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数学本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018-10-13王卓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计时算式平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47-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施,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在对学生数学基本能力和数学素养培养过程中,注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思维品质。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进行正规教育,其所处的年龄阶段特点使他们保持着对知识的学习有着浓厚的情趣,但这种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内外因素而逐渐消弭,甚至丧失。根据学生的学习环境产生的外因可能有:入学前学生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也不适于一年级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产生的内因可能有: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力。这时,培养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在一年级阶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链动新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认知不是学习的全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思维能力。如果学生能有效链动新旧知识,将旧知识融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新知识更容易理解和运用,那么学生更容易发现数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对《推算》分析教材之后可以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都是在推算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练习并进一步发现规律。规律不难发现和归纳,重要的是推算能够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带来哪些启发,从而引起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中有这样的一组算式:

7+8=

8+8=

9+8=

10+8=

11+8=

……

师问:如果按照规律继续往下写算式,怎么写?学生回答12+8=20,13+8=21……追问:你怎么知道13+8=21呢?一个学生回答根据算式的规律推算出来的。由此可以总结:13+8是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学习过的算式,但是通过找到上面算式的规律快速推算出结果。其实,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师的引导语可能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不能理解,但是学生的思维总是从直观走向抽象,从肤浅走向深刻的。通过以后的教学,学生就会发现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运用到解题中去。

二、巧设探究活动,提升学习兴趣

孤立的知识传授和枯燥的教学形式是学习兴趣的大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并设计成适于学生操作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对《时间的初步认识2》教材分析时可以发现,学生的主要困难在于:较难将任意一个时刻与生活状态或活动很好的对应起来;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存在困难。

基于以上问题,可以设计如下学习任务:

借助数射线帮助理解一天24小时在钟面上的位置,并沟通两种计时方法。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有效的图示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表达,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也适时渗透了属性结合的数学思想。

活动过程:将一天中的两个2时表示在数射线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呈现不同的学生资源,并通过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来推进教学。重点放在数上面,如找下午2时,就是从中午12时往后数2个小时;找晚上6时半就是从中午12时开始往后数6个半小时。

通过以上学习任务,丰富了学生对生活中时刻的认识,能夠快速反应出生活中的行为所对应的的时刻并准确的表示,也能够体会到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不同。

三、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动手操作就是学生认识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帮助学生降低了构建想象的困难,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例如:在《认识物体形状2》的教学中,学生其中一个困难点是认为圆柱体和球能够描出长方形和圆。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之初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来自立体图形的平面。然后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几个环节让学生建立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初步认知平面图形。“猜想”,是让学生猜一猜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分别可以描出哪些平面图形;“验证”就是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发现圆柱体的曲面和球曲面描不出平面,因为其和平面接触的是一条线或一个点,不能够描出平面图形。

总之,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减少数学学习的单调性和乏味性,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展开及参与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徜徉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夯实基础。

作者简介:

王卓君(1987.12-),女,汉族,吉林省蛟河市人,硕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计时算式平面
畅游计时天地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怎么写算式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好玩的算式谜
24时计时法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