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资料中探讨中华龙的起源问题
2018-10-15张玉阳
张玉阳
摘 要:关于中华龙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学者们各持己见。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利用考古资料提供的线索为进一步来探讨其起源问题奠定了基础。从这些考古资料中可以得出中华龙的起源与图腾崇拜和原始农业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中华龙;龙的起源;图腾崇拜;原始农业
许慎《说文解字》说:“龙,鳞虫之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在古代中国有着广泛的流传。我们所熟知和接受的龙的形象来源于许多动物,如龙头的形象来自马,耳的形象来自牛,身体的形象来自蛇,甚至嘴巴和鱼一样吐须等。在汉代,龙的形象就已经和黄帝、天子等联系在一起了,先秦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龙的神话故事。但古代对龙的各种记载多以传说的形式出现,无清晰的概念。其原因现实生活中没有龙的原型,所以关于其形象的由来各家有各家的看法。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实物原型说,持此类观点的学者们大多根据考古发现的原生态的龙和古籍上描写的关于龙的外形和特性,相信在远古时期有龙的存在,但它不能和现代龙形象等同。持此类看法的学者都承认龙是实际存在的动物。其中代表学者有祁庆富、王大有。二图腾合并说,最能代表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观点“图腾合并说”,影响最大、接受范围最广。认为龙是一种图腾的集合,虚拟存在的。第三是物候说,认为龙是古人对一些超出认知能力的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如雷电、地震、高山大河等臆想敬畏的结果。代表学者朱天顺、赵天吏他们侧重从自然环境去研究龙的起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陆续从地下发现了许多与中华龙起源相关的实物遗存。考古资料的发现为中华龙起源的探索带来了比文献资料更直接的依据。这些资料按地域主要分为辽西地区、黄河流域地区、江淮一带。
一、辽西地区
(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石块堆塑龙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在1995年第7次大规模发掘时发现一条距今7600--8000年的石块堆塑龙。大型龙形堆塑位于发掘遗址的核心位置,是在贯穿整个遗址基础上,由体积相似的红褐色石块雕塑而成,全长19.70米,龙身宽约2米,龙头、龙颈、龙体等从头至尾排列严密有序,总体呈现头向西南,昂首张口,弯身弓背状,在龙的南侧还发现有排列紧密的墓葬和祭祀坑。辽宁阜新遗址龙形堆塑的外形如蛇,是典型的早期龙形象,既有浑圆修长的体态,又有鱼鳞状的外表样式,已大致具备了龙的形态特点。
從龙形堆塑所在中心位置不难看出:龙是这个部落的神圣图腾。龙在聚落中的特殊位置,表明早在七八千年前,龙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具有重要的涵义。在一些灾难面前人们相信这种龙形堆塑可以保护他们,便产生了对龙的崇拜。根据不断丰富的考古资料来判断,龙形堆塑应该是最早的龙形象,在其它地区尚未发现更早的龙文化遗址,因此阜新查海遗址可以被视为中华龙的发源地之一。
(二)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玉龙引发了中华龙在我国的起源问题研究,产生了中华龙起源于原始社会,红山玉龙是由猪演变而来等一系列观点。红山玉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实物资料最丰富、形象最为具体的龙形象,在中华龙发展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已发现的红山玉龙分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C”形玉龙,其体弧曲呈“C”形,首尾呈明显分开状态。第二种是“玦”形玉龙,即玉猪龙,特点体型弯曲呈玦形,面部较大。第三种类型是“璜”形玉龙,体型呈璜形,正面有纹饰,中部有孔,两端都有龙首,相距较长,口微张。
最据代表性的“C”字龙,于1971年在内蒙古三星他拉村发现,这种带有猪首特征的龙,很能够说明龙是由猪演变而来。许在原始农业中,人们用猪为祭牲求农业的丰收,逐渐把猪抽象神化演变成龙这样的灵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龙形象的来源与原始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红山文化出土的石耜、石刀等一系列先进农具,以及众多的房屋和陶窑遗址,足以说明红山文化农业的发达,其先民已经逐步迈向农耕社会。1979年的祭坛遗址和1983年的女神庙遗址,也表明了红山文化不断发展,其先民的精神生活有了长足的进步,祭祀活动不断增加,祭祀用品需求也随之增加,所以玉龙的出现就是一件十分合乎情理的事情。另一类常见的红山文化玉龙就是玉猪龙,也就是玦形玉龙。其特点为大理岩质,双运耳,大眼睛,面部有特殊花纹、齿外露,嘴与尾相接。
二、黄河流域地区
(一)濮阳山水坡蚌塑龙
1987年至1988年,河南濮阳山水坡遗址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一条用蚌壳摆成的长龙,身长1.78米,龙首拱背,身体弯曲,前爪扒,后爪蹬,尾尖摆动。
(二)仰韶文化鱼龙纹
宝鸡北首岭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七千年前的陶瓶,上面用黑色画了一条方头的鱼龙,腮部有双角,双鳍,体型弯曲有鳞,后有大鸟,其长喙靠着龙的尾巴,这是一条鱼龙。
(三)马家窑文化人面龙身纹
甘肃武山出土的双耳陶瓶,在其腹部就绘有人面龙身纹,面部极象人面,有眼睛和嘴,身饰斜方格鳞纹,身体两侧则有龙爪。
(四)龙山文化陶寺蟠龙纹
山西襄汾县陶寺发掘一个红褐色的大陶盘,大约距今4000年,盘底平整,内壁光滑,用红白两彩绘出蟠龙图案。其头绕在外围,尾部蜷在盘中,龙体似蛇身鱼鳞,方首双耳,大口微张,口吐长信,无角无爪,它的原形可能是蛇与鳄,此时龙已是人们自己想象合成的虚构生物。被认为是国家形成期的标志和象征,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
三、江淮一带
(一)焦墩河卵石摆塑龙
距今大约6000年左右,发现于湖北省黄梅县的张城村。龙身由卵石堆塑雕刻而成,是江淮地区龙文化的典型。摆塑龙昂首挺身,曲颈卷尾,背有三鳍,腹下三足,长颈曲折弯卷。
(二)凌家滩遗址玉雕蜷龙
安徽省含山县境内的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300年左右。出土的玉龙长、短分别为4.4厘米、3.9厘米,厚0.2厘米。整体呈扁圆形弯曲勾连,吻部较突出,头上有两只角,脑门上时阴刻线条皱纹状,将龙须、嘴、鼻、眼都刻划得较为清楚,龙体上还阴刻17条线代表龙鳞。这个时候的龙已经刻意的美化了,越来越具象化。
中华龙一词最先是由严文明先生提出的,它是做为一种观念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和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一样,都离不开人类所生存的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卜辞中记载:“其乍龙于凡田,有雨。吉。”、“乙未卜,龙,亡其雨。”乍(作)龙即作土龙求雨。《春秋繁露·求雨》中有设土龙招雨的翔实记载。结合出土考古资料,由此可知,雕刻或摆塑在地上的土龙和玉龙一样也是用来求雨的。土龙出现最早,其源头是阜新查海龙,沿袭的时间也最长。牛河梁“女神庙”中的泥塑猪龙也是为了求雨的。供奉女神是为了祈求氏族人丁兴旺;供奉猪龙是为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这是农耕社会中人们最关心的两件大事。绘制龙纹或龙形的陶器是一种求雨的法器,“作龙求雨”和“画龙求雨”都是一种象征化和符号化,实际上是一回事。《吕氏春秋·有始览》:“龙致雨”等等,都说明龙与农业的天时水旱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对水的冀求和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征服欲望,是原始先民们创造龙的根本动因。它是原始宗教信仰同原始农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刚刚步入农耕社会的原始先民们为寻求自己与自然界联系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查海、岔河口的原始先民们不辞劳苦在聚落中心或围壕中堆塑出一条条硕大无比的土龙,甚至用人和猪作为牺牲供奉,说明祭龙在他们社会生活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他们对龙的崇拜是何等的狂热!同样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系统的河南濮阳西水坡蚌塑龙、宝鸡北首岭陶壶鱼龙纹和甘肃傅家门马家窑文化陶瓶上的人面龙身纹;山西襄汾县陶寺陶盘上的彩绘蟠龙纹;江淮一带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发现的玉雕蜷龙和湖北黄梅焦墩河卵石摆塑龙等,都把农业与龙以各种方式来连接起来,不管是图腾崇拜还是实物遗迹,所要表达的都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衍生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元素。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元素,随着迁徙、通婚、征战等进行交融、发展最终汇成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元素。发展到后来开始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在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引领作用。龙元素经历了各方智慧创作,到商朝最终定型,从而成为以后历代各朝龙的本体,影响着我们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克林.龙图腾与夏族的起源[J],史前研究,1985,4.
[2]李谷鸣、凌德祥.中华龙考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3]丁清贤、张相梅.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9,12.
[4]郭晓辉.红山文化玉龙考[J],北方文物,1988,4.
[5]陈树祥.黄梅发现新石器时代卵石摆塑巨龙[J],中国文物报,1993年8月22日
[6]何星亮.河南濮阳仰韶文化蚌壳龙的象征意义[J],中原文物,1998,2.
[7]吉成明.查海龙纹陶体和龙形堆塑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3.
[8]周崇发.论中华龙的起源[J],江汉考古,2000,4.
[9]萧兵.“虫形玉龙”的象征功能[J],民族艺术,2004,3.
[10]薛志强.关于红山文化玉雕龙造型的考证——兼谈中国人不是“猪”的传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11]高炜、李建民.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3,1.
[12]刘随盛.一九七七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9,2.
[13]翁牛特旗文化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发现玉龙[J],文物,1984,6.
[14]赵信.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4.
[15]丁清贤,张相梅.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4.
[1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7]辽宁省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全三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