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组织治理的双创企业合伙机制及行为路径研究

2018-10-16邱国栋

西部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节点

邱国栋,黄 睿

(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引言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1],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大量创新或创业企业(即本文所称“双创企业”,以科技或电子类中小企业为主)应运而生。学者们也从孵化环境、绩效管理等视角对双创企业进行了研究[2-3],但少有文献对双创企业组织发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合伙”行为展开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版)指出,合伙中合伙主体之间通过合伙行为共享利润并承担无限责任。合伙(关系)由合伙行为与合伙主体构成[4],合伙行为以合伙主体共担责任、共享利润(共赢)为目标,合伙主体包括自然合伙人和法人合伙人,进而存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三组构成。因此,本文利用Nvivo质性研究工具(一种支持定性研究、混合研究的主流研究工具)分析三组合伙主体在不同双创企业中的组织治理和经营情况,探讨创新激励、风险共担、合伙共赢之间的内在机制,进而探索适宜的合伙行为路径,以期为我国双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为了获取双创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始资料信息,课题组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对大连、重庆、成都、贵阳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双创企业展开多次调研。双创企业选取的标准为“具有核心能力(新品牌、新管理、新技术)的科技(电子)企业或初创企业”,资料获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一是基于企业内部资料对创业者、技术骨干、核心部门中层干部进行访谈,二是整理其他研究者提供的调研资料,三是查阅企业所在行业的调研报告。由于数据信息源包括企业内部员工、研究者观察和行业信息,符合三角测量法(Triangulation)的要求,从而提升了本次调研的信度;一共搜集到200多条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并源自研究人员手工整理所得,从而提升了本次调研的效度。将搜集的资料导入Nvivo软件,通过“段对段”“句对句”的多次迭代,相似性较高的原始材料出现聚集现象(见图1),呈现出三个簇,下文将对这三个簇展开进一步研究。

图1 基于原始资料的聚类分析(根据Nvivo输出整理)

二、个人与个人的合伙行为:相机控制机制

将簇一中的原始资料进行“句对句”“词对词”反复迭代,聚类相似性较高的词组逐渐范畴化,提取34条范畴化后的概念,通过词频分析得到10个常见的关键词节点(见图2)。进一步分析关键词节点背后的原因,一些创业者有技术但缺资金,一些投资者有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为了满足双方差异化需求,以资源互补为基础展开个人与个人的合伙,这样以“资源互补”为核心的合伙双创企业将经历“孵化→共赢”的过程。因此,个人与个人合伙的双创企业主要表现为:有的个人提供核心技术,有的个人提供金融资本,并经历“孵化→共赢”的经营过程。

一些学者认为,创新型企业的核心技术产生过程是在由个体组成的组织边界之内的[5]。在组织边界固定的情况下,个人与个人的合伙行为主要源自合伙主体各自的资源优势,例如有提供资金(投资)的、有提供核心技术的,从而完成合伙并展开经营。为研究在此过程中如何形成创新激励,实现风险共担、合伙共赢,从权利分配的视角设计合伙关系中的主体权利结构(见图3):控制权是个人对核心技术的支配权,是合伙关系中管理属性的体现;收益权是个人因投资获得的盈利权利,是合伙关系中经济属性的体现。

图2 簇一聚类分析的关键词节点 图3 个人与个人合伙的控制权、收益权结构

郭建鸾(2006)基于组织治理视角认为,相机控制机制指组织的控制权随新企业发展或经营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动[6]。这里借用相机控制的分析思路,以实际经营状态作为相机点,考察核心技术个人(A)、投资个人(B)在合伙关系中权利变化的情况(见表1),可提炼出个人与个人合伙的行为路径:核心技术、投资比例→相机控制→核心能力→相机机制→核心技术、核心资源→合伙共赢(IPO)。相机控制的核心是驱动双创企业的合伙主体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从而改变合伙关系的格局,其本质是在特定条件下投资者将风险控制从“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7]。

表1 个人与个人的合伙行为路径

注:“X(a,b)”中,X为合伙人,a为控制权,b为收益权。a=1时,该合伙人控制权较大并主导收益分配;a=0时,该合伙人控制权较小,控制权转移。b=1时,该合伙人收益权较大并主导收益分配;b=0时,该合伙人收益权较小, 收益权转移。下表同。

三、个人与法人(组织)的合伙行为:分时权变机制

将簇二中的原始资料进行“句对句”“词对词”反复迭代,聚类相似性较高的词组逐渐范畴化,提取72条范畴化后的概念,通过词频分析得到11个常见的关键词节点(见图4)。进一步分析关键词节点背后呈现的原因,拥有技术优势的个人向投资机构寻求投资并期待获得新的指导,以实现技术瓶颈突破。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企业核心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积累;为了使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企业持续成长),以提供核心技术研发资本为基础展开个人与法人的合伙,这样以“持续互补”为核心的合伙双创企业将经历“成长→共赢”的过程。因此,个人与法人合伙的双创企业主要表现为:个人提供核心技术,法人提供金融资本,并经历“成长→共赢”的经营情过程。

有学者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的对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配置的能力,是通过核心技术产生的持久竞争优势[8]。法人除了拥有金融资本资源以外,还具有运营资源以及资源组织能力等,即法人具有核心能力。同时,核心技术不仅源于个人,还源于法人。此时,核心技术的产生将打破企业组织边界,从内往外延升。合伙主体根据各自优势提供资金(实物)、技术及经验,实现跨越边界的合伙。因此,重新划分合伙关系中各合伙主体的权利结构(见图5): 个人合伙人仅拥有核心技术, 其控制权与收益权均与核心技术有关; 法人合伙人不仅拥有金融资本,还为个人合伙人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持续发展的经验支持,其控制权与核心能力有关、收益权与出资比例有关。

图4 簇二聚类分析的关键词节点

图5个人与法人合伙的控制权、收益权结构

邱国栋(2015)基于组织治理视角提出的分时权变机制是一种蕴藏在典型组织形态中的创新治理机制[9]。根据分时权变机制,跨越边界的合伙行为集时间与权利变化于一体,服从权利按照时间分配。将时间(时机)作为衡量点,考察个人合伙人(A)与法人合伙人(B)的合伙行为随时间(时机)变化的情况(见表2),可提炼出分时权变作用下基于核心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合伙行为路径:核心能力、核心技术→分时权变→核心技术→分时权变→核心能力、核心技术→合伙共赢(IPO)。核心技术的进步促使合伙关系突破企业组织的传统边界,分时权变的核心是通过激励对方、控制风险实现合伙企业核心能力的发展。

表2 个人与法人(组织)的合伙行为路径

四、法人(组织)与法人(组织)的合伙行为:分时权变机制

将簇三中的原始资料进行“句对句”“词对词”反复迭代,聚类相似性较高的词组开始范畴化,提取151条范畴化概念,通过词频分析得到12个常见的关键词节点(见图6)。进一步分析关键词节点背后呈现的原因,企业的创新向具有竞争关系的优势企业进行转移,企业间新的竞争关系开启企业战略发展新的格局。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发展,以“中间纽带”为核心展开法人与法人的合伙,双创企业将经历“竞合→共赢”的过程。因此,法人与法人合伙的双创企业主要表现为:基于不同的中间纽带,一般成员与核心成员战略合伙,并经历“竞合→共赢”的经营过程。

图6 簇三聚类分析的关键词节点

战略发展是指组织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进行全局性、前瞻性的谋划和决策[10]。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必须突破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威廉姆斯提出了“混合组织”,即中间组织,它是以某种纽带将企业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并按照单个企业的治理方式一体化运作的组织形式[11-12]。由于中间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是法人组织,相互不存在隶属关系,其法人与法人不是简单合伙,而是一种核心成员与一般成员的战略合伙。实践中的战略合伙可以有不同的纽带,这里主要基于以下两种纽带进行讨论。

1.以中性专用性资产为纽带的合伙行为

威廉姆森指出,当资产专用性过高时适合于由一体化企业进行经营;当资产专用性过低时适合于市场自由交易[13];大部分专用性处于中性的资产可以通过中间组织进行配置。具有中性专用性的资产在合伙关系中通过资产所有权转变实现重新配置,进而通过资产重新配置促进战略合伙共赢。本文研究的中性专用性资产主要为实物资产(Physical asset)和人力资产(Human asset)。在合伙关系中,核心成员拥有人力资产,即拥有人力资产的控制权与收益权;一般成员拥有实物资产,即拥有实物资产的控制权与收益权(见图7)。

图7 法人与法人合伙的控制权、收益权结构(以中性专用性资产为纽带)

为了实现战略合伙,在合伙关系中核心成员的人力资产通过权利的转变对一般成员进行指导;一般成员的实物资产通过多次权变可以弥补合伙成员之前约定内容的不足,同时是对执行约定内容的保障机制。人力资产、实物资产通过合伙主体权利的转变进行重新配置,而配置的过程(即变化的过程)促使合伙双方联系趋于固定[14],合伙双方的相互依赖加深,形成创新激励,实现风险共担、合伙共赢。将时间作为衡量点,考察核心成员企业(A)与一般成员企业(B)在合伙关系中中性专用性资产权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见表3),可提炼出分时权变机制下基于中性专用性资产的战略合伙行为路径:专用资产(人力资产、实物资产)→分时权变→人力资产专用性较大→分时权变→实物资产专用性较大→合伙共赢(合伙稳定)。

表3 以中性专用性资产为纽带的法人与法人合伙行为路径

注:a=0.5、b=0.5时,为中性值(控制权或收益权固定),下表同。

2.以股权为纽带的合伙行为

哈特(Hart)、穆尔(Moore)、格罗斯曼(Grossman)等提出了产权理论,产权理论基于非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来定义企业[15],若两组非人力资本存在不同的所有者,那就存在两家企业。这里将合伙关系中的非人力资本的权利作为股权,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为控制权和收益权,而控制权和收益权的大小与持股比例、核心能力、核心技术等相关。

在战略合伙中,合伙成员或以股权进行投资或相互持股,一方成员以持股比例、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或几者兼具的形式与另一方成员合伙经营(见图8)。为了实现战略合伙,合伙关系中的合伙主体显示自己在知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足)以及其他有(无)价值的资源,由资源的差异性触发股权式合伙出现。股权式合伙行为主要有对等占有型合伙、相互持股型合伙两种形式。无论是对等占有型合伙,还是相互持股型合伙,其本质都是通过股权的纽带来实现对合伙关系中合伙成员的创新激励,并以持股额度进行风险分担,从而实现合伙共赢。将时间作为衡量点,考察核心成员企业(A)与一般成员企业(B)在两种股权式合伙中权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见表4),可提炼出分时权变机制下以股权为纽带的合伙行为路径: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持股比例→分时权变→核心技术→分时权变→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持股比例→合伙共赢(合伙稳定)。

图8 法人与法人合伙的控制权、收益权结构(以股权为纽带)

表4 以股权为纽带的法人与法人合伙行为路径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组织治理的视角,利用Nvivo质性研究工具探索不同经营情况下双创企业的合伙机制及行为路径,分析表明:个人与个人的合伙以“资源互补”为核心(有的个人提供核心技术,有的个人提供金融资本),通过相机控制机制完成“孵化→共赢”的经营过程;个人与法人(组织)的合伙以“持续互补”为核心(使核心技术获得新突破,实现企业持续成长),通过分时权变机制完成“成长→共赢”的经营过程;法人(组织)与法人(组织)的合伙以“中间纽带”为核心(如中性专用性资产、股权等),通过分时权变机制完成“竞合→共赢”的经营过程。无论是哪种合伙行为路径,对每组合伙主体而言,都将形成创新激励,实现风险共担和合伙共赢。

本文对双创企业合伙机制及行为路径的探索不仅是对合伙企业研究的补充,更是对我国双创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总结,对双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分析,为了促进我国双创企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应该加强对双创企业合伙经营的扶持力度,制定更为详细的支持方案,在充分利用相机控制机制、分时权变机制等的“杠杆”作用促进双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从制度建设层面规范双创企业的经营行为,如何时开始合伙、退出机制、风险监控等。第二,政府应为双创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合伙环境,积极建设和充分利用双创基地以及现代化信息(大数据)平台,促进分散的要素通过合伙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并不断优化双创企业的合伙路径。

猜你喜欢

节点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 raw and subsequently boiled broiler muscle: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effects of postmortem ageing and storage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节点分类及失效对网络能控性的影响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复用段单节点失效造成业务时隙错连处理
中央红军长征主要节点述要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
完善全民医保面临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