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朋辈辅导的作用探讨

2018-10-15郑兰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管理

郑兰松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难度非常大,学校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层次人才作为目的,90后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再加上学校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管理方面一些问题突显出来。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朋辈辅导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朋辈辅导,有利于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这种教育模式有着较强推广性,且实施非常方便。本文主要分析朋辈辅导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作用,探讨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职院校;朋辈辅导;管理

朋辈辅导具有义务性、自发性、直接干预、友谊性等特征,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朋辈辅导的重要性,这种管理方式能够使学生需求得以满足,可有效指导大学生如何舒缓不良情绪,确保学生心理处于健康状态[1]。所谓朋辈辅导,就是指在学生管理中,年轻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帮助与管理,以此为基础的一种心理咨询功能活动。朋辈包含同辈、朋友的意思,高职院校学生间的年龄相仿,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交流更加方便。

一、高职院校中朋辈辅导的方式

(一)朋辈辅导员要及时明确学生状态

朋辈辅导员要善于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他们的学习动态,只有通过进一步了解学生,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辅导、帮助。朋辈辅导员需观察学生的自习状态,了解学生是否存在逃避学习、情绪急躁等情况,针对存在异常行为的学生,老师要与其谈话,将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例如部分学生在自习课程上玩弄手机,朋辈辅导员要加强与这类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是否离家太远,缺少关爱等[2]。

(二)宣传院校规章制度

朋辈辅导员在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还需注重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朋辈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向他们宣传院校规章制度,讲解过程中要有耐心,不可有高姿态的表现,也不要盲目说教。朋辈辅导员与学生属于平等关系,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三)组织集体活动

朋辈辅导员要组织集体活动,使学生间的距离拉近,培养团体感情。高职院校学生年龄差距并不大,他们共同接受同个时代的教育,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有利于学生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朋辈辅导员可以根据特定节日组织活动,例如情人狂欢节、生日派对、单身派对等,组织集体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尽情表现自己,使学生间友谊增进,有利于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作用[3]。

(四)建立班委组织

实际上,朋辈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建立班委组织后,朋辈辅导员可将班委组织人员作为助手,对学生给予心理辅导。班委组织的建立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学生可以通过演讲竞争、自我推荐等方式展现自我优势,以这种方式选择班委组织人员,对朋辈辅导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

二、朋辈辅导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意义

(一)可帮助学生提升自我

朋辈辅导员与学生年龄相仿,辅导员要起到帶头模范与管理作用,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其态度会对学生态度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朝好的方向进步、发展,自身保持良好状态,并影响学生[4]。学生受到积极影响后,会提升自我,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影响周围的朋友,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与氛围。

(二)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与朋辈辅导员年龄接近,他们能够接受、理解的事物基本相同,不存在代沟,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后,能够及时寻求辅导员帮助,使朋辈辅导员与学生间的交流增多,有利于保持两者间的友好关系,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具有辅助作用。

(三)对思政教育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个性特征表现非常鲜明,部分学生对朋辈辅导员存在抵触情绪,而辅导员需要管理的内容较多,再加上学生数量的增加,致使管理难度越来越大。面对存在抵触情绪的学生,辅导员要善于应用沟通技巧,提升自身的思政教育思想,将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学生,有利于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朋辈辅导员可以采取吸引性、示范性等教育手段,使学生意识到自身不足,并采取措施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我[5]。朋辈辅导属于互助式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与朋辈辅导员的共同进步。

(四)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朋辈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观察学生行为,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交流。朋辈辅导模式非常灵活,其心理危机干预过程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观察学生行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延伸关注。朋辈辅导工作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高职院校朋辈辅导的开展形式

朋辈辅导属于一种特殊的心理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朋辈辅导员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其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释放不良情绪。

(一)互助辅导形式

采取互助辅导形式,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扮演朋辈辅导员的角色。首先,让每个学生匿名(写代号)写下自己心中的心理困惑与烦恼,学完后上交。然后,将上交的内容交错发至学生手中,学生可以了解其他人心中的烦恼,并以朋辈辅导员的角度,对其给予指导,将指导内容写于纸条上。最后,将纸条发送给原来的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自主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助辅导的教育形式可以每个学期开展两次,在互助式教育中,学生与学生间易产生共鸣,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叮嘱学生保密他人所写的内容,使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6]。

(二)给予心理暗示、强化心理训练

心理暗示是一种隐晦的互助教育形式,所指的就是环境或者人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在无意中,受到该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相应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可以使用语言手段,也可采用非语言手段,对学生的行为、心理活动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能够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比较亲密,他们有着多处共同点与爱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不存在强迫性、命令性,通过开展互助心理暗示教育,有利于通过含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消极暗示克服。在朋辈辅导中,年轻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心理训练可采用互助式教育形式,学生被赋予双重身份,不仅是被训练者,同时也是训练者,在心理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情感交流的作用,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去帮助他人,对他人给予心理指导。通过这种心理训练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改善他人不良心理状态的同时,促进自我心理品质的完善,将心理偏差纠正。目前,常用心理训练方式为角色扮演,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导游、老师、主持人等多个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三)成立朋辈互助组织

年轻老师可以与学生保持手机、E-mail等联系,便于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给予心理指导。学校可以建设心理朋辈辅导室,采用合理的值班制度,由年轻老师轮流值班,可开展情感交流、网上论坛、心理答疑等栏目,使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强。

四、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学生通过开展朋辈辅导管理模式,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给予心理辅导,将消极情绪克服,确保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将现实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1]肖竺.朋辈辅导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探析[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 (01):95-96.

[2]吴洁芳,郑晖.浅论朋辈辅导在高职院校大班管理的必要性[J].快乐阅读,2011 (10):44-46.

[3]白金强.朋辈辅导在大专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2 (35):280-281.

[4]龚娜,周兴亚,朱阳,等.朋辈团体辅导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2 (21):3+11.

[5]温哲.关于朋辈心理辅导在高职院校实施的几点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4 (S3):474+483.

[6]董贻顺.谈朋辈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立体通道构建之二[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1):139.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