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公平视角下耕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2018-10-15刘祥鑫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穆飞翔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8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失地农民测算

刘祥鑫,蒲春玲,刘志有,闫志明,穆飞翔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0 引言

耕地是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保障及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农业要素[1-3]。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飞速扩张,耕地非农化现象日益严重,致使我国耕地面积减少趋势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耕地保护及耕地征收补偿价值量化的重视。霍雅勒、蔡运龙基于边际效用理论视角认为耕地价值包括实际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及存在价值[4]; 刘书楷[5]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观视角,认为耕地价值由物质价值和资本价值两部分构成; 逐渐国内在耕地征收时对耕地价值的核算也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价值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综合价值演变。诸培新、王晓瑜、赵旭等学者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耕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进行了测算,表明基于耕地综合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能更好地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减少征地纠纷[6-8]。根据互动公平的博弈均衡逻辑,关联主体间的行为冲突取决于耕地征收公平补偿信念的异质性,而化解其冲突则依赖于对公平信念判断的互相转变。“互动公平”一词最早出自于Kahneman与R abin,指特定主体在博弈中不但关注自己利益,而且对其他利益关联者的互动与公平也同样予以关注。文章基于关联主体间的互动公平,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对耕地征收补偿进行组合性均衡定价研究,为多民族区域制定耕地征收补偿标准提供参考,对耕地征收补偿价值测算进行补充和深化。

1 研究区域与模型构建

1.1 研究区域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纽带,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中国的西北内陆,是新疆经济、政治、文化及交通科技的聚集核心区,一直以来都有“亚心之都”的称呼。其坐落于新疆中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东经86°46′10″~88°59′48″与北纬42°54′16″~44°58′16″之间,与昌吉州、五家渠市西北相邻,与和静县西南相通,与吐鲁番市东南接壤。乌鲁木齐市共辖7区1县,市辖区面积为1.421 63万km2,共有建成区面积412.26km2。

1.2 模型构建

根据资源环境价值分类法,该文把耕地价值细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9-10]。耕地经济价值是用货币形式来衡量农产品生产所获得的收益价值; 耕地社会价值是保障社会稳定与人地和谐的价值; 耕地生态价值则是指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优化环境、净化空气及维护生态平衡等价值。耕地价值模型为:

W综=W1+W2+W3

(1)

式(1)中:W总为耕地价值,W1、W2、W3分别为耕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

1.2.1 耕地经济价值

耕地是一种稀缺的土地资源,具有永续利用性,因此,只要科学合理利用就能实现其持续耕种收益。该文采用收益还原法基于预期收益原则对研究区耕地经济价值进行测算,原理为:按照一定折现率把待估测耕地未来若干年预期纯收益折现到评价期日的总收益。公式为:

W1=(a/r)×[1-1/(1+r)n]

(2)

式(2)中:W1为耕地经济价值,a为耕地年总纯收益,r为耕地收益还原利率,n为耕地使用年限。根据正常耕作条件下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及耕地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的政策规定,在耕地经济价值测算时,n可近似为无限大。因此,公式(1)可被简化为:

W1=a/r

(3)

式(3)中:还原利率r的确定一般采用“安全利率+风险调整利率”来测算,却忽视了农业生产总值随着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变化。因此,该文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在参照林英彦的实质利率的基础上,用近10年乌鲁木齐市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率对其修正。r可表示为:

r=i/(1+λ)

(4)

式(4)中:i表示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该文取2015年央行一年定期的基准利率1.5%,λ表示近10年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率。

1.2.2 耕地社会价值

迄今我国耕地社会价值尚未形成统一权威的量化方法。有关耕地社会价值的研究对其内涵均考虑片面,忽视耕地还具有医疗保险、社会稳定及粮食安全等价值,往往导致耕地社会价值量化偏小,因此,对耕地社会价值评估体系的重构意义重大。该文运用替代法和影子价格法分别对耕地社会保障价值与社会稳定价值进行计算。公式为:

W2=Wa+Wb

(5)

式(5)中:Wa、Wb分别表示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

1.2.2.1 社会保障价值

该文将社会保障价值进一步细分为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及医疗保险等价值。

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有赖于耕地,该文采用机会成本法,将政府提供给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替代耕地对于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价值。

V1=k/s

(6)

式(6)中:k、s分别表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区域人均耕地面积。

养老保障价值。该文在计算研究区耕地养老保障价值时根据“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原则,参照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假设被征地农民均以城镇居民平均工资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均有养老保障金,则基本养老金P等于基础养老金P1、个人账户养老金P2及过渡性养老金P3之和。

其中基础性养老金P1的计算公式为:

P1=(V1×α+V2)÷2×N×1%

(7)

式(7)中:V1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V2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α、N分别为最低缴费系数、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P2按照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根据目前法律规定, 50岁、55岁、60岁分别为195元、170元、139元,个人缴纳比例为月工资8%,单位缴纳为月工资的20%。

过渡性养老金P3是指1995年12月31日前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在新的记发办法实施后退休的才给予发放过渡性养老金。因此,该文在计算养老保险价值时对过渡性养老保险不予考虑。

由测算出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费计算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参照中国人保个人养老金趸交标准,根据下式测算出每人保险费趸缴金额,即耕地承担养老保险价值。计算公式为:

Za=(Gm×Hm+Gw×Hw)×Ml÷Me

(8)

式(8)中:Za为平均年龄为a时的保险费趸缴金额,Gm和Gw分别表示a年龄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保险费趸缴金额基数;Hm和Hw分别为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Ml、Me分别为农民基本生活费(月养老金领取标准)、月保险费基数(Me=100)。

失业保障价值。耕地失业保障是指耕地可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与缓解就业压力。由于农民文化水平低且缺少农业技能,失地后的农民在非农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耕地对农民具有再就业保障价值。耕地就业保障价值根据替代原则采用最低生活保障金来测算,参照城镇居民失去保障办法,假设被征地农民从失业至退休前一直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则耕地就业保障价值计算公式为:

L=Tm-a×Rm+(Tw-a)×Rw×Mc÷No

(9)

式(9)中:L表示耕地失业保障价值,Tm、Tw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公民的退休年龄,Rm、Rw分别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例,a表示公民平均年龄,Mc表示人均最低生活保障金,No表示单位土地所承载的农村人口数。

医疗保险价值。当前农民收入与医疗保险的主要来源仍依附于耕地,因此,农民医疗保险价值应归属于耕地征收补偿之中。该文通过对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进行折现,并以此来衡量依附于耕地的的医疗保险补偿价值,计算公式为:

(10)

式(10)中:Sm为耕地医疗保险价值,M为农民年均缴纳医疗保险费,No为单位土地所承载的农村人口数,r为耕地收益的还原率,与前文一样,n被视为无穷大。因此(4)可被简化为:

(11)

1.2.2.2 社会稳定价值

社会稳定价值主要是指保障国家粮食质量安全与稳定供给的价值,体现在其农产品的供给上,即耕地的生产能力保障。该文根据替代原则,运用影子工程法,用耕地被征收的过程中国家收取的保障税费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及安置补助费5项税费来表示粮食安全价值,即:Wb为:

Wb=P1+P2+P3+P4+P5

(12)

式(12)中,P1、P2、P3、P4、P5分别表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安置补助费。

1.2.3 耕地生态价值

耕地良好的生态系统能稳定持续地为人们提供农产品、休闲、景观及文化等多种生态服务[12]。国内学者谢高地等,制定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该表定义1hm2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为1,并确定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等于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以此可将权重因子表转换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单价表[13]。该文生态价值测算思路为:首先,根据研究区域各作物种植面积、单产、平均价格,确定1单位当量因子的价值量; 其次,根据当量因子权重计算耕地各项功能的效益; 再次,将各项功能的效益加总,便可获得当年耕地的生态价值; 最后,对以后各年耕地所产生的生态价值进行折现,便可获得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价值总量。计算公式为:

(13)

式(13)中,W3为单位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价值量(元/hm2);i为作物种类,乌鲁木齐市主要粮食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Pi为i种粮食作物全国平均价格(元/t);qi为i种粮食作物单产(元/t);mi为i种粮食作物面积(hm2);M为粮食作物总面积,r为耕地收益还原利率。

2 基于互动公平的乌鲁木齐市耕地补偿价值测算

2.1 耕地经济价值补偿测算

2.1.1 耕地年纯收益

耕地年纯收益是指单位面积下各主要农作物的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其中,总收益是指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价值、农作物秸秆价值、种粮补贴之和; 总成本则包括投入的人工成本、物质费用、人工服务费及土地成本等。2015年乌鲁木齐市主要农作物年产收益、秸秆收益、农业补贴及种植成本如表1。

表1 2015年乌鲁木齐市耕地主要农作物年纯收益及成本

农产品农产品收益(万元)秸秆收益(万元)总农业补贴价值(万元)总成本(万元)合计(亿元)每公顷年纯收益(元)小麦12 251.28 1 690.89 9 127.49 11 137.25 4.959 388 7 579.68玉米5 683.39 542.83 5 138.35 大豆457.26 33.24 283.12 油料6 115.48 393.59 5 685.78 棉花658.24 39.88 197.64 蔬菜180 047.82 167 764.63 薯类35 795.09 1 068.51 14 104.33 求和241 008.56 3 768.93 204 311.09 数据来源:《2016年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及笔者计算所得

2.1.2 耕地收益还原率

耕地还原率是指将耕地纯收益还原成耕地价值的比率[14]。该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土地估价理论,参照林英彦确定的公式,以2015年央行一年定期的基准利率1.5%为基础,用乌鲁木齐市2005—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14.11%进行修正,则还原率为:

r=1.5%/(1+14.11%)=1.31%

(14)

2.1.3 耕地经济价值

综上计算可知乌鲁木齐市耕地的主要农作物每公顷年纯收益为7 579.68元,收益还原率为1.31%,由公式(3)可得乌鲁木齐市每公顷耕地面积的经济价值为:

W1=a/r=7 579.68/1.32%=57.660 052(万元)

(15)

2.2 耕地社会价值补偿测算

2.2.1 社会保障价值测算

2.2.1.1 基本生活保障价值测算

农民生存源于耕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依赖于耕地。该文耕地基本生活保障价值的量化采用机会成本法用政府提供给农民的最低保障金来表示。2015年乌鲁木齐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为2 340元/(人·年),由公式6可得基本生活保障价值为7 681.98元/hm2,如表2。

表2 2015年乌鲁木齐市耕地基本生活保障价值

(人·年)

2.2.1.2 养老保险价值测算

表3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月数

退休年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计发月数4123051190611324222652185621254322353180631174422054175641094521655170651014621256164669347207571586764482045815268754911959145696550195601397056 数据来源:《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乌鲁木齐市养老保险价值测算以《2016年乌鲁木齐统计年鉴》为依据,以2015年为时间准点,乌鲁木齐市201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60 4万元。指数化月平均工资近似为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所以基础养老金为(31 604÷12×1+31 604÷12)÷2×8×1%=210.71元; 为了简化计算,用全市居民平均年龄47岁来代替被征地区农民的平均年龄,取全市男女退休年龄中间值55岁作为失地农民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年龄,因此,离其领取养老保险金还有8年,在不考虑工资与养老金利息等情况下, 7年后失地农民个人账户存储额为: 31 604×(8%+20%)×7=6.194 384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61 943.84÷170=364.38元。由此该失地农民应领取的养老金近似为: 364.38+210.71=575.09元/月。

参照中国人保个人养老金趸交标准, 47岁公民投保时,Gm取2.013 671 83万元,Gw取2.101 672 82万; 2015年乌鲁木齐市男女比例为100: 97,近似约为1: 1,因此Hm和Hw取值均为0.5; 根据上面计算,Ml=575.09(元/月),Me=100。因此应趸交金额Za=(20 136.718 3×0.5+21 016.728 2×0.5)×575.09÷100=11.833 468万元,即为乌鲁木齐市失地农民应获得的养老保险价值。乌鲁木齐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0.3hm2,因此2015年乌鲁木齐市每公顷耕地的养老保障价值为39.444 893万元。

2.2.1.3 失业保障价值测算

2015年乌鲁木齐市民政局数据显示:乌鲁木齐市城市低保标准为Mc=4 560元/年。由《关于个人退休、退职的暂行规定》(国发[78]104号)可得男性公民退休年龄Tm=60,女性公平退休年龄Tw=50; 公民平均年龄a取新疆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为47岁; 2015年乌鲁木齐市共有男性136.848 9万人,女性为129.982 6万人,男女比例近似为1: 1,因此Rm与Rw近似取值为0.5; 2015年乌鲁木齐市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为0.30hm2。将数据带入式(9)计算耕地就业保障价值为12.160万元/hm2。

2.2.1.4 医疗保险价值测算

由乌鲁木齐市有关政策规定, 2015年乌鲁木齐市农民参与新医保的缴费标准为60元/年/人,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最低每月缴纳费额为180元。假设农民因耕地被征而转为市民,其为了获得相应的医保则只能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缴纳相应的费用。因此,农民每年将多缴纳180×12-60=2100元医疗保险费,则根据公式(10)可得每公顷耕地医疗保险价值为53.435 115万元/hm2。

2.2.2 社会稳定价值测算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新地税函﹝2008]406号)规定,乌鲁木齐市耕地占用税为30元/m2;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乌鲁木齐市耕地开垦费标准为1.5万~4.5万元/hm2,该文取均值3万元/hm2,即约为3元/m2; 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可知乌鲁木齐市等别为5等,由“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如表4)可知乌鲁木齐市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为64元/m2; 根据《关于取消停征和整合部分政府性基金项目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11号)要求,乌鲁木齐市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收标准调整为零;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标准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计算,乌鲁木齐市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0.30hm2,即每公顷可安置人数取4人,而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地被征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因此安置补助费为3.03~4.55元/m2,该文取均值为3.79元/m2,即100.790万元/hm2。

2.3 耕地生态价值补偿测算

参数比照法是指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单产、自然状态下的种植比例等特征进行修正得到评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15]。2015年乌鲁木齐市耕地主要农产品单产、种植面积及平均单价如表5。

表4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

元/m2

表5 2015年乌鲁木齐市耕地主要农产品单价及生产成本

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油料棉花蔬菜薯类合计单产(kg/hm2)5 993.569 540.544 123.393 323.841 335.9340 811.9826 559.1591 688.39种植面积(hm2)7 5403 1602803 29044025 7404 02044 470全国平价单价(元/kg)2.709 81.884 63.962 45.593 611.290 61.7143.3530.505 数据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6》和《2016年乌鲁木齐市统计年鉴》

根据谢高地有关研究成果表明: 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等于当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由公式15测算每公顷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59.096 260万元;

2.4 基于互动公平信念的耕地价值补偿测算

表6 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征地补偿博弈矩阵

地方政府公平价格征地非公平价格征地被征地农民接受1, 10.6, 1.2对抗后接受1.2, 0.60.8, 0.8

在耕地征收中,博弈主体在关心补偿标准高低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关联主体的善意及补偿方案的公平性。在主体策略互动的分析环境中,单一的物质补偿难以保证征地的顺利开展,而运用互动评价准则能弥补单一物质收益补偿分析的缺陷。在征收初期,农民的信念为善意接受,假设政府每亩土地最高愿意支付的价格为单位1,其中单位1即代表耕地征收的价格323.354 518万元; 最低愿意支付的价格为0.6单位,地方政府愿意支付的公平价格为(1+0.6)/2=0.8。如果地方政府选择善意支付,则被征地农民获取的征地补偿为1,地方政府的善意为1-0.8=0.2; 如地方政府选择非善意支付,则被征地农民获取的征地补偿为0.6,地方政府的善意为0.6-0.8=-0.2; 假设被征地农民善意接受,地方政府也采取善意价格时,政府所获得的支付为1,而被征地农民善意接受,地方政府采取非善意价格时,政府所获得的支付为1.2; 假设被征地农民违抗接受,地方政府采取善意价格时,被征地农民获取的征地补偿为1.2,政府所获得的支付为0.6; 地方政府在感受农户违抗时,地方政府采取非善意时,被征地农民获取的征地补偿为0.8,政府所获得的支付为0.8。上述支付构成的支付矩阵见表6。

在被征地农民的信念为善意时,设地方政府选择善意的概率为P′,选择非善意征地的概率为1-P′,则被征地农民愿意给予地方政府的支付为P′×1+1-P′×1.2,则地方政府在感受呗征地农民善意时的信念为:

(14)

因此,植入互动公平信念的耕地总价值为1.1×3233545.18=355.689 970万元,其中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分别为63.426 057万元/hm2、227.258 027万元/hm2、65.005 886万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该文首先分别对耕地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的测算进行模型构建,然后将互动公平信念引入乌鲁木齐市耕地价值的测算中,并对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征地补偿的互动公平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对耕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1)基于互动公平视角的乌鲁木齐市2015年耕地征收补偿价值总量355.689 970万元/hm2,其中,经济价值为63.426 057万元/hm2、社会价值为227.258 027万元/hm2、生态价值为65.005 886万元/hm2,占比分别为17.83%、63.89%、18.28%。可见耕地对失地农民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具有生态价值。

(2)相比未植入互动公平信念, 2015年乌鲁木齐市耕地价值增长32.335 452万元/hm2,可见基于互动公平视角下耕地征收补偿的组合性均衡定价更能显化耕地真实价值,对维护失地农民利益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具有积极意义。

(3)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益关联主体的互动公平心理效用值有利于耕地征收的顺利推动,减少征地纠纷。因此,在耕地征收中,政府应采取听证制度广泛听取被征地农民的意见,有助于被征地农民与地方政府信息对称,从而减少阻工抗征事件的发生。

(4)由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征地补偿博弈矩阵(表6)可知:基于互动公平,地方政府有3种途径使失地农民善意接受公平征地补偿标准。第一,提高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收益; 第二,增加征地违抗成本或减少违抗后收益; 第三,引入第三方评估监督机构以确保政府公平、公正的进行耕地征收。

3.2 讨论

将互动公平信念植入耕地征收补偿价值的测算中,相比未考虑互动公平的补偿标准更能真实反映征地补偿的实际,有利于显化耕地综合价值、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及征地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国内对征地补偿标准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利益关联主体的心理效用,该文将互动公平思想引入耕地征收补偿的标准确定中,不仅体现了耕地征收本身的基础价值,而且体现了关联主体互动公平的策略价值。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失地农民测算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