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趣”:为儿童的学习(二)
2018-10-16管晓成
管晓成
在《童年趣事》习作教学中,修改前的“趣1.0版”课堂看似生机勃勃,学生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但是,冷静下来细细一想,学生练笔时所表现出的选材“品位低”、语言“庸俗化”现象的原因何在?恐怕,指向的是课堂上欢声笑语背后的其实是儿童的一无所获,因为他们基本是重复学习了一次三到五年级时同样的习作内容。修改后的“趣2.0版”课堂就显得截然不同:学生选择的素材有“自己的甄选”,表达的语言有“自己的思维”,讲述的故事有“自己的感受”。因此,课堂上分享的练笔片段中,我们能够清晰捕捉到童年趣事里欢声笑语的背后有点小酸涩、小惆怅,还有点蒙蒙眬眬的小珍惜。他们在老师的启迪下,学会了对日常司空见惯事物的品悟;在老师的点评中,懂得了对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小事的回味。课堂上,笔者很清楚地感受到同学们的内心起了波澜,感受到同学们朝着新的写作领域乘风破浪。
由此可见,“尊重儿童”需要成人俯下身子,“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让他们在课堂上尽情交流自己的已知经验。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尊重儿童”时更不能忘了要“引领儿童”。我们要告诉他们哪些是错的,哪些是对的。让儿童在一次次的学习中得以成长,思维得以拔节,素养得以积淀,这才是“尊重儿童”的重要内涵。
拥有“发现儿童”的慧心。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推动课堂向纵深挺进的关键力量。课堂上有多少儿童专注于学习,直接影响了这节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最大限度地激活、升华儿童的学习品质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拥有一颗“慧心”,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儿童”。“发现儿童”,就是尽可能地调动每一个学生。不能将课堂教学演变成少数学生展示的舞台,面向每一个,这是基本,也是核心。因而,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这不是将问题“平庸化”,而是将问题“个性化”。让每一个学生有话可说,但说出来的不会重复,极具个人色彩,就成功了。比如《童年趣事》这篇习作,“你想起了你的哪一件童年趣事?”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很多学生畅所欲言,不会重复。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少一些标准答案类提问,多一些无标准答案类提问;少一些以“对”和“错”的回答为结束的问题,多一些理由支撑,并且能找出不同理由的支撑点,甚至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发现儿童”就要能指出儿童的问题所在。在《童年趣事》的一次试上过程中,一个男孩子写了片段。他写的是一次打雪仗,說他趁伙伴不注意的时候,把雪一下子塞进了对方的脖子里。结果,那个同学又急又跳,伸手不停地抓,可是雪慢慢地化成了水……后来,他觉得这太好玩了,于是就不是打雪仗了,而是专门把雪捏硬一点、小一点塞到别人的脖子里。他边读边笑,觉得这实在是太有趣了。全班同学听了也哈哈大笑。然而笔者在听完之后,轻轻地说了一句:“打雪仗是每个孩子最喜欢的事,但是打雪仗时故意把雪塞进伙伴的脖子里,这是不对的,因为,那么做,别人会感到难受。”学习,就是要让儿童学会明辨是非善恶,做高尚的人。
“发现儿童”还要让儿童心灵得到依偎。佐藤学曾把最好的师生关系形容成“舞伴”。恐怕,“舞伴”之间,技术的娴熟默契自不必说,但心灵相通是为最高境界。在习作教学中,最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依偎的莫过于教师的点评。依然以《童年趣事》的两次课堂为例,在“趣1.0版”的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读了片段之后,基本上就在对所有读片段的学生做同一件事:那就是领着全班学生从语言的生动有趣性上去夸夸这个学生的文笔。在“趣2.0版”的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在共性上的生动有趣之外,更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比如一个学生写道:“小时候就特别爱用妈妈的化妆品给自己化妆,那时候妈妈会笑我,还会亲我,甚至还在我脸上不时地画上一笔。可是现在我也用妈妈的化妆品偷偷学着妈妈化妆,妈妈看到了却很生气,还说我不做作业整天忙这个有什么出息……为什么同样是我在化妆,可是妈妈却变了呢?”
老师在学生读完之后,进行了如下点评(摘选):
师:拥有好奇心的孩子是最聪慧的,欣赏你对化妆始终怀有好奇心。告诉大家,你对化妆有了哪些研究?
生:我觉得太红的口红不适合我,我喜欢淡一点的。
师:的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对了,妈妈为什么变了?你认为原因在哪里?
生:可能是觉得我成绩不太好,现在又是六年级了。
师:你真理解妈妈,老师希望你跟妈妈坐下来聊聊,让她感受到你并没有在学业上让她担心。同时,也让她理解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探索之心,也许你的妈妈会支持你,也说不定把你培养成一个未来的化妆师。
我想,儿童在这样的习作教学中会获得个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力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