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018-10-13于依琳
于依琳
摘 要:文艺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必然负载着历史因素与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将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辩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并以此为還辑起点去关注人,不仅关注人自身的生命意识与生存状态,并且将人放于社会实践之中,探讨其个体性与社会性特质,寻求人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进程已近百年。这一思想理论并非孤立存在于中国大地上,它与中国的文艺实践相结合,并且最终形成了具有主导地位的文艺价值话语体系和指导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思想运动的深入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僵局被打破,其中的重要标志是人文精神的理性复归。同时也使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内涵得到完整的揭示。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有机融合,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完整的面目得以呈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内涵是历史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关注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文艺与历史的关系,同样关注文艺与人的关系。他们是以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与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文艺的终极目的。正确处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马克思文艺理论的核心课题。中国当代马克思主文文艺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文精神”的理性复归;历史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使马克思主文文艺理论的完整面貌得以呈现,从而发现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文艺与人民关系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走上了正确的途径。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对文艺与人民关系的论述,毛泽东的“文艺人民本质论”,邓小平的“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习近平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构成了文艺人民性思想的重要内涵。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精神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迫在眉睫,同时,正确处理好文艺的人民性与艺术规律以及“大众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对于净化中国当代文艺创作环境至关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人民性;大众文化;人文精神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逻辑学理与价值取向是人文精神与历史精神的统一。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与突出的标志与成果便是马克思主义原典形态与理论延伸中人文精神的理性复归。这让长久以来被庸俗社会学与机械反映论所遮蔽与扭曲的人学思想、人性内涵与人文精神得以重新彰显,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理基础与逻辑框架的当代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完整揭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提供了思想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特别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文艺作品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一、人民需要文艺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目前我们的问题的中心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这是在确立人民是文艺的主体这一逻辑前提的基础上,对中国当时文艺发展实际的思考与探索。确立人民是文艺的主体,是在本质层面将人民与文艺看成是一致的和统一的。即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属于人民的;文艺是人民掌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人民这一历史主体本身普遍本质的体现。这是毛泽东根据中国的文芝发展实际所做的深层次上的延伸与阐释,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也明确了文艺的人民属性。他提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个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我们的文艺"是指社会主义文艺,它是属于人民的。这表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归属对象必须是人民,而不是任何剥削阶级,不是一小部分人或者一个集体,更不是个人。这也是由巧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所决定的。艺术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反映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进程,人民要有自己的艺术,才能更好得去认识与吸收这些文明成果。邓小平指出“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偉大胜利。”
二、文艺需要人民
邓小平在明确文艺的人民属性这一逻辑起点之后,提出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一光辉论断,这是对文艺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深层次上的论述与总结。
邓小平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句话揭示了文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只有保持这种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文艺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文艺工作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与人民之间的源与流的内在联系,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投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建立与人民群众血溶于水的亲情联系。只有这样,文艺工作者身处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思潮的相互碰撞、交融的信息时代,才能更好地坚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人民本位,并且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要想维持这种密切联系,文艺工作者在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联系过程中,也要放下身段,虚心向人民学习。事实证明,要想让艺术之树永谋活力,艺术生命永葆青春,文艺工作者与文艺创作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的这片沃土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秘的《天问》,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也都是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和佳句。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上古人民探求自然规律和生死奥秘的心境和情感。《荷马史诗》赞美了人民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品质。《神曲》、《十日谈》、《巨人传》等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反映人民对精神解放的热切期待。因此,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当代中国市场条件下的“大众文化”现象良莠不齐,存在诸多创作与理论上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坚守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并在“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与审美属性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从而创造出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朱立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46(3):17-22.
[2]纪怀民.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83.
[4]马龙潜等著.论邓小平的文艺思想[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5]中共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6]赵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文精神的复归[N].光明日报,2009(10).
[7]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文、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J].文艺研究,1979(03).
[8]李万武.论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毛泽东文艺思想学习笔记[J].化会科学辑刊,1984(01).
[9]陈德礼.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论邓小平关于文艺与人民的辩证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1992(03).
[10]饶世权.论邓小平的文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