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

2018-10-17赵淼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成本粘性管理者

赵淼

摘要:企业管理者的特点会影响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完成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发展的进程。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改革,企业也随着国家的改革而变革。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经过我们对我国各大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中存在成本粘性的情况,这与企业管理者的特点有直接关系。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水平不断进步,本文通过对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成本粘性

自Anderson,Banker和Janakiraman(2003)借用经济学中价格粘性的概念(Hamermesh和Pfann,1996)提出成本(费用)粘性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对成本(费用)粘性相关研究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近几年,国内外的学者针对企业成本粘性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针对企业成本粘性得出一个统一的想法,但是至今为止,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企业成本粘性问题是企业中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当前成本粘性问题也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因此本文就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特征

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种心理,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很多人有过度自信的心理,过度自信心理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不正确,过度乐观以及置信区间过于狭隘这三个方面。Gervaris、Heaton和Odean(2002)将过度自信定义为,认为自己知识的准确性比事实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种信念,即对自己的信息赋予的权重大于事实上的权重。关于主观概率测度的研究也发现确实存在过度估计自身知识准确性的情况。心理学研究者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现象往往会出现在企业的管理者身上,企业管理者能够走到管理岗位,往往会拥有对自己所在行业的经验、人脉、能力以及对企业的掌控能力,就是因为管理者具有这些外在条件,因此在行为处事方面有可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在判断企业中的是事物时,会比较武断,因为管理者会出现一种凭借自己多年经验,这些事情都可以处理妥当的心理,并且希望在企业中有绝对的掌控能力,这时就会出现过度自信的心理。企业中的管理过度相信自己能力、判断这种现象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

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种是企业管理者的心理,企业管理者能够在企业中走到管理者的位置,往往是通过企业层层选拔的结果,这类人往往有着较好的教育背景或者相关岗位中丰富的经验,这两种都会使人对外界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因此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现象。另外一种是企业管理者对待工作的态度,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区别是员工的工作状态是被管理,为管理者的工作是站在掌控者的角度,管理者接触的工作往往是企业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完成企业中棘手的问题,可以给管理者带来成就感,因此也容易引起管理者的过度自信。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

企业成本粘性问题在我国很多企业中都存在,企业成本粘性与管理者过度之间的联系也一直是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们共同探究的课题,经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成本粘性问题成正比的关系。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企业成本粘性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心理方面,当企业管理者具有过度自信的特点时,就会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尤其是在工作岗位中,会有一种高于平均水平的心态,换句话讲就是员工无法完成的工作,作为管理者可以完成,正是由于这种心理,企业中的管理者往往会给自己与企业制定比较高的目标,认为在自己的领导下,完全可以完成,比如当企业中的销售业绩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企业管理者會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通过自己的管理,很快就可以完成,会在心里暗示,销售业绩不好,调整成本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时,企业中的管理往往会倾向于维持企业发展现状。另外一种过渡自信表现在管理者对市场的需求量预估过高,由于管理者对市场需求量过高的预估,就会导致企业产品的过量生产,这时市场的需求如果没有像管理者预估这样发展,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现象,这时过渡自信的管理者基本会选择加大投资,而不是更改决策,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成本粘性。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就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难以下降,增加成本费用粘性。

三、实证研究

为了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本文对国泰安数据库进行了研究分析,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国泰安”或“公司”)是一家为教育与投资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深圳市政府重点支持的高科技龙头企业。本文选取了国泰安2007年到2011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这个时间段中选取了349个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一)研究假设

要想研究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就需要寻找企业发展中切实存在成本粘性的企业。据国外的学者研究成本粘性是指,企业发展过程中,当销售额上涨时,成本也会随之上涨,相反,当销售额下降后,成本也会随之下降,但是通过大量数据比对分析发现,销售额上涨时成本随之上涨的幅度要大于销售额下降后成本下降的幅度,这种不均衡现象就被称之为成本粘性。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当企业中的销售额下降时,管理者往往不愿意采用更改策略的办法,而是加大投入,使成本增加,因此导致了成本上涨与下降的幅度比例失调。

在研究时,我们首先进行假设,假设企业中存在成本粘性的问题,然后展开调查。通过对统一行业调查发现,企业的管理中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者会将企业未来的销售额以及市场对企业中产品的需求进行过高的预估。成本粘性主要受管理者决策的影响,调查发现,与普通员工相比,企业中的管理者更加过度自信,这种自信的程度要远远高于普通人。企业管理者往往会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当企业的销售额下降时,管理者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将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引领,从宁愿增加成本的投入,而不是改变成本。

紧接着我们进行第二个假设,假设企业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会产生影响。然后根据我们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科学的实证检验的方式,证实我们的假设。

(二)实证检验

我们从国泰安选取了2007年到2011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这个时间段中选取了349个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由于当前对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因此我们通過企业中实际盈利情况与管理者预估的企业盈利情况之间的偏差值进行分析。在实验中,当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盈利情况预判低于国泰安中企业所体现出的真实盈利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企业管理者为过度自信。由于我们的349个公司的样本都截取了2007年到2011年这个区域,为了确保我们实验数值的准确性,只要在实验时间段内有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存在过度自信判定的情况,我们就判定该企业的管理者存在整个时间段都过度自信的情况。在实证验证中,我们通过对企业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综合进行计算,通过基本模型的代人,就可以对企业是否存在成本粘性进行基本的判定。通过科学的计算,我们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统计,当企业中营业收入增长率低于成本增长率时,就可以判定该企业存在成本粘性的问题,具体的统计如下表1所示。

从2016开始,我国就一直在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家领导人也曾在会议中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来做到刺激消费、刺激投资以及刺激生产。由此可见,在我国大环境中,对经济的控制比较利于企业发展。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对国泰安数据库中将近四百家企业进行研究,通过科学的计算发现研究结果与我们假设一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呈现出了正相关的现象。管理者过度自信,即便在企业中业绩出现下滑的现象,管理也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从而不愿意调整成本,导致成本粘性增加。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点人手,分析了企业管理者产生过度自信心理的原因,并且通过假设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最后运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证实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从金融的角度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成本费用粘性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为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正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控制企业成本粘性问题。

猜你喜欢

成本粘性管理者
管理者须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应认识微电影的价值
企业成本结构对短期成本决策的影响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问题研究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