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层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中应用
2018-10-16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1.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2.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3.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 驻马店 463200)
周贺民1 王玉东1 蔡青云1郭 越1 廖 磊1 王 赢2谭文刚3
人类生活结构的改变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相关调查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我国脑血管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给予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是再灌注重要治疗方式,可以快速溶解血栓,使得血管再通,尽管疗效获得临床认可,但出血性转化(HT)发生率也高,需要在治疗前对HT发生进行预判,以减少HT发生风险[2-3]。CT脑灌注成像(CTP)是当前检查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能够显示患者脑部病灶区情况。本次研究将640层CTP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探讨其对再灌注后HT发生的预测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诊断标准[4],患者一侧肢体偏瘫,伴有失语、视力丧失、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②首次发病,既往无卒中史;③CT平扫提示脑部有缺血性病灶;④发病时间在4.5h内;⑤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疾病;③有出血性疾病病史或出血性体质;④对碘造影剂过敏者;⑤两周内有重大手术,一周内有动脉穿刺术史。52例患者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29~80岁,平均(54.18±12.7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CT平扫和CTP,之后行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
1.2 方法
1.2.1 CT平扫和CTP: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Definition 640层螺旋CT机,检查前制动患者头颈部,嘱其尽量不做吞咽等细微动作,并预先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减少患者恐慌。CT平扫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420mA,层厚5mm,层间距5mm,连续扫描获取25个图像。再行CTP检查,采用MEDRAD VISRON CT高压注射器由肘静脉注入350mg I/ml碘海醇50ml,追加20ml生理盐水(速率5.0ml/s),以基底节区作为中心层面,进行连续动态灌注扫描,扫描参数:电压80kV,电流150mAs,延迟4s,11~34s行动脉期扫描,间隔2s,35~60s行静脉期扫描。
1.2.2 静脉rt-PA溶栓治疗:向生理盐水中加入0.9mg/kgrt-PA(德国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注册证号:S20110051,20mg/支),配置成1mg/mL的溶液,其中10%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剩余90%静脉滴注1h。
1.3 图像分析扫描图像传至ADW4.2工作站,以NeuroPerfusion CT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将上矢状窦峰值顶点作为输出静脉,根据对比剂通过脑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求得灌注参数,并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表面通透性(PS)灌注参数及图像。观察两侧半球伪彩图异常灌注区分布及颜色变化,划定感兴趣区(ROI),注意勾画时尽可能避开脑沟、脑室及梗死区域等。选取灌注异常区与对侧镜像区ROI并进行测量,获取2个连续层面绝对灌注值后求均值,比较灌注异常区及对侧感兴趣区灌注参数。图像均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5年以上)影像科医师共同阅片,发生意见分歧时进行讨论,将讨论所得一致结果作为最终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CBF、CBV、MTT、PS数值均以(±s)表示,采用t值检验,以Spearman相关分析CBF、CBV、MTT、PS水平与HT发生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平扫和CTP图像52例患者均取得良好CT平扫和CTP图像。36例患者CT平扫图像显示低密度缺血性病灶,局部脑沟消失;而16例患者CT平扫均未显示大面积低密度缺血性病灶。CTP图像可见与临床症状对应的大范围异常低灌注区,区域中心CBF、CBV明显较低,周围轻度降低,MTT和TTP均延迟,PS明显升高。
2.2 病灶侧与健侧CTP相关参数值比较病灶侧CBF、CBV、MTT值均低于健侧,PS值高于健侧,差异均显著(P<0.05)。见表1。
2.3 HT发生组和HT未发生组病灶侧CTP相关参数值比较52例患者中发生HT者22例,未发生HT者30例。HT发生组病灶侧CBF、CBV值均低于HT未发生组,PS值高于HT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CTP相关参数值与HT发生的相关性CBV、CBF、PS均与HT发生相关性明显(P<0.05),其中CBV、CBF与HT发生呈负相关,PS与HT发生呈正相关。见表3。
表1 病灶侧与健侧CTP相关参数值比较(±s)
表1 病灶侧与健侧CTP相关参数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CBV CBF MTT(s) PS(ml/100g) (ml*min-1*100g-1) (ml*min-1*100g-1)病灶侧 52 11.37±1.89 12.45±2.76 16.15±3.32 1.13±0.59健侧 52 19.69±2.50 30.74±2.08 22.21±2.74 0.31±0.14 t 19.144 38.163 10.152 9.751 P >0.05 <0.05 <0.05 <0.05
表2 HT发生组和HT未发生组病灶侧CTP相关参数值比较(±s)
表2 HT发生组和HT未发生组病灶侧CTP相关参数值比较(±s)
HT发生组 22 6.71±1.14 8.29±2.06 15.52±3.07 1.59±0.76 HT未发生组 30 14.93±2.57 14.63±3.28 17.16±3.51 0.88±0.43 t 13.998 7.975 1.753 4.277 P >0.05 <0.05 >0.05 <0.05
表3 CTP相关参数值与HT发生的相关性
患者,男,55岁,恶心呕吐,右侧颞顶叶,基底节区,图1 CBF降低;图2 CBV降低;图3 MTT升高;图4 TTP升高。
3 讨 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急性脑梗死,中老年人是主要发病群体,该病由脑部缺血缺氧引起,发作迅速,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多数伴有意识障碍,患者生命健康遭受极大威胁[5-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脑内血流动力学和脑功能变会出现异常变化[7],而部分患者早期脑组织神经元还未有明显形态学改变,若单纯进行CT平扫,难以发现明显异常征象。张军等[8]研究表明,CTP可评价脑部血流灌注情况,监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因此可通过CTP获得有参考价值的参数,及早发现缺血性病变。本次52例患者均取得良好CT平扫和CTP图像,但仅有36例患者CT平扫图像显示低密度缺血性病灶,局部脑沟消失,而CTP图像均可见与临床症状对应的大范围异常低灌注区,说明相对于CT平扫,CTP更能准确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缺血性病变情况。此外,对患者病灶侧和健侧CTP相关参数值进行比较,结果病灶侧CBF、CBV、MTT值均低于健侧,PS值高于健侧,表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区CBF、CBV、MTT、PS均会发生明显改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大多数缺血细胞处于可逆状态,及时治疗能够使细胞恢复正常[9]。在早期再灌注治疗中,rt-PA溶栓治疗常作为首选方法,其主要成份为糖蛋白,可激活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溶解血栓。但众多研究表明,早期溶栓治疗会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T发生风险[10-11]。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受累,局部微血管PS升高,使得血脑屏障完整性受损,血细胞渗出量增加,即微血管PS升高是导致HT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12-13]。本次结果中,HT发生组病灶侧CBF、CBV值均低于HT未发生组,PS值高于HT未发生组,表明发生HT患者CBF、CBV值较低,PS值较高,CBV、CBF、PS与HT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张卫国等[14]研究亦显示,HT发生组CBF、CBV、PS值均与HT未发生组存在明显差异,与本结果相符。对CTP相关参数值与HT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CBV、CBF、PS均与HT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CBV、CBF与HT发生呈负相关,PS与HT发生呈正相关,说明HT发生风险会随着CBV、CBF值的降低和PS值的升高而增大。
综上所述,640层CTP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后发生HT具有较好预测价值,CBV、CBF、PS均与HT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亦存在不足,患者样本纳入量较少,统计学分析效率受到影响;且CTP辐射剂量相对较高,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如何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减少CTP辐射剂量还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