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2018-10-17徐姗姗刘文颖陆路曹珂璐王憬谷瑞增鲁军蔡木易
徐姗姗,刘文颖,陆路,曹珂璐,王憬,谷瑞增,鲁军,蔡木易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蛋白功能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15)
统计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国家[1],工厂在加工猕猴桃产品时,产生大量籽副产物未得到有效利用。猕猴桃籽油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天然植物油之一[2]。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但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通过饮食摄取,故猕猴桃籽油可作为人体补充α-亚麻酸的重要来源。不饱和脂肪酸极易受光、氧等因素影响发生氧化酸败,而油脂经过微胶囊化,可有效延缓氧化变质,提高贮存稳定性[3]。
玉米肽是玉米蛋白粉经适度水解的产物,疏水性氨基酸含量高,具有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促酒精代谢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国内采用蛋白水解物作为包埋壁材的研究还较为鲜见。以玉米肽作壁材,既可发挥其抗氧化活性保护芯材,本身也可作为营养物质被机体吸收[4-5]。
本研究以猕猴桃籽油为原料,玉米肽为壁材,吐温-20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并首次对其胃肠道稳定性和红外光谱进行研究,以期为玉米肽等蛋白水解物和猕猴桃籽油的加工提供有益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猕猴桃籽油,购自吉安市青原区绿源天然香料油提炼厂,经超临界CO2萃取制得。玉米肽由玉米蛋白粉经酶解制得:采用复合酶解法处理玉米蛋白粉,经旋蒸浓缩、活性炭吸附和离子交换脱盐,再经喷雾干燥制成玉米肽。
1.2 试剂及仪器
石油醚,CHCl3,冰乙酸,CH3OH,柠檬酸,NaOH均为分析纯,购于北京化工厂;KI(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吐温-20,天津市兴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可溶性淀粉,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YC-1000喷雾制粒包衣机,上海雅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JB-1A磁力搅拌器,上海精科仪器有限公司;LG10-2.4A离心机,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AB104-N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苏州帕西瓦尔实验仪器有限公司;T25 digital高速分散机,上海珂淮仪器有限公司;Phenom ProX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海莱瑟光谱仪器分析技术有限公司;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帕金埃尔默公司;KQ-250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制备猕猴桃籽油微胶囊
称取一定质量比猕猴桃籽油和玉米肽粉,将玉米肽粉溶于蒸馏水中,加入猕猴桃籽油和0.5%的吐温-20,在60 ℃条件下用恒温水浴锅恒温搅拌20 min(500 r/min),之后用高速分散机以一定速度剪切乳化,形成稳定乳状液。将装有乳化液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机上匀速搅拌,进行喷雾干燥,制得猕猴桃籽油微胶囊。
以包埋率为指标,选择芯材壁材比、固形物浓度、喷雾干燥温度和高速剪切乳化转速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正交优化(表1)。
表1 单因素实验因素及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single factor formula experimental
1.3.2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准确称取2 g(精确至0.001 g)样品于离心管中,加入15 mL石油醚,剧烈振荡3 min,离心5 min(6 000 r/min),反复3次,合并上清液、浓缩,将浓缩液置于已称量的干燥表面皿中,挥干剩余石油醚,用减重法得出产品表面油含量[6]。
采用超声波破壁法测定总油含量。称取2 g(精确至0.001 g)样品于烧杯中,加7.5 mL甲醇超声振荡5 min,再加17.5 mL三氯甲烷超声振荡5 min,过滤后用三氯甲烷-甲醇(2∶1)混合溶液洗涤并倒入已恒质量的烧杯中,蒸干溶剂,置于通风橱中冷却5 h,用减重法得出总油含量[7],如式(1)。
(1)
1.3.3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感官评价
感官评价包括微胶囊的色泽、气味和粉末堆积情况等。
1.3.4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
水分含量按照GB 5009.3—2016[8]进行测定;堆密度参考文献[9]进行测定;溶解度按照GB 541329—2010[10]进行测定。
1.3.5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微观结构测定
取少量微胶囊粉末置于扫描电镜载物台的双面胶上,固定在样品杯上旋至合适高度,在加速电压10 kV的条件下观察微胶囊的表面形态。
1.3.6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红外光谱测定
称取1 mg的微胶囊粉末,与KBr粉末混合研磨压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400~4 000 cm-1,扫描次数4次,分辨率4 cm-1。
1.3.7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稳定性的评价
选择热稳定性、紫外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和胃肠道稳定性作为评价微胶囊稳定性的指标。热稳定性:取适量包埋产品放入80 ℃烘箱中,2 h后取出测定芯材包埋率。紫外稳定性:取适量包埋产品置于室温下,用紫外光(样品离光源的距离为50 cm)照射12 h,测定芯材包埋率。贮存稳定性:将适量包埋产品在室温恒湿条件下避光贮存6个月,每隔1个月测定芯材包埋率,并比较贮存1个月前后微胶囊产品和未包埋猕猴桃籽油的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测定参考文献[11]。
1.3.8 猕猴桃籽油标准曲线
将猕猴桃籽油溶解在正己烷中,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发现,猕猴桃籽油-正己烷溶液质量浓度为0.03 mg/mL时,在25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配制不同浓度的猕猴桃籽油-正己烷溶液,以无水正己烷作为空白,在250 nm 处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吸光值,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作出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y=15.849x-0.003,R2=0.999 4,拟合性良好,猕猴桃籽油的标准曲线见图1。
图1 猕猴桃籽油标准曲线的建立Fig.1 The standard curve of kiwi seed oil in hexane
1.3.9 胃肠道稳定性
将包埋产品分别置于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探究芯材在胃液和肠液中的累计释放率和时间的关系,评价样品的胃肠液稳定性和释放性能。模拟胃肠液配制和具体操作参考中国药典[12]。取包埋产品各2 份,分别置于100 mL的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并在37 ℃下模拟胃肠蠕动适度搅拌,每隔30 min取样,并补充相同体积的释放液。将取样过滤后用正己烷萃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5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由猕猴桃籽油标准曲线计算释出油的浓度及量,绘制芯材的累积释放曲线。
(2)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每组实验做3个平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实验
2.1.1 芯材壁材比对包埋率的影响
在喷雾干燥温度170 ℃,固形物浓度15%,剪切乳化速度5 000 r/min,0.5%吐温-20的条件下,选择芯材壁材配比1∶1,1∶1.5,1∶2,1∶2.5,1∶3(质量比),进行单因素实验。由图2可以看出,壁材比例越高,包埋率越高。当芯材壁材比为1∶3时,包埋率可达到87.66%,但芯材壁材比为1∶2、1∶2.5和1∶3时包埋率相近。芯壁比过高,会导致乳状液浓度增加,流动性差,容易在喷雾干燥中发生黏壁,故选择1∶1.5,1∶2,1∶2.5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图2 芯材壁材比对包埋率的影响Fig.2 Effect of core material/wall material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1.2 固形物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
在喷雾干燥温度170 ℃,芯材壁材比1∶2,剪切乳化速度5 000 r/min,0.5%吐温-20的条件下,选择固形物浓度10%,15%,20%,25%,30%,进行单因素实验。由图3可看出,固形物从10%增加到15%时包埋率随之增加,由从15%再继续增加浓度时,包埋率下降很快,在浓度为30%时包埋率不足65%。固形物浓度过高,溶液黏度增加,喷针容易堵塞,液滴雾化困难,使得率和包埋率都降低,这与黄晴等[13]的结论相一致。故选择10%,15%,20%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图3 固形物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Fig.3 Effect of solid content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1.3 喷雾干燥温度对包埋率的影响
在芯材壁材比1∶2,固形物浓度15%,剪切乳化速度5 000 r/min,0.5%吐温-20的条件下,喷雾温度应至少达150 ℃,否则黏壁现象严重,难以收集样品。选择喷雾干燥温度150、160、170、180、190 ℃,进行单因素实验。由图4可以看出,从150~170 ℃ 随着喷干温度升高,包埋率逐渐升高,之后继续升高温度,包埋率却下降,这也与范方宇等[14]所得结果相似。可能是因为温度过高水分散失过快,产品表面发生凹陷挤压芯材。故选择160、170、180 ℃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
图4 喷雾干燥温度对包埋率的影响Fig.4 Effect of air inlet temperature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1.4 高速乳化剪切转速对包埋率的影响
在喷雾干燥温度170 ℃,芯材壁材比1∶2,固形物浓度15%,0.5%吐温-20的条件下,选择高速乳化剪切转速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 r/min,进行单因素实验。由图5可以看出,乳化剪切转速较小时,随着剪切速度增加,对乳状液滴剪切更为充分,包埋率逐渐增加。当转速大于5 000 r/min时,包埋率随着转速增加反而降低,可能是因为转速过高发生了破乳现象。故选择4 000、5 000、6 000 r/min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
图5 高速乳化剪切转速对包埋率的影响Fig.5 Effect of high-speed shear rate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2.2 正交实验优化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择芯材壁材比、固形物浓度、喷雾干燥温度和高速乳化剪切转速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水平,以包埋率为指标进行L9(34)正交实验。正交实验因素和水平如表2所示,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L9(34)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Table 2 Design of L9(34)orthogonal test
表3 正交实验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L9(34)orthogonal test
由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包埋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芯材壁材比=喷雾干燥温度>固形物浓度>高速乳化剪切转速。各因素的最优组合为A2B2C1D3,即芯材壁材比1∶2,固形物浓度15%,喷雾干燥温度160 ℃,高速乳化剪切转速6 000 r/min。以最优条件进行3次验证性实验,包埋率最高达到94.06%,优于正交实验最好结果。
2.3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感官评价
包埋产品为微黄色粉末,色泽均一,无结块,有香气。常温保存6个月以上无明显渗油现象,有部分粉末发生粘连。
2.4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
微胶囊产品含水分质量分数为3.32%,水分含量较低,易于保存。采用堆密度表示微胶囊产品的密度,经测定堆密度为0.23 g/cm3,说明产品间空隙大,流动性好。微胶囊产品的溶解度在95%以上,溶解性良好。
2.5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微观结构
由图6可以看出,包埋产品颗粒接近球型,大小不是非常均一,部分表面存在凹陷,可能是由于雾化液滴受热不均或是干燥和冷却过程中发生收缩所致[15]。
图6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扫描电镜图(×3 000)Fig.6 Kiwi seed oil microcapsule SEM photos
2.6 猕猴桃籽油和微胶囊的红外光谱
图7 猕猴桃籽油的红外光谱Fig.7 The FT-IR spectra of kiwi seed oil
图8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红外光谱Fig.8 The FT-IR spectra of kiwi seed oil microcapsules
2.7 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稳定性
2.7.1 热稳定性和紫外稳定性
经测定,微胶囊在80 ℃环境下经过2 h,包埋率由94.06%变为88.3%,而产品经过12 h紫外线照射处理,包埋率变为82.8%,说明包埋产品对高温和紫外线的稳定性较好。
2.7.2 贮存稳定性
由图9可看出,微胶囊产品随贮存时间增加,包埋率下降较为缓慢,在贮存6个月后包埋率仍高于70%,说明贮存稳定性较好。相同条件下贮存的未包埋猕猴桃籽油,初始过氧化值为0.11 g/100 g,经1个月贮存已发生明显氧化酸败,颜色变深,过氧化值超过0.25 g/100 g,高于包埋产品的0.16 g/100 g。
图9 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Fig.9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microcapsules
2.7.3 胃肠道稳定性
根据图1标准曲线计算出溶液中猕猴桃籽油的含量。由图10和图11可看出,在模拟胃液中,1 h内包埋产品释放较缓慢。在模拟肠液中包埋产品释放迅速,4 h后在肠中释放达98.9%,说明产品在胃中有一定的缓释性,在肠中有较好的肠溶性。
图10 微胶囊在模拟胃液中的释放曲线Fig.10 The release curve of microcapsules in simulated gastric fluid
图11 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曲线Fig.11 The release curve of microcapsules in 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
3 结论
采用喷雾干燥法 ,以猕猴桃籽油为芯材,玉米肽为壁材,吐温-20(0.5%)为乳化剂制备了微胶囊产品。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最佳条件为:芯壁比1∶2,固形物浓度15%,喷干温度160 ℃,乳化剪切转速6 000 r/min,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94.06%,工艺重现性良好。制得产品为微黄色粉末,含水量为3.32%,溶解度在95%以上,符合微胶囊产品的品质要求。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微胶囊粉末形态较为一致。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经微胶囊化后,其原有的结构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对猕猴桃籽油微胶囊进行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产品的热稳定性和紫外稳定性较好,室温恒湿避光贮存6个月包埋率变化较小,过氧化值明显低于同一条件下贮存的未包埋猕猴桃籽油,说明微胶囊化有效增加了贮存稳定性,延缓了氧化进程。首次对猕猴桃籽油微胶囊进行模拟胃肠道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产品在胃液中有一定缓释性,在肠液中释放迅速,有利于不饱和脂肪酸的肠内吸收。但由于模拟胃肠液仅模拟了pH和酶的环境,未考虑到胃肠道中微生物、胆盐等其他物质对消化的影响,故包埋产品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还需进一步研究。电镜扫描结果中部分产品表面存在凹陷,除受热不均以外,还可能因为壁材玉米肽黏度大,干燥阶段不利于内层水分到达表层进一步干燥,形成内部压力导致凹陷[16]。在后续实验中,将探究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在Caco-2(人源结肠腺癌)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情况,进一步了解体内环境对其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