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层单位违反财经纪律情况的思考

2018-10-17代绅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22期
关键词:财经纪律思考问题

代绅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党员干部在工作、纪律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基层工作中违反党的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基层单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笔者结合近年来对基层单位开展的财务检查活动,对发现的基层单位违反财经纪律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严肃财经纪律的思考。

关键词:财经纪律;问题;思考

近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财务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单位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也趋下降之势。但由于基层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单位个别领导法纪观念不强,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屡禁不止。

一、违反财经纪律的主要表现形式

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是指违反了我国的《会计法》、《税收征管法》、《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破坏了正常财经管理秩序,按照相关规定应当受到处分的行为。基层单位违反财经纪律的具体表现有:

一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任用政府购买岗位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未经过专业会计知识学习,专业水平较低,在日常的财务报销过程中,很少关注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凡是领导签过字的票据一律报销,内部审核制度形同虚设;有的单位财务人员更换频繁,工作无连续性,不能及时掌握新的规章制度,致使违纪违规问题发生;部分财务人员缺乏自觉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及财务知识的自觉性,业务素质不高,工作标准低,造成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不扎实、不规范。如:对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不严,部分原始凭证不完整、缺少购销清单、合同及财政部门审批手续等要件,支付住宿费没有出差审批手续;会计科目使用错误,将工会费记入其他费用,随意填制会计记账凭证等问题。部分单位不单独设置财务室,会计出纳由一人担任,甚至还负责劳资、办公室工作,不符合不相融岗位相制衡制度,内部控制、相互制约机制不到位,导致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如:某单位仅设会计人员一名,将单位收取的履约保证金150万私自存在个人银行账户,多次挪用资金用于个人投资理财,单位缺乏有效监管。

二是“三公”经费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虽然近几年“三公”经费逐年减少,呈下降趋势,但实际工作中单位变换形式,将“三公”经费变通报销,方式更隐蔽。在项目资金中列支会议费,却无会议通知证明材料;将接待费用以办公用品、印刷费、维修费票据报销,机关车辆在下属二级机构报销燃油费,公务接待手续不全,接待对象不明确等。如某单位报销招待费3万元,后附某大酒店住宿发票,无招待事由、招待时间、人数、派出单位公函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依然存在。

三是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存在坐收坐支行为。部分单位将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不及时足额上缴财政,存在滞留、私存、私分现象。如房屋租赁收入,部分单位不向税务部门缴纳税金,存在漏交税金现象;部分单位将房租收入不上缴财政,将资金存入账外形成“小金库”,用于单位日常开支或乱发津补贴;部分单位代收的税费不能及时上缴,滞留单位。如在财务检查中发现,县域内两家公立医院代收的个人所得税没有及时足额上缴,相关问题移交县国税局后,经国税稽查,补缴税款200余万元。

四是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账实不符。从检查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思想,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报废管理不规范,在管理上随意性较大,应计入固定资产而未计入固定资产。如某单位购买电暖器3900元、惠普服务器硬盘1820元等均未计入固定资产账,形成账外资产;部分单位未按规定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报批手续,擅自处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已报废、变卖、灭失,但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不按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盘点,管理不规范,致使总账与明细账、账面资产與实际资产不相符,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

五是不办理政府采购不手续,存在违反招投标规定的违规行为。如:工程项目存在虚列工程成本,高估冒算,公开招投标过程中出现陪标、串标现象;实际完成工程造价超出招标合同价30%,但未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进行二次招标等问题。检查发现个别单位未按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办理采购手续,仅2017年就有多个项目应办未办政府采购手续,凭证后仅附合同及发票支付。

六是存在违规收费,坐支挪用现象。目前仍然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如在对某乡镇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乡镇市政所无依据收取镇区商户卫生费、春节期间临时摊位费每年达5万余元,该费用收取后由市政所自由支配,用于市政所日常办公开支、外出吃饭、加油、给相关人员办理购物卡等。

七是支出不规范。表现在专项资金中支付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报销车辆燃油费、路桥通行费,专项结余资金未上缴财政或报批后调整到其他项目,而是自行调整使用,用于弥补单位办公经费不足;单位公用经费中大量购买茶叶、牛奶、饮料等物品,不使用公务卡支付;差旅费报销把关不严,对出差天数、真实性未核实。

二、形成原因

(一)法纪法规观念淡薄

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重业务学习、轻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学习”,遵守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意识淡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难以从思想上、政治上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心存侥幸,导致财经纪律松弛,财务管理混乱。

(二)监督管理滞后乏力

一是财经法规体系建设滞后、操作性不足,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规范和约束能力不强,使违纪违法者有空子可钻;二是对单位和部门“一把手”的权利缺乏有效监督制约,导致其有恃无恐,无所顾忌。三是内部控制监督缺位,财务监督检查不严,对内监督碍于面子,怕得罪人,待问题显现,已成事实。外部监督相关部门未形成合力,多根据问题线索开展工作,难以贯穿到日常工作中。

(三)违纪违法追究不严

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追责不力、问责不严,缺乏有效的追责问责机制,客观上导致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纪者的嚣张气焰。

三、关于严肃财经纪律的思考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形势下,能否遵守和执行财经纪律显得尤为重要,自觉遵守财经工作纪律,进一步严肃财经工作纪律,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相当紧迫。

(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1.加强法纪法规、财经纪律的学习和教育。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财务人员及关键岗位等存在廉政风险的人员,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理想信念、党纪国法、财经法纪的学习教育。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严格约束自己,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真正做到不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纪律这条警戒线,不触法律这条高压线。

2.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重视财务人员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规范会计核算,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敢于硬碰硬,自觉抵制违纪行为发生。

(二)强化预算管理,重视制度建设

1.按照新《预算法》的要求,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行政事业收费、罚款收支行为,加强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国有资产管理,认真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深入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规范“三公”经费支出。

2.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梳理查找各类风险点,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加强控制,细化责任,责任到人,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强化内部牵制、约束。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形成财务工作风险控制机制,筑牢严肃财经纪律“第一道防线”。

(三)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落实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单位内部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建立有效的监督网,加大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堵塞漏洞,杜绝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发生。

2.整合财政、审计、纪检、人大等多方面监督力量,加强信息共享、畅通沟通渠道,建立高效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

3.针对经济问题多发环节和财经高风险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将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覆盖、无死角监管。加强对权利的监督和制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规范领导者的行为。

(四)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做到违纪必究

1.加强对单位人、财、物的管理使用,严格执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注重事前防范与监督,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典型案件,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入剖析,加大案件通报曝光力度,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2.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加大问责力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查办违反党的财经纪律案件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做到以惩促防。在违反党的财经纪律腐败问题上,绝不手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猜你喜欢

财经纪律思考问题
新时期严肃财经纪律的研究
对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纪律责任主体的几点思考
基层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问题探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完善财经法制建设使财经纪律成为“有牙齿的老虎”
——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