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梭子蟹养殖常见病弧菌病的控制要点

2018-10-16戴知晗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梭子蟹防治技术

戴知晗

摘 要:阐述了弧菌与菌落的关系,细菌菌落和细菌的关系;不同弧菌感染病症及处理措施;弧菌的控制;弧菌疾病治疗通过消毒切断弧菌的传播途径和拌喂抗菌素治疗生物体感染。

关键词:梭子蟹; 弧菌病; 防治技术

一、导致梭子蟹养殖常见病弧菌病的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

细菌细胞的形态和细菌菌落形态是相互联系,一般不同的细菌,其菌落也有其特点。

1.鳗弧菌。鳗弧菌为有鞭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无荚膜,不形成芽孢,能运动,氧化酶阳性,对O/129敏感。葡萄糖氧化反应呈阳性,具有典型的弧菌属细菌特征。当水产养殖动物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遭遇不利刺激或是受伤时,会诱发疾病的产生。

生物学性状,鳗弧菌引起的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可感染鲑鱼、虹鳟、鳗鲡、香鱼、鲈鱼、鳕鱼、大菱鲆、牙鲆、黄鱼等 。鳗弧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水产养殖动物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遭遇不利刺激或是受伤时,会诱发疾病的产生。感染鳗弧菌后的鱼虾会表现出病情逐步加深的症状,有研究学者报道,部分感染鳗弧菌的鱼体表最初出现局部褪色,鳍条、鳍基部及鳃骨下部充血发红,肛门红肿,继而肌肉组织有弥撒性或点状出血,体表发黑,鳍部出现溃烂;解剖检验时有明显的黄色粘稠腹水,肠粘膜组织腐烂脱落,部分鱼肝脏坏死 。

传播途径,鳗弧菌的感染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皮肤、鳃、侧线以及肠道等。鳗弧菌的感染会引起全身性的组织病变。不同的鱼感染鳗弧菌后会有不同的症状,但主要症状是体表出血。感染鳗弧菌的养殖牙鲆最明显的症状是鳍部严重出血以及体表溃烂。感染了鳗弧菌的大菱鲆,出现全身性的出血性败血症,鳍基部出血,眼球突出,角膜混浊,肝脏苍白,有时伴有腹水症状。

2.溶藻弧菌。溶藻弧菌属于嗜盐嗜温兼厌氧性的海生弧菌,是鱼、虾、贝等海水养殖动物的条件致病菌,其引起的疾病在水温25℃—32℃容易流行。溶藻弧菌是对虾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是否致病主要取决于宿主所在的环境、菌本身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弧菌是否多的关系,预防溶藻弧菌引起的疾病关键是如何提高对虾的体质而不是仅仅是消毒消毒。感染溶藻弧菌疾病的病虾都显现体表有黑斑、鳃叶变黄和鳃叶前端发黑等,不及时处理通常死亡率大60%-70%。溶藻弧菌菌落在TCBS培养基上呈半透明黄色。培养24h,不见明显生长或仅形成直径在0.3mm左右的小菌落,48h可达到1.2~1.5mm,菌落圆形光滑,边缘整齐,较隆起菌落粘稠不易乳化,周围培养基常表现轻微下陷。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几年有不少反映,在目前市场上买的培养皿培养出来的许多黄色菌落,好像也有错误的表达,挑这些黄色菌落用显微镜看,其中有许多是其他杆菌。这一点应该没有普遍性,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下,采用及格的培养皿做菌落避免误导。

3.副溶血弧菌。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在培养基上菌落呈现半透明的绿色,在含2%—4%的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比较适宜,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为37℃,酸碱度为7.4—8,所以其致病率高峰主要在夏天。副溶血弧菌分布极广,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主要生活在海水和鱼虾、贝壳甲壳动物中,通常引起胃肠感染,也可以引起肠道外感染,近几年来,副溶血弧菌被认为是南美白对虾早期死亡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体,和多数肝胰脏肿大,边缘不清晰、肝胰脏萎缩、肝颜色异常都有关系,所以许多养殖场会谈绿弧菌就色变,到底是否如此?要注意的一点是:副溶血弧菌在淡水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天,可是珠三角等等淡水养殖区域这几年用市场上采购的某些弧菌培养皿却经常培养出副溶血弧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是那么巧?还是需要其他找原因了?

二、不同弧菌感染病症及处理措施

1.致病菌感染的EMS

病症:表现为病虾体色微红或暗红、无光泽、红尾、肌肉不透明,病虾爬边少动,有的在水中观察呈白体,捞离水后体色微红,无明显异色;大多头胸甲易剥离,肝红萎縮,边膜或绳索上有青苔(这种青苔细短),部分死虾在暗室会发光。如在苗期发现虾苗体色灰黑不透明,空肠不空胃,并且伴有个别抽筋则是发病的征兆。此种EMS难控,发病急,死亡快。

处理措施:第一天上午用鱼虾卫士250克/亩·米+鱼虾卫安120克/亩·米,下午用爽水灵250克/亩·米+福地安250克/亩·米,晚上用速安250克/亩·米+五星护卫2.5千克/亩·米;第二天上午用红克灵300克/亩·米+水毒净1.5千克/亩·米,下午用黑霸1.5千克/亩·米;第三天上午用猎弧1亩/包。同时内服鱼虾力士5克/公斤料+沙星类+磺胺甲噁唑片。

2.发光弧菌感染引发发光病

病症:对虾偷死或少量水面漫游,食欲减退、活力差,体色变淡,死虾或病虾在暗室中发光。

处理措施:用鱼虾卫安150克/亩.米+鱼虾卫士250克/亩.米,下午用黑霸2千克/亩·米+水毒净1千克/亩·米泼洒,晚上用福地安250克/亩.米+分解底改250克/亩.米干撒;隔天再用猎弧1亩/包+好丰水1瓶/亩。同时用鱼虾

力士10克/公斤料+多维5克/公斤料+磺胺类5克/公斤料拌料投喂。

三、梭子蟹弧菌病的诊断预防

1.原因:引起梭子蟹弧菌病的病原有多种弧菌,其中主要包括鳗弧菌、溶藻酸弧菌、副溶血弧菌等。该类菌主要感染血淋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放养密度高,饲养过程中河蟹受到机械损伤或敌害侵入,使蟹体表受损,水质污染。投喂人工饲料过多,导致弧菌继发性感染。病蟹腹部和附肢腐烂,体色变浅,白色不透明,发育变态,停滞不前。病蟹组织中,特别是鳃组织中,有血细胞和细菌聚集成不透明的白色团块,濒死或刚死的病蟹体内有大量的凝血块。病蟹身体瘦弱,活动能力减弱,行动迟缓,匍匐在池边,多数在水的中、下层缓慢游动,趋光性差,体色变白,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有时病蟹呈昏迷不醒状。随着病情发展,胸足伸直失去活动能力,最终聚集在池边浅滩处死亡。

2.危害:危害幼蟹,蚤状幼体甚至大眼幼体。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可达50%以上。如若幼体染病,l天~2天内即会导致“全军覆灭”。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为夏季,流行水温25℃~30℃。

3.诊断:将病蟹的血液淋巴涂片,若发现有弧状、螺旋状或S型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且具该病症状的,基本可判定为此病。对于早期患病幼体,通过身体比较透明的地方,在400倍显微镜下,可见到细菌在幼体内各组织间的血淋巴活泼游动。确诊需用弧菌多价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4.防治预防:合理放养,保持适宜的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3只~6只,每只5克~10克。在捕捞与运输过程中,要尽量小心,避免蟹体受伤。及时更换新水,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洁,以防止因有机质增多而导致该病发生。在育苗和养成期间,注意消毒预防,欣碘1ppm预防消毒效果很好,另外消毒两天后注意补充有益菌种间接抑制弧菌。

参考文献:

[1]高冬梅,李健,王群. 鳗弧菌灭活疫苗对牙鲆免疫效果的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2004,25(1):486-492.

[2]肖慧,李军,徐怀恕,等. 鲈鱼苗烂鳃、烂尾病病原的研究. 青岛海洋大学报,1999,29(1):89.

[3]夏永娟,黄威权,姜国良. 鳗弧菌感染牙鲆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观察. 海洋科学,2000,24(1024(10):41-44.

猜你喜欢

梭子蟹防治技术
梭子蟹可食组织滋味成分的检测与分析
吃梭子蟹
“中国梭子蟹之乡”寻味之旅
蒸梭子蟹多加[1味]特别鲜
反季养螃蟹仨月净赚500万元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玩转梭子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