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去过的柏林轨道展
2018-10-17
回味柏林轨道展的这道风景
对标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我们还差在哪里
文/周晓勤
自2010年起,因工作关系我已经连续参加了四届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InnoTrans,今年还要去。InnoTrans由德国柏林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得到了欧洲铁路工业联合会、德国铁路工业协会以及德国地下交通设备学会等专业组织机构的大力支持。起步于1996年,每两年一届,今年是第十二届。20年时间InnoTrans已成为全球轨道交通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专业覆盖最全面的轨道交通行业的专业盛会。我个人对InnoTrans的认识,如果说前七届是“耳闻”,而后四届则是“目睹”。耳闻其是全球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专业最齐全,等等N多个最。而目睹的感觉则只有两个字“震撼”。
InnoTrans全场五个展区,分别为轨道交通技术(Railway Technology)、轨道基础设施(Railway Infrastructure) 、 车辆内饰 (Interiors) 、 公共交通 (Public Transport) 和 隧道建设 (Tunnel Construction)。全球著名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工程建设企业、运营企业、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媒体平台几乎是每届必到。其展出的产品大到各种类型、用途的实体机车、车辆,小到一个扣件、一个特种螺栓,甚至一个专用线缆接头。除产品外还有各种新技术的展示,各类专业性的研讨会、洽谈会,以及与轨道交通行业有关的媒体推介、文化创意活动丰富多彩,标新立异。作为一个专业参观者,在这个展会上,你能够深刻体会到,只要是与轨道交通行业有关的内容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特别是近几年有一些新的特色出现,一是在轨道交通工程和装备技术上的绿色、环保、节能等方面不断有新亮点,新成果出现;二是各个展区、展位上实物、模型等展品逐步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普及的多媒体演示。如果你是一个抱着求知和学习态度去参展的专业人士,一定要提前做些“功课”,有备而去,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寻觅到你所希望的目标。因为展出规模实在太大,室内室外约二十万平方米的展区,上百场专业活动,如果无目标、无目的的去转、去找,一定是瞎子摸象“找不到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室外展区,这是InnoTrans的独特亮点:在室外展区设置了长达约3500延米的轨道,而且有不同轨距的轨道以适应不同国家的需要。在这里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列的地铁、轻轨、现代有轨电车等各种车辆装备的实车展示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是属于传统铁路系统的各类车辆装备,实车展示了各类客车(车厢、动车组)、货车(机车、车辆)、专用车、特种车等多种车型,不胜枚举,五花八门,而且多属于各制造商新研发的最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
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占50%以上的国际参展人员中中国人越来越多,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专业人士。无论是参加展出的中国企业,还是参展、参观的中国籍人士,渗透在展区的各个区域,活跃在多个论坛,洽谈会,说中文的声音此起彼伏。从这里你可以从一个侧面真切体会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轨道交通大国应该是名不虚传。同时又不免联想到,中国作为全球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规模第一,高速铁路里程规模第一,轨道交通装备需求市场规模第一,名副其实的轨道大国,为什么没有一个类似InnoTrans这样规模的国际化轨道交通专业的展会呢?这恰恰是我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一个目标。从2002年开始的第一届上海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开始,到今年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我本人及我的多位老领导和同行、同事,为此已经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一直试图打造一个中国特色的“InnoTrans”,但梦想依然还是梦想,面对国内每年多达五个以上的“国际”轨道交通展会,呈现出的是各自为政、画地为界,占山为王的“乱象”,分散了有限的资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形成品牌,而且搞得是参展企业疲于应对,参观学习者无所适从。近十年,参加InnoTrans的国内企业和专业参观人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前景如此看好的市场,却难在国内为它找到一个同等规模的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会去供其施展,这其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好在行业内部对此问题已经开始重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已经在研究和探讨合作办展的问题,并已取得初步成果,今年的InnoTrans双方将首次合作举行一系列展会活动,期待合作成功,期待中国的“InnoTrans”早日和公众见面。
周晓勤,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常务副会长,4次参与柏林轨道展
柏林轨道展,累就一个字
本刊记者/王博
有许多汽车媒体圈的朋友,喜欢在车展期间晒步数,动辄2万步的他们,将不再成为我艳羡的对象。
9月,柏林轨道展(InnoTrans 2018)就要来了!
和柏林轨道展结识,起于2014年。那一年,刚创刊4期的《城市轨道交通》杂志,得到当时中国北车、中国南车等“行业大佬”的鼎力支持,首征就以中英文双刊的形式服务展会报道,在柏林轨道展现场引发翻阅热潮。尤值一提的是,当把一本本杂志送至每个展馆内的中国参展企业,他们流露出的浓郁国家情怀令我动容。也正是那一年,为了寻找到所有标记着中国元素的企业,我访遍了每一个展馆,看到的是拥挤人潮中不缺席的笑容,感受得到的是沟通交流里不失位的商务。若算步数,何止2万!每天闭馆,背包里的杂志换成了口袋里的名片,一种沉重变成了一种厚重,对于轨道交通,我有了不同于以往的了解。
和柏林轨道展结缘,始于2016年。那一年,在轨道交通行业摸爬滚打了4年的我,褪去几许“稚嫩”,自以为会有更特别的视角切入,却不曾想碍于种种原因,只是匆忙扫了几个馆,未能尽览全貌。即便如此,主办方精心筹划的开幕式,中国中车当年的列车展示造型以及种种黑科技的巧妙融入,室外展区一排排列车的雄伟壮观,还是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值得一提的是,开幕式上,隔壁座位的日本企业代表看到我胸卡上的标识,确认是来自于中国、归属于协会,即刻开启咨询模式,一探中国城轨发展的究竟。此外,日程被各种调研、考察和商务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走的路少了,见识却多了。辗转挪移之间,我才发现柏林轨道展不局限于展馆内,而是延伸在轨道所能触及的每一个空间。
另一件让我觉得累的事情,则是柏林轨道展凭票证领取的参展商名录——厚厚的,沉沉的,用个很结实的布袋包裹,展会结束后被带回国内,成为时不时拿来显摆的收藏。在这里不妨提醒一句,从2014年撤展时去取货的充裕,到2016年同期的紧张,一份参展商名录的持有战,仿佛也在昭示出柏林轨道展的红火。
如今,2018年的柏林轨道展就要来了。中国中车很高调地宣布其碳纤维列车将在柏林轨道展上首发,一如汽车企业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块大大的幕布,让我们无从看到真容。就像国际顶级车展总在比较首发车型的质量与数量,中国中车此举也在一定层面反映出柏林轨道展日益多元化的玩法。
作为一名“轨道媒体人”,可以预见的是,柏林轨道展和参展商的共同进化,势必会带来更有趣、更有价值的信息。而要抓住乃至于解读好这些信息,唯有“累”之一字而已。
幸运就在于,累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王博,轨道媒体人,2次参与柏林轨道展
柏林轨道展回忆录
文/黄崇
我和柏林轨道展相识缘起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的“中国馆日”活动。为推动中国城轨交通企业参与国际交流,协会在2013-2014年召开了几次关于组织柏林轨道展“中国馆”研讨会,作为执行人员的我有幸参与其中。现在回忆起柏林轨道展,首先会想起烤猪肘、烤肠、啤酒,再然后更多的是想起一些人和事。
第一次参加柏林轨道展是2014年,当时作为协会工作人员联合相关企业组织“中国馆日”媒体发布会,第一次出国记忆很深刻。一路飞行十三小时,在法兰克福转机还差点耽误航班,赶到柏林的时候正好是傍晚。彼时的柏林恰逢初秋,气温稍低于北京,但空气较为宜人。我们的第一餐是酸菜配猪肘,再加一杯黑啤,此时暂无时差感。
为了举办这个“中国馆日”活动,我们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中国馆日--中外媒体企业见面会”定在展会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和上海富欣一起还举办了一个技术交流会,那届“中国馆日”活动由协会和南车、北车、铁科院共同主办,中国驻德使馆、德国交通运输企业协会、德国中国商会等单位参与。印象最深的是参会国外媒体对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城轨的各项数据和技术都高度关注,会后一直追问嘉宾相关信息,在国内这些数似乎并不被关注,或者是随处可寻。
在“中国馆日”活动上还认识了一位一直关注中国城轨发展的德国老爷子--德国轨道工业协会中德合作事务总顾问、柏林工业大学交通与机械学院的彼得·慕尼希教授,还有教授的学生施远非博士。教授在“中国馆日”冷餐交流会上给大家介绍了开拓欧洲轨道交通市场的注意事项。2014年10月底教授和施博士拜访来京协会,今年教授所在的德国轨道工业协会在北京成立办事处,教授本人也应邀成为我们“人在柏林”短视频的主角之一,今年9月,我们将会再次相聚柏林。
这届柏林轨道展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国家馆:日本,美国,波兰、捷克等,这给我们组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馆”增加了信心。那一年的中国参展企业80多家,较于2012年增加了30多家,到2016年国内的参展企业已经超过160多家。
惊叹于柏林展规模、影响力和专业度,关于柏林轨道展,我没能记住它到底来了多少观众,来了多少参展商,举办多少活动,但我却感觉到自己是在参加一场轨道交通的奥运会。大家在这里PK企业的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而同时我们也能见到醒目的国别标识。隐约让你有一种寻根的冲动,你会不由自主的想去探寻有多少中国企业参与,我们的企业是否受到关注?
躺在柏林展馆的中央广场草坪上沐浴阳光,心情舒畅;游走在人潮拥挤的户外展区,彩旗飘扬;你能看到的是不同肤色的笑脸,你能听到不同国别的口音,这是一场两年一度的行业盛宴,大家都在尽最大努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今年9月18-21日柏林轨道展即将开幕,我们将在半个月后启程往柏林,这将是我第三次去柏林参加轨道展。
柏林故事待续……
黄崇,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传媒会展中心副主任,2次参与柏林轨道展
一起走过InnoTrans的那些年
文/倪冰
前些日子,接到约稿,让我回顾一下结缘InnoTrans的体验。说实话,霎那间光阴倒转,让我回到了10年之前,细细数来已连续参加柏林InnoTrans六次,其中两次是作为观众,其余四次是代表企业参展,仿佛它们都不曾走远,就让行业读者与我一起共同分享那些点点滴滴的难忘故事。
InnoTrans初印象
第一次亲临此展会是在2008年,那年我第一次踏上欧洲的土地,第一次走进德国,第一次进入柏林展览馆。
InnoTrans打破了我对轨道交通展会的认知,其参展商之多,展馆数量之多,观众之庞大,户外车辆展示区之宏伟,展会组织之专业,无一不让人为之震撼,原来轨道交通展会可以这样办。就连厚厚两大本展商介绍资料都经不起诱惑,即便行李再多,我都要背回国内,因为它们简直是查阅信息资料的“万宝全书”。在我的印象中,InnoTrans主要有以下几大看点:
一,展商布局管理非常专业,分为车辆馆、信号馆、通信馆、土建馆、基础设施馆等等;二,展会期间由来自全球轨道交通专业机构举办的同期论坛,内容丰富精彩;三,室外车辆和大型设备展览蔚蔚壮观,最新车型及装备悉数亮相;四,展台设计新颖前卫,靓丽夺目,不拘一格,值得国内企业品牌策划同行学习;五,众多企业通过InnoTrans平台进行新品发布,让参观者领略轨道交通最新黑科技;六,搭建企业人才招聘和个人求职平台,成为人才交流一道特别风景线。
全球轨道交通人大聚会
每逢双年9月, 全球轨道交通人士相聚在柏林, 已成为一个世界级商贸和科技的狂欢“派对”,其红火程度单从酒店价格就能略见一斑,以普通商务连锁酒店为例,每天价格从2008年的120欧元到2018年已飙升到300欧元。一旦与InnoTrans零距离接触时,你就会发现它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展会,而且还是一个集商务和技术交流于一身的平台。令人感受最深的是,每天下午展会结束后,很多国外公司展台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就是展会的“After Party”,服务生身着制服,举着美味的食物和德国啤酒,为参与者提供另一种不同的体验,“After Party”让参展商最大限度地利用展台,创造更多的商机和人际交流,你说牛不牛?
中国企业的定位
记得2008年的InnoTrans,中国参展商只有三四十家,时光荏苒,2018年中国参展商达到了172家。以中车、中国中铁、华为、铁科、康尼、富欣等企业为代表,越来越多的自主化企业开始进军海外国际市场,拉开了国产化轨道交通装备和独立创新技术从国内走向世界的序幕。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受到展会主办方的重视,将一些国内大一型企业展台安排在核心展馆区,例如,2016年,中国中车第一次进入2号馆;又如,随着中国“高铁速度”、“地铁密度”名闻遐迩,中国企业展台前每日门庭若市、车水马龙,300公里时速的“和谐号”、独树一帜的全自动运行信号控制系统、长大高架无碴线路、无缝钢轨、盾构机、桥隧工程……都成了参观者眼中的“香饽饽”。可以令国人骄傲地说,InnoTrans见证了中国铁路和城轨交通行业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的全部历程,也是中国在全球铁路和城轨交通行业地位的一个缩影。
如果你有机会InnoTrans看看,那么,相信你一定会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倪冰,劢坦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6次参与柏林轨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