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8-10-15

关键词:神经内科功能性肢体

贺 娟

(包头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00)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疾病多发,间接的导致了脑卒中发病率的上升[1]。有研究证明,脑卒中引起的各类肢体功能障碍都是可逆的[2]。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脑血管疾病的诊疗和护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以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9.48±6.24)岁;对照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8.61±5.82)岁;所有患者均经脑CT检查确诊,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报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备案进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性资料对比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疏导,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通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很容易因此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②预后护理,脑卒中引起的功能障碍具有可逆性,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是能够逐步恢复的。在康复期间,医护人员可以结合患者自身的病情制定科学、详细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进行训练[4]。③并发症护理,患者因脑卒中而造成的肢体功能性障碍会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甚至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因此应当加强对并发症的防范,定期按摩患者肢体,防止肌无力、肌肉萎缩的发生;多通风勤换被褥,防止褥疮;帮助患者进行身体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引发沉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1.3 评价标准

参照卫生部相关规定,根据患者神经缺损评分的降低情况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痊愈:患者神经缺损评分降低>90%;显效:患者神经缺损评分降低>45%且≤90%;有效:患者神经缺损评分降低>20%且≤45%;无效:患者神经缺损评分降低≤20%。护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 22.00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例数(%)形式表示,研究计量资料均用t进行检验,用形式表示,差异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n(%)]

3 讨 论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治疗后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是患者各项功能性障碍恢复的保障。在常规护理中,仅仅是按部就班的对患者进行,真正起到的作用并不大。随着近年来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康复护理在患者功能性障碍的恢复方面展现出了非常强大的促进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5%,充分证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从心理疏导、预后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引导树立信心,帮助恢复功能性障碍,促进身体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进行积极地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降低患者的肢体残疾发生率。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功能性肢体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肢体语言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肢体写作漫谈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