的仅仅是宗教祭师、土司等少数人,文字并没有普及。因此,其文化历史的发展和传承除了依靠典籍文献这条“官方”渠道外,民间的“口头传承”成为彝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主要机制。而音乐作为民间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也同样是“口头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彝族的社会生活中,彝族人大大小小的事都会举行仪式,在仪式中的仪式音乐是对这种“口头传承”最集中和完整的体现。
二、盘州彝族仪式音乐研究现状
盘州彝族的丧葬仪式和婚俗仪式保存完好,仪式音乐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据考察发现,彝族仪式音乐都属于彝族古歌的音乐类型,蕴含着丰厚的音乐、文学、宗教、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有鲜明的地域民族色彩,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但是,纵观整个盘州彝族仪式音乐的研究状况目前还没有专门盘州彝族仪式音乐的著作和文章,只有部分对彝族的丧葬仪式、毕摩文化、民俗活动、音乐传承、经文翻译等研究时有所涉及。其中,在邹兴林和吴秋林编著的《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盘县彝族山歌》这两本著作中,针对盘州彝族的丧葬仪式、婚俗仪式(尤其是丧葬仪式)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书中做了详尽的记录、介绍和分析。同时还搜集到了大量的古歌歌词(包括古情歌、古山歌和酒令),并进行了分类、整理、翻译和分析。而在涉及到有关仪式音乐的部分,也对其做了简单的介绍,这为盘州彝族仪式音乐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在欧阳平方的 《贵州盘县彝族古歌的音乐形态探析》中,他对盘州彝族丧葬仪式和婚俗仪式中丧礼歌和婚仪歌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古歌进行了分类和音乐形态上的研究;而在他的另外一篇文章《盘县彝族古歌的分类与形态特征探析》中,他从古歌的音乐本体出发,主要对古歌的调式、音阶、旋律、节奏、节拍、歌词、演唱等进行了音乐学上的分析和归纳,探索出了彝族古歌音乐形态上的一些特征和规律。这两篇文章是目前为止唯一涉及盘州彝族仪式音乐的研究,为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以“祖灵崇拜”为主的自然宗教观和丧葬仪式
在彝族人的宗教意识里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他们有属于自己信奉的自然宗教体系,主要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但是,在彝族社会里,彝族人对“祖灵”的崇拜,在日常生活里显得尤为突出。如:每家每户的堂屋里都供奉有祖灵筒,每个家族三年两头要举行祭祖仪式,有的人家至今还有自己家族的祖先洞,老人去世要举办大型的丧葬仪式等。而丧葬仪式最能体现彝族人以“祖灵”崇拜为核心的自然宗教观。
彝族人认为人有三魂,人死后一魂进入坟地、一魂去西方极乐世界与祖先团聚、一魂装进祖灵筒后受家族香火供奉,保佑子孙后代平安,他们非常重视人死后灵魂的归属,因此,人死后必须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整个仪式繁琐而复杂,场面非常隆重,一场完整的丧葬仪式一般需要3—5天,主要由泼水饭路和转厂两大部分组成,分为设灵、入棺、赶水、出堂、开丧、扫场、转厂、洒水、解结、指路、招灵等步骤。整场仪式从开端到结束都伴随着音乐。
四、丧葬仪式音乐
仪式音乐由毕摩在整场仪式中吟唱的毕摩歌和由“迷摩”在开丧、转厂环节上所唱的搓蛆歌组成,他们共同构成仪式音乐的主体部分。
1.毕摩歌
盘州普古乡苏家寨酒令歌传承人毛小数
毕摩是彝语音译,有的也译为“布摩”“呗摩”等。毕,是念诵、演唱的意思;摩,是教导的意思。毕摩是彝族社会里有才智的长者,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人。在古代,毕摩不仅是宗教的祭司,是人与神的沟通者与中介,也是彝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掌握的权力非常大,享有政治、军事、经济、祭祀、文化等特权。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明代改土归流后毕摩的权力被削减,地位逐渐下降,最终成为民间祭师,现在主要在民间从事祭祀活动。
在彝族的丧葬仪式中,毕摩是整场仪式的主持者和参与者,仪式中的每一个环节毕摩都要吟唱各类经文,这些被吟唱的经文就被称为毕摩歌。毕摩歌是彝族传统的经文,属于古歌的音乐类型,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世代口口相传,丧葬仪式中毕摩所做的法事都是通过吟唱毕摩歌来完成的。
一首毕摩歌即是一本完整的经书,每本经书是一种固定的音调,且它的旋律通常是一个大乐句的不断反复,唱腔也基本保持不变,毕摩歌的音乐旋律朴素、起伏不大,接近于吟诵,节奏平稳,歌词都是古彝文。吟唱毕摩歌的整个过程非常严格,气氛也很严肃,毕摩要穿戴法衣、法帽,手拿经书,还配合一定的动作和程序,仅“潮摩”(毕摩的助手)可以协助毕摩。
仪式中所用到的经书,都是按照固定的程序来进行,不能任意改动,包括使用经书的顺序,仪式上必须念完整本经书,一本经书需要2—3小时。而毕摩吟唱这些经文,就是为了与亡人、鬼神对话,并能沟通和取悦鬼神,使亡灵顺利归天,让祖宗享受节日的快乐,同时也保佑自己的子孙平平安安。毕摩通过用腔调唱诵特定意义的经文,成为仪式表现的特殊手段,起着通神、制造气氛、表达意义和情感的多重作用,最终帮助仪式执行人完成超度亡者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布摩歌,仪式就不能完成。
2.搓蛆歌
丧葬仪式上,在开丧和转厂的时候,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被彝族人称为“搓蛆,打老哇”。关于“搓蛆,打老哇”的起源,各地传说各异,但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相传彝族的先民在死后实行树葬,尸体挂在树上腐烂后生蛆,被乌鸦来啄食,被其子女看到,为了保护老人的尸体,儿女们就驱赶来吃尸体的蛆虫和乌鸦,于是在驱赶过程中产生了声音变成了音乐,动作变成了舞蹈,也就形成了今天在彝族丧葬仪式上唱的“搓蛆歌”和跳的“搓蛆舞”、“铃铛舞”。
而专门“搓蛆,打老哇”的人叫做“迷摩”,可以说是丧葬仪式上的歌师。在彝族人看来,参与“搓蛆,打老哇”的人越多越好,表明来的客人多,孝家给亡人办的仪式很隆重。“搓蛆”的意义在于一是给亡人解除生前的罪恶,让亡人的灵魂干干净净的去与祖先团聚,同时子女表达对亡人的悼念和哀思;二是在丧葬仪式上作为一种娱乐项目,彝族人认为,老人的自然去世是一件喜事,在仪式上“搓蛆”可以增加仪式的气氛,表明了彝族人对待生死都是一样的快乐。
搓蛆歌属于彝族的古歌,用古彝语演唱。其音调、旋律、歌词固定不变,没有唱本,通过口传的方式来传承。搓蛆歌一共有四首,每一首歌是一个固定的音调。
通过毕摩吟唱毕摩歌、迷摩搓蛆,不仅是为了给亡人解除生前的罪恶,表达孝子、孝女的哀思,同时描述了彝族迁徙的过程和路线,要把亡人的灵魂指向祖先的发源地,教他们到阴间之后发展生产,让亡者做贤良的人,具有道德教化意义。还描述孝子为亡人找药、医病、最后死亡的过程,体现出彝族人一种好生乐死的生命观。
五、婚俗仪式和仪式音乐
彝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男女青年在恋爱中则是以对歌的方式来传情达意。传统的彝族婚俗仪式中,音乐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伴随着婚礼的整个过程。彝族人把在婚俗仪式上嫁女儿的歌叫做酒令歌,通过男女双方家请来的歌师,以对唱或独唱的方式在一系列复杂的礼仪程序中完成,在某些环节还会配合相应的酒令舞。在田野调查期间,笔者发现盘州彝族的传统婚俗仪式保存得较好,其中普古乡保存的最完整。仪式一般是3天。第1天,男方家到女方家接亲;第2天,女方被接到男方家后举行一系列的仪式;第3天,女方回门。
按照彝族的习俗,他们把婚礼上唱酒令的歌师称为酒令郎和酒令婆。仪式的第一天,女方家会请2个酒令婆,男方家会请2个酒令郎。在接亲当晚,当男方家的结亲队伍来到女方家的寨门时,女方家关门,双方的歌师要对歌。首先是由酒令婆先唱《迎亲歌》,等结亲队伍到家门口的时候,男方家站在门外,女方家在屋内,酒令婆酒令郎对唱《抵门酒令》,酒令婆先唱,问男方家从哪里来,路上遇到了什么,走的地方干不干净等,男方家的酒令郎要对得好,女方家才开门,这个环节的对歌类似于布依族的盘歌。开门后,要举行一个泼水的仪式,女方家请来的客人把新娘早上背来的水泼向来结亲的伴郎。这个仪式寓意着一方面是把男方家一路上的晦气给洗干净,为其接风洗尘的意思;另一方面还表示女儿出嫁,即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等到伴郎到女方家堂屋给供奉的祖先磕完头后,接着酒令婆就要唱《上头酒令》、《集中酒令》和《水拌酒酒令》,还要与酒令郎对唱《礼物酒令》,目的是在问男方家给新娘准备了什么礼物,再与酒令郎一系列的对歌后,酒令婆还要唱《造天造地》《成水酒令》《洪水淹天》等,通宵达旦,直到第二天的天亮,唱完《送亲歌》和《结束歌》后结束。
酒令歌属于彝族的古歌,它的音调、旋律和歌词不能任意改变,歌词属于古彝语,没有文本,都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至今。酒令歌的篇幅很长,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歌唱祖先历史、万物起源、传授知识、和睦孝顺、生产生活等,在婚俗仪式中一首歌完整唱完短则需要十几分钟,长则需要一个小时,因此,在婚俗仪式中只是择选有代表性的歌曲进行演唱,唱到接亲那天的第二天天亮也就不唱了。
酒令歌作为彝族的古歌能够在婚俗仪式中得以保存和流传,这与它存在的价值意义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婚礼中演唱酒令歌除了增加结婚的喜庆气氛,起到一种娱乐作用外,最重要的还是通过音乐的方式,将彝族的文化、历史和平时生产、生活的过程给予再现,让后辈在这样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彝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即将出嫁的女儿而言,也接受了一次道德意义上的教化,具有很深刻的教育作用。这也再次体现出音乐作为“口传文化”的重要渠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盘州彝族仪式音乐保存完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将仪式音乐置身于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多角度还原仪式的原生环境。在仪式中,从音乐行为出发对音乐进行文化的解读,试图站在他们的思维角度去看待和解释音乐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音乐背后更深刻的文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