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130例临床观察

2018-10-1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五虎肺型汤合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河南 漯河 462300

肺炎喘嗽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急、痰壅、鼻煽等,包括西医所称的“肺炎”、“支气管肺炎”。本病多发于婴幼儿,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1]。根据临床症状可将肺炎喘嗽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毒热闭肺、阴虚肺热、肺脾气虚等6个常证以及心阳虚衰、内陷厥阴2个变证,其中痰热闭肺为临床常见证型,还可引发心阳虚衰、内陷厥阴等变证,严重危及患儿生命[2]。目前,中医对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治疗多采用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西医多采用化痰、平喘、抗感染等联合治疗,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3]。为进一步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12月接诊的260例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男74例,女56例;年龄1~11岁,平均(4.95±2.06)岁。观察组男76例,女54例;年龄1~10岁,平均(4.87±2.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审核批准,并取得所有患儿监护人签字同意。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4]及《中医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

1.3 排除标准 ①出现变证证型或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②患儿对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海南金城金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58),80 mg/kg,分2次静滴;盐酸氨溴索(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341)15 mg,氧气雾化吸入,2次/d,同时给予患儿降温处理,共治疗7 d。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取生石膏10~30 g(先煎),葶苈子、杏仁、桑白皮、黄芩、法半夏、鱼腥草、浙贝母8~10 g,甘草3~8 g,炙麻黄1.5~3 g。口唇紫绀者加桃仁、丹参6~8 g,腑实便秘者加大黄1~3 g(后下)、芒硝3~5 g(冲服),痰重者加黛蛤散6~8 g、瓜蒌皮8~15 g,热重者加虎杖、栀子8~10 g。水煎服,1~4岁患儿100 mL/d,10~15 mL/次,分6~7次服用;5岁以上患儿150~200 mL/d,30~50 mL/次,分3~4次服用。共治疗7 d,口服中药困难者可适量加红糖或者蜂蜜矫正味道。

1.5 评价指标 治疗7 d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价临床疗效,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其他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显效: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明显好转,其他症状消失或好转;有效: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好转,其他症状消失或好转;无效:以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参照《儿科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技术要点》[6]对患儿发烧、喘息、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进行评分,无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记录患儿发热、喘息、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观察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评分 观察组患儿发热、喘息、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后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发热/d喘息/d咳嗽/d肺部啰音/d症状评分/分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1303.94±0.844.52±0.647.53±2.175.86±1.1320.12±2.2312.12±4.63观察组1303.08±0.25*3.62±0.33*6.32±1.60*4.30±0.72*20.07±0.176.74±2.7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治疗费用/元对照组1307.64±3.352053.09±226.28观察组1305.82±1.67*1620.47±168.3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肺炎喘嗽主要病因包括外因及内因两大类,感受风寒为外因,气血未充为内因,肺脏位高主气,风邪由口鼻而入,首先侵袭肺卫,导致肺气闭而不宣、清肃之令不行[7]。而婴幼儿肺脏娇嫩,且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中,且小儿常“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风寒后肺气郁闭,阳气易化为热,酿生肺热,热邪炼津成痰,阻塞肺络,气滞血瘀而致呼吸不畅、咳嗽不止,形成痰热闭肺之证,故当清热、化痰、祛瘀[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发热、喘息、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治疗费用比对照组少,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提示在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治疗有明显疗效,可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头孢呋辛钠可结合细菌蛋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盐酸氨溴索可促进黏痰溶解、润滑呼吸道,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液分泌及纤毛运动[10-11]。但常规西药治疗仅可缓解患儿部分症状体征,在控制病情进展及消除病机方面仍存在不足[12]。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方中的炙麻黄具辛散、苦降之性,外可开皮毛以宣畅肺气,内可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石膏性寒,入肺胃二经,可清肺火;杏仁苦降,协同麻黄清肺热、平咳喘;黄芩苦寒,可泻火、清热、解毒;桑白皮性寒,主肺经,可清肺火、平喘咳;鱼腥草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之效;葶苈子性寒清热,泻肺内痰火以平咳喘;法半夏燥湿化痰;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药效,诸药共奏清热、化痰、祛瘀之效。另桃仁、丹参可活血祛瘀;大黄、芒硝主治实热积滞,可攻积泻下,具有通便之效;黛蛤散可清肺泻火、凉血止血,瓜蒌皮可清肺化痰;虎杖性微寒,可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散湿止痛,栀子清热泻火凉血,对症加减可提高药效,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可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五虎肺型汤合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影像学征象对手术切除的浸润性黏液腺癌预后影响的M eta 分析
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方对正常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因子IL-6、IL-18表达的影响
依达拉奉对小鼠肺型氧中毒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五虎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CA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的效果观察
500年五虎少林会 京郊传承现雄风
博弈名谱(48)
“五虎棍”有了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