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注意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0-13赵星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数学课堂儿童

赵星

【摘要】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要培养儿童的智力,就要注意其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更要注意精心培养。下面就我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发展和提高儿童思维能力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儿童 数学课堂 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45-01

一、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启动思维

思维活动是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活动具有很强的体验性和直觉性的特点,其思维活动的进行,要依赖于动作、实物、图象、语言等为支柱。因此,要启动小学儿童的思维,必须调动其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1.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以动促思,启动其动作思维。

动作与思维密不可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教学中,要注意“投其所好”,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让其亲自动作,实际操作。这样,有利于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以摸得到,看得见的实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学起来兴趣浓厚,主动自觉。但是,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演示时,要注意加强训练,使其程序规范化,动作熟练化,这样,学生手随心愿,心随手移,不仅形成了操作技能,而且以动促思,达到了启动思维的目的。

2.指导学生有意观察图形,以形促思,启动其形象思维。

观察是思维的门户,小学儿童的思维更离不开形象。因此,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对图形的有意观察,以形促思,是启动儿童形象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观察多是无意,无中心,无层次的。往往观察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正确的方法。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时,结合图式的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对比,类比地观察图形,先让学生从图上直观地感知:“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的运算”。然后让学生边观察图形,边思考:“把两个数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这样学生观察有方法,思考有凭借,有目标,在增长观察能力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启动了形象思维。

3.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要求,以口促思,启动其表象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活动对语言具有依赖性。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训练要求,以口促思的方法,来启动儿童的表象思维。

刚入学的儿童语言区域狭窄,更缺乏数学语言,而且语言不规范,不准确,不完整,但是,儿童善于模仿。因此,培养儿童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低起点,训练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如:(1)从入学教育的准备课教学开始,结合操作,演示观察图形,教学生说一句完整的、准确的数学语言。(2)结合数的认识和计算的教学,指导学生说几句连贯的数学语言。例“叙述计算的数理过程等”;(3)结合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说一段逻辑性较强的话。例:提出数学问题或述说分析解答的全过程等。(4)随着学生出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逐步培养其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

二、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其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思之无路,束手无策,或思不择路,急于求成。因此,要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就要注意教给其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其善思、会思。

1.教给从“条件→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儿童顺向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儿童比较习惯于顺向思维。例如:数数,填数时习惯从小到大地进行,做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等。但是。这种顺向思考多是笼统的,表面的,习惯性的,要提高儿童的顺向思维能力,还要注意交给学生从条件到问题的思维方法。

2.教给从“问题→条件”思考问题的方法,初步提高儿童逆向思维能力。

学生掌握了“问题→条件”的思维方法,就必然形成这种方法的思维定势,再接受由“问题→条件”的思维方法就会有困难。因此,在培养学生顺向思维的同时,就要注意培养其逆向思维能力。

3.教给从“问题→条件”的思维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变通思维能力。

人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通常把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即从“问题—条件”分析问题。从“条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分析问题的又一方法——分析综合法,教给小学生分析综合法思考问题,可以初步培养其变通思维和连续思维的能力。如在第一册准备课的“多些、少些”教学中,结合图形,让学生明确“鸡比鸭多3只,也就是鸭比鸡少3只”:在数的计算教学中,结合图式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思考问题,来揭示加减法的关系。在改编文字题的教学中,引導学生把原题的问题改为已知条件,把原题中的一个条件变为问题等等。这样学生既潜意识地感知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又增强了变通思维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分析、综合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初步提高了变通思维能力和连续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有机地结合儿童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注意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开发儿童智力,将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数学课堂儿童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