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2018-10-14黄国强

考试与评价 2018年9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主动性教学效率

黄国强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尤其是电教媒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一改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愉快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学科 课堂教学 兴趣 主动性 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最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而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之根本,理所应当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将书本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但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利用“粉笔+黑板”作为根本媒体,其教学所需的资料主要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教学过程生硬抽象,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不能适应语文发展的需要。但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则效果大不一样。我们可以借助电脑、DVD、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打破了沉闷的教学空间和单一的学习模式,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把课本知识还原成了丰富、生动、形象、逼真的立体世界,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像《荷塘月色》 《花未眠》 《错误》 《虞美人》 《兰亭集序》等,因其与我们的学生所生活的经历、朝代、空间等有较大的差距,单一的就课文内容去讲授分析,势必大大影响学生对文本美感的体悟。我们在教学时,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让一个本来与大家相隔甚远的东西如在眼前,给学生实实在在的可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的感情,从而使学生能移情入境,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的学习并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作性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广博的视野,拥有获取知识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而现代信息技术就恰好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提高认知水平,更能激发其创新意识,发掘其创造的潜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例如作文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甚而至于有些学生一提起写作就头痛,就犯难。《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資源,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语文真正与生活融合”。实际上,互联网里有许多关于写作理论、写作技巧的文章和丰富的例文,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自行搜集相关材料,广泛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其知识面,丰富其素材来源,也为其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今后的写作中很多学生不会在出现咬破笔杆仍文思堵塞的现象,也自然实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导”的地位。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现实告诉我们,语文课一上到高三,就显得尤为辛苦。一轮复习阶段,教师要有条不紊地重点突出地梳理六册书本中的基本篇目和各个知识点,要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然后逐一对照、条分缕析,以便把握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规律和走向以及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技巧,最重要的是要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训练题中精挑细选,剪切拼凑出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然后让学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讲解,讲解以后再做,一轮又一轮,一天又一天……就这样,在笔记抄了几大黑板,试卷做并讲评了无数套之后,老师是讲得口干舌燥,心力交瘁,学生则是写得手脚发麻,头晕目眩,时间是浪费了不少,效果却并不怎么理想。那如何能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又不影响教学质量呢?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当之无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例如,在复习诗歌鉴赏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可以将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方法做成幻灯片,投影出来逐条进行讲解,节约了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不说,对于个别难理解的要点还可以通过回放的方式再现(这一点是板书无法实现的)。另外,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要举一些诗歌作为例子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的话,还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适时插播有关诗歌的声音和图片资料,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一改毕业班传统沉闷的课堂面貌,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愉快教学,教学效率自然提高。

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活化了语文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使学生超越时空,多维感受,不仅学到了课文的内容,还领略到了更广阔的课外的世界,把课内与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情感上得到了满足,精神上得到了熏陶,能力上得到了训练。让我们大胆去尝试吧,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起来,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主动性教学效率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