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高中政治课堂研究

2018-10-15苏清朝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教学形式高中政治

苏清朝

摘 要:将法治素养的培育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中,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目标的途径之一,同时也能有效的提升高中生法律知识储备,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就有必要探讨高中政治课中的法治素养培育。本文先分析了法治素养培育的必要性,接着从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法治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法治素养;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高中教育体系中,都没有关注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致使很多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不高,甚至出现了很多校内恶性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也给我国高中教育模式敲响警钟,同时也体现了高中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当前我国高中教育模式来说,法治素养培育不适合单独列出一门课程,但可以融入到高中政治教育体系中,以思政教育来引入法治内容,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一、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法治素养的必要性

自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一直都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总体原则,同时也是实现法律平等和人民主体地位的必要保障。而高中生身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如果没有必要的法治素养,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在高中政治教育体系中融入法治素养培育本身就是高中教育体系需要承担的任务。

不僅如此,对高中生进行法治素养培育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在当今社会市场中,任何一个行业都开始需要交叉型人才,并且需要他们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而法治素养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国家治理方式的理解,并且明确自身行为所蕴含的权力与义务,形成依法办事和法律维权的意识。这样以后,学生以后离开学校以后才有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关键能力。

最后,我国虽然在长期发展中一直强调依法治国,但是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都不高。而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融入法治素养教育,就能够直接的提升高中生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当法治素养的相关内容作为考试项目以后,高中生就会主动的接受并掌握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使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权益。

二、高中政治课堂中培养法治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当前我国高中政治教材中,虽然也有很多法律知识的教学内容,但基本上都是成年人自身权益的维护,以及成年人的权力和义务,并没有过多涉及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知识。这也使得现阶段高中政治中的法律教学让很多高中生都觉得非常疏远,即便学生学到了这些知识,也没有太大的用处。因此,从高中生法治素养培育的角度来说,高中政治教学体系中应该融入一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的内容,让高中生真正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比如在高一政治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教师在讲授“树立正确消费观”一小节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引入一些反面事件来强化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在这之中,教师可以试举一个“15周岁的小张被售票员怂恿花了5000元买了一部手机”,然后问学生小张的爸爸能不能要求退货。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就可以综合学生答案以后,从法律角度来给学生讲解。即小张的爸爸要求无条件退货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内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的群体,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与他年龄智力不适应的民事活动。而手机本身属于高档商品,需要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而小张父母都没有同意这个行为,因此购买过程不具备法律效应。教师经过这样讲解以后,不仅大大改善了政治课堂的僵硬教学气氛,同时还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点,让他们对法律法规有更深的认识,在构建正确消费观的同时,也能够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

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的法治内容已经比较充实,但表现形式只有文字和图片。而在新媒体技术深入发展的今天,这种表现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虽然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进行,但具体效果并不理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法治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远远不够,使得他们很难掌握这些法治内容。这个时候,政治教师就应该考虑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参与度和体验性。这里,教师可以考虑使用角色扮演等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扮演一个法律事件中的每一个角色,感受不同角色之间的直接冲突,从而感受自己在社会角色中承担的权力与义务,强化教学效果。

(三)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融入法治素养培育,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法治内容的积极性,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教师可以考虑利用学生实际生活案例来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具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这些方法能够结合日常发生的法治热点以及学生周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从熟悉的事件入手,主动参与到事件的法律评析中。在讨论过程中,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学生也会主动的查阅一些法律条文,最终将生硬的法律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法治素养。这样以后,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很多法律知识,同时在生活中也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思考与斟酌,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评析的目的,切实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

三、结束语

针对于高中生的法治素养培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遇到不合理事件的时候能够主动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保障之一。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法治素养培育的核心意义和重要价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引入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也要注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消除高中生与法律知识的距离感,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群体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基于法治素养培育的高中政治课堂[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03:63-65.

[2]刘素娟.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法治意识培育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2:56-58.

[3]刘丽.政治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应把握好的“三个关键”[J].教学与管理,2017,21:84-86.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教学形式高中政治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