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2018-10-15牟杨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

牟杨

摘 要: 近年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正进一步深入,高职院校建立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既可以进一步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又可以作为专业技术开发、对外服务的平台。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是未来高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科学的建设道路。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更好的与市场接轨。

一、建设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意义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进一步被人们接受的大环境下,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实践教学需要的矛盾,各高职院校分专业学科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院校资金的缺乏又导致实训基地各项设备的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为此,对于一些投入较大的实训设备,如何得以合理的利用,使其充分发挥对社会技术服务的职能作用,避免各个院校因重复建设而造成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避免企业员工得不到及时的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而弱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区域共享开放型实训基地是必由之路。当然,建设区域共享开放型的实训基地也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职能,完全符合高职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统筹协调各级产业结构,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集中资金投入。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形式,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培训、对口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使之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使之成为社会服务的窗口、校企合作的载体,在高职实践教学改革得以进一步深化。

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可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周边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保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共享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生产计划与专业教学计划不能完全吻合。高职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计划性。而按工作过程的实训则是以企业工作任务为依托,由于工作任务存在不确定性,故按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来安排学生工作实训,需要一段相对固定且较长的时间段,这对企业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学生也无法马上适应,企业工作计划与学校教学计划的不完全吻合长期存在且无法调和,所以校企合作建立工作性实训基地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实训人数安排与岗位实际需求的矛盾。现行的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故工作过程性实训也就顺理成章地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但是,企业的工作安排及岗位的设定都是以能完成工作任务为前提设定安排实训人员数量,一般情况下各工作任务的各环节大多不能安排太多学生,否则就不能保证正常地开展安全工作過程,也不能保证学生都能参与到工作过程中。

(三)技能训练与经济效益存在冲突。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因而就会将学生技能实训作为重点,就会尽量满足学生训练时间进行反复训练,并允许实训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原材料消耗。而企业生产则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仅在时间上要求比较紧,还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四)两类指导教师对学生工作实习指导存在偏差。高职院校多数实训指导教师都对企业岗位不熟,对企业生产流程不清;企业员工对教育教学不懂,对教学管理不精。由于高职学校的教师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企业锻炼经验较浅,对于企业一些生产流程不熟悉,导致实训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企业工作人员(带班师傅),虽能指导学生上岗工作 ,但对教学方式方法不懂,再加上心理上认为学生不是正式的员工,故在管理考核时很自然地就不执行严格的管理与考勤,进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四个高的现状。①综合度不高,以单个专业作为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共享性较小;②管理运行水平不高,在开放共享型实训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③信息化水平不高,滞后企业转型的“梁华融合”要求;④开放程度不高,服务意识还不够强。

三、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一)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共享型实训基地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训练的场地,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专业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尽快熟悉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设备仪器及专用工具。同时对本专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基本技能要领、专业技术技能熟知。因此,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要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二)合理配置,确保先进。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它的起点要高,所起用的装备不应该低于企业的现实水平。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既是对应企业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基地,又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基地。教师及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共享型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和自身的智力资源,不断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等活动。

(三)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要根据当前职业院校、企业需要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课程设置培训项目。除面向职业学校学生实施岗前的职业培训外,也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甚至可以为一些企业的在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待岗培训、转岗培训等各类技术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四、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对策

(一)改革教学方式。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是根据相应的项目及岗位知识来确定的,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所以对每项任务和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人数等都做了明确地安排,精心地设计。进而学生在平时上课时就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项目化、小班化教学。这样到生产实训时就可以安排学生按 岗位进行轮岗实训,也能很好地保证每位学生都能 自己动手参加实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同等教育,公平教育。

(二)校方要适应企业需求。学校在研制职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展实训项目时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构建合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内容要贴近生产实际,能适应企业不定的生产计划。对于生产实习时间问题,应与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协商,在确保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强调学生所进行的生产 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 一”。能适当调整教学进程和实训内容。同时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能做到配合、理解、支持实际的教学安 排及变动。

(三)校企双方共担教学成本。校企双方应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 应将 产品生产流程,工作岗位毫 无保 留地提供给学校,并派熟练员工、管理人员等和学校教师一起 将 学科知识整合提炼成项目知识、岗位知识。学校派遣教师下企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并适应教学规律。学生在基地进行顶岗实训时,企业一方面应 按标准工作流程要求严格要求并控制质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物料的损失和浪费。另一方面生产基地自购一部分物料,补充培训和生产中的原材料消耗。

(四)改革用工方式。针对实训指导教师对企业核心岗位不熟,企业员工对教学管理不精的问题,校企双方可以构建協同融通的人才聘用机制。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实现工 作团队的“同一” — — 相同的管理,一样的待遇,必须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身份协同融通机制 ,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的相互聘 任和兼职。教师在企业担任具体的技术或业务工作 ,参加企业一线的产品生产工作。

(五)创新管理手段。针对校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薪酬制度很难管理的情况,可以对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项目化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应打破常规,不分企业员工还是校内指导教师 ,按实训项目性质和内容,根据完成实训的标准,按学生人数进行计酬 。当然,为保证生产任务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同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实训要求,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制定以质量与贡献为依据的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员工、指导教师的工资及奖金挂钩,学生与实训成绩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生产性实训基础进行有效管理,真正实现实训基地“共享型”功能 。

综上所述,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应从体制机制创新、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备与资源建设、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管理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实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在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校企共建共享的关键是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这一核心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共赢为导向,建立并配套相关运行制度,实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基于校企合作的交叉点在科技合作这一共识,将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建成人才培养基地、员工培训基地、技术科普基地,社会服务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

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全面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从而进一步为 推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基地建设为契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双证制度。根据行业、企业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调整专业课程结构.课 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按照技能鉴定规范强化实践训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为学生提供做真实产品生产的实训机会,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地的自我造血功能。

参考文献:

[1]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 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2]宋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3]江小明.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1,(1).

[4]聂毅,黄云章.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0,(2).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