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激活课堂

2018-10-14殷发辉

考试与评价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初中英语

殷发辉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根据教育内容,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活动。这就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生活教育理论”。

【关键词】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陶行知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以人为本,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通过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精神是一致的,他提倡生活教育,注重实践,提倡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做到教学相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是“生活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合理的人生”。

一、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这符合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理论。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由此,我们英语教学应该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环境,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构筑一个真实的环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培养兴趣,激发潜能

兴趣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积极去观察和思考。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尽可能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学生都能带着兴趣去学习、认知、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下几种方式,力求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在交际用语教学时,注意穿插语言背景知识,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二是,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去查找背景材料,并用自己的语言去简单的介绍。老师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将语言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三是,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 and practice,注重学生的思维创造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去模拟对话,或改编课本剧。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因势利导,关注社会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知识要从行动中来,不行动而求知识,是靠不住的。”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教育。因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以新目标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为例:go on vacation 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那在我们关注旅行的同时要知道什么才是文明出行呢?因此,我在上完整个单元之后,让他们去查阅一些不文明出行的图片和报道,针对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发出倡议。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更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转换观念,教学相长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使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

1.转变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師生关系紧张。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真实言论,这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让教育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首先就善于“倾听”,跟学生平等对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2.人人为师、教学相长

陶行知先生提出:民众教育的根本就是把知识散给大众。要把教育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荡涤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都得呼吸。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小先生。何谓“小先生”?也就是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在我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轮流去负责课前预备两分钟。他们可以带领其他同学读单词、课文,也可以让同学们听写,或者让同学们回答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等等。二是,每天正式上课前让一名同学give a report,他们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讲英语故事等等。例如:Hello,everyone. Today Im going to…,Now lets begin our class. Please welcome Mr. Wang.等等。当然,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用摄像机将活动过程进行录像,课后交给学生去观摩、讨论,以便今后进一步提高。三是,让学生注意收集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编辑成一套习题,供其他同学练习。并邀请“小先生志愿者”,让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这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当然,教师之前的指导和之后的补充是必不可少的。

陶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中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我们不仅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的朋友。我们要允许学生缺点的存在。对他们多一份尊重、多一些爱心,要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帮助他们扬长避短、逐步提高。特别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敞开心胸。更多地寻找表扬他们的机会,真正落实陶行知先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提升我们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集》 作者:胡晓风 等主编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2]《陶行知“小先生制”再解读》《福建陶研》 2010年01期

[3]《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全集》第l卷

[4]《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让数学与生活结伴同行
生活,习作之“本真”
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