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阅读能力测试题的编制

2018-10-16陈智文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8年8期

摘 要:一线教师如果能出好阅读能力测试题,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整的阅读能力测试材料,一般包括双向细目表、阅读文本、测试题目、参考答案、实测数据分析等。

关键词:阅读测试;双向细目;情境材料

作者简介:陈智文,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副校长,高级教师,福建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福安市陈智文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现为全国小语会青研中心委员、福建省小语会理事、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宁德市第三届市管拔尖人才、福安市十大杰出人民教师。(福建 福安 35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专项课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2-0018-04

一般而言,语文纸笔测试包括“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三个模块。其中的“阅读与欣赏”简单来说,就是阅读能力测试,其分值比例往往占整张测试卷的35℅以上,且还有不断提升的趋势。一线教师如果能出好阅读能力测试题,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四年级《关于演讲》为例,谈些具体做法。

完整的阅读能力测试材料,一般包括双向细目表、阅读文本、测试题目、参考答案、实测数据分析等。

一、双向细目表

要检测阅读能力,首先当然要明白阅读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所提出的主要阅读能力指标包括:直接提取,直接推论,阐释、整合观点和信息,检验、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元素。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所提出的主要阅读能力指标包括:提取信息,形成对文本总体的理解,阐释文本中的信息,反思和评价文本的内容,反思及评价文本形式;PISA2009又将以上五种能力归为三大项:进入与提取,阐释,反思与评价。我国教育部重点课题“国际阅读素养框架下的我国小学阅读教学和测试改革的实践研究”成果,将阅读能力细分为五个方面:检索、理解、运用、评鉴以及质疑创新,如下图所示:

这些指标虽然分法不同,但均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可以作为指导借鉴。以下参照教育部重点课题DHA140324课题组研究成果,设计《关于演讲》双向细目表(见表1)。

二、阅读文本

阅读文本包括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字数可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而定。但要有作者,有出处,有发表时间,适合该年级学生阅读。以下阅读文本选自1935年1月开明书店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第八册)》。

关于演讲

叶圣陶 编写

(一)演讲的材料

诸位先生,诸位同学:

今天演讲会,轮到我和蔡子和、夏佩芬讲。我们三个商量题目,结果选定了一个总题目“关于演讲”。在演讲会里讲这个题目,可说是“本地风光”。我讲的是“演讲的材料”,蔡子和讲“演讲的声调”,夏佩芬讲“演讲的姿势”。好比作文,我们每人作一段,合起来就是一篇。這个办法,诸位以为新鲜有趣吗?

演讲的材料该是什么呢?我们眼睛看见的,耳朵听见的,心里想到的,从书本上或者别人那里学到的,都可作为材料,讲给大家听。不过还要进一层想。我们看见两个苹果,听见一阵风,想到要去看某一位朋友,学到三加四等于七,这些本来就能拿来讲吗?谁都要说,这些让自己知道好了,何必告诉别人;即使要告诉别人,随便向一两个人说一声就是,又何必到演讲会里来讲给大家听。这话是不错的。要到演讲会里来,至少另外还有点意思。就将看见两个苹果这件事来说,如果我们觉得那两个苹果颜色怎样的可爱,香味怎样的甜美,比起鲜菱、嫩藕来,似乎更可珍贵:这就是我们的意思。把这个意思讲出来,大家听了,就知道苹果是怎样一件东西;又可自己去想,苹果是不是比鲜菱、嫩藕更可珍贵。听讲的人的兴味就在这个地方。假使没有这一点意思,譬如我此刻,走到这里来,单说一句“我今天看见两个苹果”,就此完了,诸位不将连连摇头,说毫没道理吗?(听众笑)所以,凡是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学到的,都可作演讲的材料,但必须另外有一点意思作主脑。没有什么意思作主脑,那只是随便说话,算不得演讲。

(方兴 讲)

(二)演讲的声调

诸位先生,诸位同学:

演讲不比独语。独语是自己向自己说,不出声,听不见,都不要紧。演讲是自己向别人说,向许多的别人说,第一要使听的人个个听见。这就得留心到发声。有些人演讲,发声很低,前面几排人还能听到一点,后面的人就只见嘴动,不听见声音了。演讲时发声,应该送达到最后一排人的耳边,听的人越多,发声越要高大。但是,发声过于高大时,往往把各个字的原来声音改变了,使人家听不明白。这要特别注意,发声虽高大,个个字的声音仍要十分准确。其次讲到腔调。说一句话,轻重快慢都有神,使听的人完全明白,这是好的腔调。说大段的话也是这样,该轻该重,该快该慢,处处适宜,便是好腔调。现在我说一句作例子:“今天——我们学校里——开——演讲会”,“演讲会”是这句话里的主脑,说得格外重格外慢。我想这要说来,无论谁都能听得清楚明白吧。假若换一种不分轻重快慢的腔调,死板地“今——天我——们学——校里——开演——讲会”,(听众大笑)诸位可能听懂这是句什么话?所以演讲要使人家句句明白,必需使用好的腔调。

(蔡子和 讲)

(三)演讲的姿势

诸位先生,诸位同学:

我走到这里来,开口说话,眼睛看着诸位,诸位也望着我;这样,我的每一句话都送达到诸位的心里。有些人演讲,大概为怕羞,眼睛看着地面,好像他的话专讲给地听的;那就使听的人打哈欠了。演讲时身体站不定,或者走来走去,或者摇摇摆摆,也是不好的习惯。人家要听你的话,不能不用点心思,你这样动摇不定,却把人家心思扰乱了。所以站定是必要的。站定了,但是并不呆板,又能表出一点神气,譬如讲登山故事表出活泼的神气,讲伟人历史表出庄严的神气,你的演讲就更见出色了。演讲时又切不可忘记了一双手。一双手帮助你的地方真多呢。你说一座山多么高,你就举起一只手来形容它;你说一棵树多么粗,你就用两手远远作围来比方它;你说遇到欺侮必须抵抗,你就握着拳头向前一拳;试想听的人将怎样高兴?有些人演讲,把手藏在衣袋里,总不肯拿出来,更有些人从开头到讲完,两手一直撑在桌子上;他们不知道用手来帮助演讲,差不多忘记了有一双手了。眼睛、身体、手的姿势都好,能使演讲更见出色,不好就要减色:我的意思就只这一点点。

(夏佩芬 讲)

三、测试题目

每篇测试题目一般为8-10题,为了适度减轻学生的书写量,单项选择题可占80%左右。题目应该涵盖各阅读能力层次并能做出说明。对于题目的分值设定也应该做到心里有数。

1. 以下哪一点不是上述情境材料着重论述的内容?( )8分

A. 演讲的材料 B. 演讲的意义

C. 演讲的腔调 D. 演讲的姿势

2.“在演讲会里讲这个题目,可说是‘本地风光。”这句话中的“本地风光”可以理解为:( )。8分

A. 眼前的景象 B. 当地的特色

C. 贴合活动主题 D.十分的气派

3. 材料一当中,“所以,凡是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学到的,都可作演讲的材料,但必须另外有一点意思作主脑”,结合全段文字,可以推测出这句话里的“主脑”指的是:( )。8分

A. 看见的 B. 听见的 C. 阐明事理、发表见解或抒发情感 D. 学到的

4. 材料二当中,讲到演讲时要注意的声调是: ( )。8分

A. 发声很低 B. 发声很高 C. 讲究轻重快慢 D.音量适中,讲究轻重快慢

5. 材料三当中,讲到演讲的姿势,以下不正确的是:( )。8分

A. 把手藏在衣袋里,或者两手一直撑在桌面上

B. 演讲时身体站定但是并不呆板,要能表现出一点神气

C. 讲登山故事可以表现出活泼的神气

D. 讲伟人历史可以表现出庄严的神气

6. 演讲时恰当使用修辞手法,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以下句子依次都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8分

(1)演讲的材料该是什么呢?我们眼睛看见的,耳朵听见的,心里想到的,从书本上或者别人那里学到的,都可作为材料,讲给大家听。(材料一)

(2)诸位可能听懂这是句什么话?(材料二)

(3)你说一座山多么高,你就举起一只手来形容它;你说一棵树多么粗,你就用两手远远作围来比方它;你说遇到欺侮必须抵抗,你就握着拳头向前一拳。(材料三)

A. 反问 设问 比喻 B. 设问 反问 排比

C. 反问 设问 排比 D. 设问 反问 比喻

7. 四年级的王涛同学准备参加班长竞选演讲,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给他提些建议。(至少三点)18分

8. 为了说清楚演讲的声调,作者举了“今天我们学校里开演讲会”这句话作例子。这样做好在哪里?16分

9.“便捷的口才将使你雄辩滔滔,占尽上风。”这是埃及古墓上镌刻的一句铭文。你同意这句话吗?请说明理由。18分

四、参考答案

客观题的参考答案一般具有唯一性,简答题的参考答案也必须准确全面,写清得分点。以下为《关于演讲》的参考答案:

1. B 2. C 3. C 4. D 5. A 6. B

7. 答:(1)要精心准备演讲材料,重点围绕“如果竞选成功,我将会为班级做哪些事”,谈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2)要注意演讲的声调,音量不宜太小,也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发音的准确,要注意声音的轻重缓急,铿锵有力,让同学听得清楚明白;(3)要讲究演讲的姿势,不能摇摇摆摆、走来走去,也不宜死板地站着,要有神态和手势的配合,做到声情并茂。

评分参考:答对一个要点得6分,答对三个要点得18分。

8.答:作者通过举例子,让所讲的道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文中例举的这句话,生动地呈现了演讲是否关注声调“轻重快慢”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使听众有更直接的感受和共鸣。

评分参考:评分时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基本说出演讲中使用例子的好处,还要看看是否能結合所举例子适度展开。

9.示例:同意。好的口才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实在太重要了。与家人、老师、同学沟通需要好口才,交朋友需要好口才,长大了求职面试需要好口才,谈判沟通需要好口才……好的口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出彩。

不同意。口才虽然重要,但不意味着有好的口才,在学习生活中就一定能够“占尽上风”。有时候,不分场合的喋喋不休、滔滔不绝,是很让人讨厌的。而且,有个成语叫“言多必失”,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靠口才体现实力,而是要靠行动收获成就。

评分参考:只写“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联系文本情境、联结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组织语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才是评分点。意思对即可。

五、实测数据分析

一份高质量的阅读测试材料,需要经过实测验证(一般实测样本不低于20人),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以下为《关于演讲》实测数据分析:

1. 总体情况。该情境材料选自《开明国语课本》第八册,1935年1月开明书店出版,由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编写。虽然字数较长,但因为有小标题将其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难度。

本次实测共随机抽取研发者所在学校(县级市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28人(其中女14人,男14人),学生作答平均用时24分钟。按百分制设定分数,实测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6分,试卷难易方面有一定的区分度。女生平均73.57分,男生平均70.29分,女生成绩略好于男生,二者之间相差3.28分,男女总平均71.93分。其中,完成最好的是第1题,28人全对;失分最多的是第2题和第8题,失分接近一半。

2. 逐题分析。实测共9道题,前6道选择题,后3道简答题,覆盖检索、理解、运用、评鉴、质疑和创新五个不同层级的阅读能力考核。以下对各题答题情况进行逐一分析:

第1题主要考核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围绕演讲谈了几个方面内容,测试学生检索能力,全对,得分率100℅。

第2题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读懂词句的言外之意,属于理解能力范畴。“本地风光”这个词出自曹雪芹《红楼梦》,学生大都没有细读过这本书。作者此处的引用虽然早已脱离了短语原意,属于巧用,但是学生要读出“言外之意”,还是有些难度。因此,本题失分较多,一半的学生均选择错误,得分率50℅。

第3题主要考核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意思的能力,属于理解能力范畴。本题学生完成较好,得分率约为82℅。

第4题主要考核学生概括某个段落主要意思的能力,属于理解能力范畴。本题学生完成得一般,得分率约为71℅。

第5题主要考核学生根据要求列举文本相关要点的能力,属于理解能力范畴。本题只有4个学生出现错误,得分率约为93℅。

第6题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辨别比较不同的修辞手法,属于理解能力范畴。本题学生完成得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对修辞知识还缺少必要的了解和分辨,得分率约为64℅。

第7题主要考核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整合文本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运用能力范畴。“四年级的王涛同学准备参加班长竞选演讲,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给他提些建议。”学生或多或少都能结合文本谈建议,但是一部分学生只是将文本的要点作个归纳,并没有结合“竞选班长”这个具体的情境,不够有针对性,得分率约为77℅。

第8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文本表达效果作出评判的能力,属于评鉴能力范畴。本题学生完成得较差,主要原因在于这类题目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高,且对评鉴“表达效果”类的题型接触较少,也缺乏必要的训练,得分率约为53℅。

第9题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就相关观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呈现自己的证据。28个学生中,有3个表示“不同意”,也基本能呈现自己“不同意”的理由,比如“雄辩滔滔不一定是好事,可能会让人讨厌”“行动胜于一切”。本题得分率约为71℅。

3. 思考改进。本实测材料反馈出部分学生在审题的时候,无法借助题目中的关键词准确理解题目意思,导致答题错误,应加强审题训练。同时,完成运用类题目时,不懂得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对于评鉴类题目和难度较大的理解类题目,少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这些都需要引起教师重视。

责任编辑 罗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