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化例谈
2018-10-17周莉
● 周莉
生活化数学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逐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思想方法。[1]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2007年教育部颁发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方案中将智障学生学习的数学课程命名为“生活数学”,《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延续了这个名称,并在数学课程总目标中提出:“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可见培智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主要是为将来适应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服务。因此,针对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也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围绕“生活”这个中心展开,“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目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仅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一、借助生活物品,学习数学知识
培智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弱,注意力、思维力低下,学习数学非常困难。很多数学知识,普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学会,而智障学生则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才能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就是这样一个教学单元。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这个单元安排一至两课时的教学时间即可,但对于智障学生来说,需要将每一个数拆分成计数、数形的认识、数与量的对应、序数、比较数的大小、数的书写等多个子内容开展教学,所需时间常常持续一学期甚至更久。
商品标价教学 供图 周莉
尽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际教学的效果如何呢?笔者实践发现,近半数的智障学生对该内容掌握一般,常常表现为表面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却不能应用到生活中,从而难以达成智障学生“适应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上述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就存在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智障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认识了数字“5”以后,对于老师用多媒体呈现或黑板板书的楷体字“5”能够认识了,但对于其他背景下的同一个数字,或者不同字体的同一个数字,却不认识。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尝试借助生活物品,教授生活数学。从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生活中可能会接触的有数字的物品搬入课堂,在学生认识了楷体字“5”以后,请他们找出电话、手机、日历、门牌、公交车站牌、超市价格牌、人民币等生活物品上对应的数,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同时,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上,也增加了亲子作业的内容,由家长带着孩子在家庭中、在社区的周围找一找相应的数,用手机拍下来通过网络传给老师,第二天进行集体反馈,比一比谁找得多。这些反馈的照片将更多的生活场景带进了课堂,突破了学生个体生活的局限性,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数学知识向生活应用的转化。
二、利用生活情境,理解数学知识
情境创设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普通小学的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多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培智学校的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除了这一目的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为日后的生活服务。因此,针对智障学生创设的情境,最好是他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情境,也可以直接利用身边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在上述《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个单元中,很多学生在点数数量后,不能抽取出总量是多少。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多次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数到几,总量就是几”的概念。如带领智障学生数一数教室内课桌的数量,说说一共有多少张;数一数学生的人数,说说班上一共有几位小朋友;数一数小朋友的书包,说说一共有几个。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逐步理解并建立了总量的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少智障学生会长时间停留在加法阶段,且受计算能力的限制,对于多个数的连加,学生即使借助计算器计算,错误率仍很高,不能很快理解乘法的含义和作用。为了尽快将智障学生引入乘法这个新的运算中,我将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贯穿于《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教学始终,通过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并建立运用乘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如在导入乘法时,把学生课间玩跷跷板的画面拍成照片,制作到多媒体课件中,引导学生观察照片:2位同学在玩跷跷板,这就是1个2,又有2位同学在玩跷跷板,这就是2个2,求“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跷跷板”,不仅可以用2+2来计算,还可以用2×2计算。由于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学生身边的同学,或者有的就是学生自己,因此学生很容易接受,说服力强。再如在学习4的乘法口诀时,用学生排队做操来导入,结合这个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并利用口诀计算出总数,从而体现出乘法计算的便捷性。用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开展数学教学,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实现了“运用数学知识指导学生生活”的目的。
三、走进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数学课程总目标第二条规定,通过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活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以致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少智障学生口诀会背了,却不会主动运用,造成了课堂与生活的脱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除了加强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外,还把智障学生生活中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的情境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求学生看图说意,想口诀说总量。如呈现一箱可乐的图片,要求学生说一说图中可乐是怎样放置的,一排有几瓶,放了几排,如果想知道“一共有多少瓶”要用哪句口诀计算,根据口诀说出总量是多少。按照这样的模式和思路,设计亲子作业:找一找“我”生活的周围哪些事物可以用乘法计算总量?由家长拍照给老师,老师再把这些照片制作到教学课件中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学中看到自己家的图片,顿时兴趣倍增。此时,教师再引导孩子说图意、想口诀、算总量。教师收集整理所有照片,标注“某某同学的家”“某某同学家的周围”或者“某老师的家”,编制打印成小练习册,下发给全体学生练习。“好奇”是学生的天性,老师和同学们的家到底是怎样的?到底有些什么?数量有多少?带着这样的心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实现了“主动运用数学知识为生活实际服务”的目的。
再如普通学生一年级就学习的“元、角、分”的知识,在智障学生生活实际中,则很少真正用元、角、分这些钱币单位明确标注价格,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很少需要他们自己计算,因此,参考兄弟学校的校本教材,笔者将这部分教学内容改编为《以元为单位的商品标价》,安排在中年段教学。学生只需理解商品价格标签上的3.50元表示3元5角,能正确地用相应的人民币表示3.50元,能通过计算器等工具计算出如何付钱或者应找回多少。因生活中已很少应用到“分”这个单位,教学中也舍弃此内容。改编好教学内容并组织教学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检测智障学生能否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这部分知识。因此,笔者将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带进教室,由学生用虚拟的钱币自由购买喜欢的物品,并填写购物记录表“物品的价格是()元,我付出( )元,找回( )元”。在学生能较熟练地在创设的虚拟超市里购物以后,再带领学生去真实的超市购物,规定:每人用十元钱购买一件学习用品,完成购物记录表,回校后交流反馈,清算账目,并评出“购物小达人”。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虽然所用的时间比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多了点,且购物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错误,抑或将面临别人异样的目光,但是,智障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都从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提高了智障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思想。[2]
学习“生活中的数” 供图 周莉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处处可见,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离不开数学,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知识和智障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智障学生学习生活所需之数学,让数学学习真正为智障学生生活服务,这才是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