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码头泵站改造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018-10-17柳东亮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层底压缩系数细砂

柳东亮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1 工程概况

西码头泵站位于文安里西码头村,赵王新河南侧。工程区为近代沉积,属河流冲击平原,地形起伏较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相应地震烈度7°。本场地除素填土属软弱土外,其余土层为中软土。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土对建筑抗震属一般地段。三官杨水电站位于赵王新渠左堤,包括排沥、排减两座站房。此站建成至今已运行50年,因年久失修,标准低、质量差,已不能正常运行,本工程欲对改泵站进行拆除重建。

2 西码头泵站工程地质评价

2.1 地质结构

勘探深度40.0m范围内,揭露地层均为第四系(Q)松散推积物。依据地层成因及工程性质将所披露地层划分为11个工程地质层,现自上而下分别进行。

2.1.1 黄褐色层壤土

以壤土为主,含少量沙壤土,可塑~软塑,中~高压缩性;4#,6#表层0.0~0.4m为杂填土,含砖块和灰渣等。厚度4.30~5.50m;层底3.44~3.85m;层底埋深4.30~5.50m。

2.1.2 黄褐~灰褐色层壤土

可塑~软塑,中~高压缩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局部为沙壤土与壤土互层,含有机质。厚度2.40~5.00m;层底标高-2.50~0.57m;层底埋深2.40~10.50m。

2.1.3 黄褐色层砂壤土

湿,中密~密实,摇震反映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含有机质。厚度2.20~4.30m;层底标高-5.19~-3.94m;层底埋深7.10~14.30m。

2.1.4 黄褐色层壤土

可塑~软塑,中压缩性,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有机质,局部夹细砂薄层。厚度5.00~5.00m;底层标高-4.48~-4.43m;层底埋深7.40~7.50m。

2.1.5 灰色层壤土

可塑~软塑,中~高压缩性,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有机质和姜石。厚度5.00~6.10m;底层标高-10.60~-9.94m;层底埋深13.00~19.50m。

2.1.6 灰色层细砂

饱和,中密,以英石、长石为主,含黏粒和有机质。厚度7.00~7.30m;层底标高-11.86~-11.70m;层底埋深19.60~19.80m。

2.1.7 黄灰色层壤土

可塑,中压缩性,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有机质和姜石。场区普遍分布,厚度5.50~6.80m;层底标高-17.60~-16.25m;层底埋深19.10~25.60m。

2.1.8 灰色层砂壤土

湿,密实,摇震反映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含黏粒和有机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30~2.60m;层底标高-19.56~-17.56m;层底埋深21.60~27.50m。

2.1.9 黄褐色层壤土

可塑~软塑,中压缩性,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含有机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50~5.80m;层底标高-24.80~-23.15m;层底埋深27.20~32.80m。

2.1.10 黄褐~灰褐色层壤土

可塑,中压缩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局部夹砂壤土,含有机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30~2.90m;层底标高-27.40~-25.65m;层底埋深29.80~35.10m。

2.1.11 黄褐色层壤土

可塑,中压缩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局部夹砂壤土,含有机质。该层未穿透。

2.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本工程勘察中,取原状土样198组,扰动样19组,进行土的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各土层物理学指标,按工程地质单元及层位、岩性分别统计,对子样数大于等于6组的试验指标提供其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子样数大于3组的试验指标仅提供平均值。在各参数的使用上应考虑参数的变异特性,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2.3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措施

2.3.1 地震液化

根据GB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土的液化判别规定,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质量百分率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小于17%,初判为液化土。对初步判定为可能液化土层进行复判,复判采用标准贯入锤击数法。

式中 Ncr为液化判别保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0取8;ds为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当标准贯入点在地面以下5m以内的深度时,ds=5m;ρc为黏粒含量质量百分率(%),当ρ<3%时,ρc取3%;dw为地下水位深度(m),按含水层顶面埋藏深度计。

通过现场标准贯入锤击数法进行复判,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时,各土层不液化。

2.3.2 地基不均匀沉降

根据室内试验,构筑物主要受力土层:

(1)③层砂土壤土压缩系数0.15~0.30MPa-1,平均压缩系数0.21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

(2)③-1壤土壤土压缩系数0.30~0.48MPa-1,平均压缩系数0.40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

(3)④层壤土压缩系数0.26~0.63MPa-1,平均压缩系数0.41MPa-1,属中等~高压缩性土。

(4)④-1层细砂,属低压缩性土。

(5)⑤层壤土压缩系数0.26~0.39MPa-1,平均压缩系数0.29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由于土质存在不均匀性、建基高程不同及上覆荷载的差异性,因此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3.3 渗透变形

建沟筑物的主要受力层为③层砂壤土、③-1层壤土、④-1层细砂及④层壤土,在水头作用下可能产生渗透变形。允许水力比降建议值分别取0.30,0.45,0.10,0.45。

2.3.4 闸基抗滑稳定

建构筑物基础坐落于③层砂壤土及③-1层壤土上,建议进行抗滑稳定验算。进行抗滑稳定验算时,地基上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地质建议值取0.25。

2.3.5 冻土

工程区封冻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标准冻土深度为0.60m。根据GB50324—2001《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本工程区冻土冻结状态持续时间T<1年,最低月平均地面温度小于等于0℃,则冻土类型应属季节性冻土,其冻融特征为季节冻结。冬季施工应采取防冻害措施。

饱和无黏性土和少黏性土在地面以下15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公式(1)计算:

2.4 工程地质评价

(1)根据建构筑物基础坐落的土层情况,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一般介于90~110kPa。若基础承载力和沉降变形不满足要求时,建议采用桩基础,如表1。

表1 采用桩基础参数

桩型可采用钻孔灌注桩,④-1层细砂及以下地层,分布稳定且承载力高,可作为桩端持力层。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应结合试桩结果综合确定,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桩基质量检测。

(2)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2.30~9.00m,水位标高0.10~0.17m。地下水对施工有影响,建议采取降、排水措施。

(3)建筑基坑边坡上部为黏性土,下部为砂壤土和细砂,边坡稳定性较差。边坡坡比建议值为:壤土1∶1~1∶1.5,砂壤土1∶1.5~1∶2.0,细砂1∶2.0~1∶3.0,水下适度放缓。

3 三官村泵站工程地质评价

3.1 地质结构

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8层。

3.1.1 黄褐色层素填土

以粉质黏土为主,土质不均,夹黏土层及少量砖渣。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40~8.20m,底层标高0.24~0.80m,地层埋深3.40~8.20m。

3.1.2 黄褐色层黏土

可塑,中等压缩性,切面光滑,高干强度,高韧性,含姜石,锈染。场区普遍分布,厚度7.90~2.90m,层底标高-2.66~8.47m,层底埋深0.30~10.40m。

3.1.3 灰色层粉土

湿,密实,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含有机质、姜石。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70~12.70m, 底层标高-5.46~-3.98m, 地层埋深4.80~13.40m。

3.1.4 灰色层细砂

饱和,密实,含长石、石英、云母等,级配不良,锈染。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40~7.00m,层底标高-11.23~-9.86m,层底埋深10.70~20.00m。

3.1.5 黄褐色粉质黏土

可塑,中等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高韧性,夹粉土薄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10~5.10m,层底标高-14.98~-13.02m,层底埋深15.60~23.20m。

3.1.6 棕黄色层粉质黏土

硬塑,中等压缩,切面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高韧性,含有机质、螺壳及大量姜石,锈染。场区普遍分布,厚度3.00~4.00m,层底标高-17.98~-17.02m,层底埋深18.60~26.40m。

3.1.7 黄褐色层粉质黏土

可塑,中等压缩,切面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高韧性,含有机质。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20~4.10m,层底标高-21.73~-19.18m,层底埋深20.00~30.50m。

3.1.8 褐黄色层粉土

湿,密实,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含姜石,锈染。该层未穿透。

3.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措施建议

3.2.1 场地土地震效应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及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除素填土属软弱土外,其余土层为中软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为Vse=158.7m/s。根据场区区域资料本场地覆盖层厚度dov>50m,故建筑场地类别属Ⅲ类,场地土对建筑抗震属一般地段。

根据GB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土的液化判别规定,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质量百分率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小于17%,第③层粉土、第④层细砂初判为液化土。对初步判定为可能液化土层进行复判,复判采用标准贯入锤击数法。

饱和无黏性土和少黏性土在地面以下15m深度范围内,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公式(2)计算:

式中 Ncr为液化判别保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为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N0取8;ds为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当标准贯入点在地面以下5m以内的深度时,ds=5m;ρc为黏粒含量质量百分率(%),当ρ<3%时,ρc取3%;dw为地下水位深度(m)。

通过现场标准贯入锤击数法进行复判,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时,第③层粉土、第④层细砂土层不液化。

3.2.2 地基不均匀沉降

根据室内试验,构筑物主要受力土层:②层粉质黏土压缩系数平均0.62MPa-1,属高压缩性土;③层粉土压缩系数平均0.19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由于土质存在不均匀性、建基高程不同及上覆荷载的差异性,因此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建议进行沉降计算,并采取一定垫层处理措施。

3.2.3 渗透变形

本场地第②层粉质黏土为基础直接持力层,具微透水性,为天然相对隔水层。

第③层粉土和第④层细砂不均匀系数大多小于5,因此渗透变形类型以流土为主。为避免深层地基渗透变形,建议考虑粉土和细砂的渗透稳定性。

3.2.4 闸基抗滑稳定

拟建构筑物基础坐落于第②层粉质黏土上,其含水率高,压缩性高,属中软土,建议进行抗滑稳定验算。地基土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地质建议值取0.23。

3.3 工程地质评价

(1)建筑区主要有素填土、粉土、黏性土组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2)拟建构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以第②层黏土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110kPa。

(3)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埋深8.80~17.50m,水位标高-8.60~-7.98m。勘察期间地下水位较低,但不排除水位上涨可能。

(4)建筑基坑边坡上部为黏土,下部为粉土和细砂,边坡稳定性较差。

4 结语

(1)工程区为近代沉积,属河流冲击平原,场区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9.15~0.82m之间,相对高差8.33m。

(2)勘探深度40.0m范围内,揭露地层均为第四系(Q)松散堆积物。

(3)岩性特性,沉积环境、时代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底层为新代沉积层、第四系全新统河湖相沉积~上更新统陆相沉积,岩性以填土、粉质黏土、壤土、粉土、砂壤土、细砂为主。

(4)本场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7°。本区为中软场地,场地类别为Ⅲ类,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为0.45s。

(5)依据GB50487—2008《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环境水腐蚀性评价,西码头泵站环境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地基土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三官扬水站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

(6)西码头泵站在荷载及变形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天然地基;若拟建筑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变形不满足要求时,建议采用桩基础。桩型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桩或钻孔灌注桩,⑤层壤土及以下地层,分布稳定且承载力较高,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7)西码头泵站和三官村泵站地基均存在不均匀沉降、渗透稳定和抗滑稳定问题,建议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

(8)工程区附近缺乏工程所需碎石、块石等天然建材,建议外购解决。

猜你喜欢

层底压缩系数细砂
砾石土垫层对路基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山东某小区地下室地面渗水现象的分析与解决
Nitric oxide detection methods in vitro and in vivo
基于Skempton有效应力原理的岩石压缩系数研究
特细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展望
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半圆弯拉试验
旧沥青路面加铺的力学分析
岩石的外观体积和流固两相压缩系数
马赫波反射中过度压缩系数的计算
细砂路基典型病害及其成因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