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高效教学分析

2018-10-15叶泉伟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叶泉伟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下,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成为了教学改革教师深入探索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加深理解,提高历史综合素质。在教学环节,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能深入思考所学内容,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历史探究能力,打造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

關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教学

一、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中枢站位

对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国社会科学院吴伟教授指出: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习得,应该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历史知识、最关键的历史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历史思维。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是最能体现历史学价值的关键素养,无法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代替,也不因时代和国界的不同而不同。历史学科素养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精神素养和人文素养。知识素养是指历史知识要有广博性和体系性;能力素养是指学科能力方面要突出酶化、科学、多元、生动、批判五个特性,将文学、政治、艺术、科学、现实等广博的知识吸收、内化、升华,最后把知识发酵,酶化为历史学科所需的四种能力;精神素养则是指意识方面要求树立融合意识、证据意识、问题意识,凸显人文、广阔、包容、现实、真实、客观、平衡、公平和预见等九个特性;人文素养说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要有求真性、贵族性、高尚性。一个历史学习者应该也必须磨练出富有历史味与个性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内核就是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高效教学

(一)巧用生活资源

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距离相距较远,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主动探究教材中的知识,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建立生活和历史教学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知识,提升他们的探究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参观历史博物馆,让他们在观看历史实物和历史遗迹的过程中,认真阅读历史资料,了解这些历史事物和历史遗迹的来历,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在历史博物馆,学生能受到更多情感的震撼,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历史教材相关的历史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视野,让学生能用创新的思维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随着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不断增加,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应用情境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测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多种类型的“新情境”。如“学习情境”,指在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史料、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问题;“生活情境”,指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如在倾听长辈的回忆、观看影视剧、游览名胜古迹时遇到的问题;“社会情境”,指对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如某种社会风俗的来源、某一国际争端的历史背景问题;“学术情境”,指历史学术研究中的问题,如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问题有多种看法等。通过多维度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以有利于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三)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文件,可以发现中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实践的前提条件,也是情景化教学的重要策略。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依照历史教学内容制定相关可见,让教学情境更为灵活、生动。因此,教师需要勉励自己提升业务素养,提升自身跨专业的多种能力,并且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做到充分了解,与时俱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效果进行不断总结,对自我进行不断完善,可以将一些业内新的历史研究与新的历史观作为拓展内容讲解给学生,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让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

(四)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

教师要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准确把握学业质量不同水平所描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切实用好学业质量的评价标准,依据学业质量水平的细化评价目标指导教学与评价。在构建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当中,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方法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这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首先,教学评价的目标以多元的形式构建时,可以分别对学生历史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形成的历史价值观、历史理解、时空观念等支撑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价;其次,评价的主体多元则可以涉及到教师、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进行评价;最后,在进行历史学习评价当中,除了考试之外,历史剧表演、历史小论文撰写、历史调查活动等也都是可以评价的方式。总而言之,通过多元的评价方法,学生信心以及学习的激情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由此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逐渐具备相应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当前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落实2017版《课程标准》,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作为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通过准确运用学业质量标准,将教、学、评、考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在历史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历史思维发展进行指导,使他们能深入探究,随着历史知识的不断积累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推动高中历史课堂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池晓姜.公民教育视域下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6):58.

[2]尹泽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43-44.

[3]赵玉洁,王德民.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考历史试题考查成效分析与建议—以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5):14-16.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