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

2018-10-13任洁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教师角色建构主义

【摘要】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旨在阐释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建构主义 教师角色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校级科研课题“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对高职英语的应用与整合”(課题编号:2016YJYBKT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93-02

引言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而多媒体教学其实古已有之,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他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已被多媒体计算机取而代之。因此,现在所说的多媒体教学一般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又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外语教学的课堂中,高职英语教师在一堂课中会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对于的角色扮演。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无论教师扮演的是何种角色,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方式,然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样的学习模式是单一且片面。据此,文本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分析并研究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所发生的转化与变革。笔者将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这一具体教学环境入手,从三个方面对高职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位展开分析,通过对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与总结,为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下找准其自身角色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让教师发现并意识到自身教学行为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教师们进行反思性教学。

从传统的“灌输者”到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实施者,每一堂课知识的传输者,而学生则是视为教学环节中被动的接受者,被灌输知识的对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容器,我们不应该将知识强行灌入学生大脑,而应该思索:我们的行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有多少贡献?能帮学生学到些多少?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题,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建构主义这一理论完全符合当代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有望给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作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已然成为教师的主要作用之一;与此同时,基于丰富的外语教学网络资源,教师还应该学会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给学生营造积极的氛围与环境,创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际信息,并提供沟通策略与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从单纯的“传授者”到学生构建知识的“引导者”

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抛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在讨论中,教师通过讨论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度化,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要学会启发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与认识错误。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名称职的教师也应该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引导者”,尽自己最大限度的去帮助、组织、协调学生间的学习。教师不仅只是单纯地把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还要学会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技能。比如,教师可以按照网络教程计划,尽量为学生提供必需的技术培训来完成教学,或者提供给学生完成整个计划的操作技巧。

与此同时,在协作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会话。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所谓的会话是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而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会话与协作更加突显出了建构主义的优势,它使得英语学习过程是通过语言交际本身来进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学习法。更甚者是建构主义的这一思想还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优势,教师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引导者,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有力佐证。教师的正确引导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学能力,还能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攻克学习上的难点,强化自身的薄弱之处,提高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从纯粹的“演示者”到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已有足够的能力增加现有的课程资源,甚至可以尝试自己设计开发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型教材。作为高校一线教师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与实践经验,充分考虑所教授班级学生们的个体差异,整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适合外语教学的资源库,将教材设计出拥有动态的特征,并能根据教师所讲授的实际情况可以适时增加与更新资源库与教材内容,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英语教学模式的需求。

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实现从纯粹的教学资源“演示者”到学习过程与资源的“设计者”的转变,将英语教学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做成超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可以自由探索与学习,并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从而构建新的知识,实现真正的人机交互式学习。多媒体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也有助于学生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从而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外语教学不再受书本的限制。另外,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运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非潜力因素,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基于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还可以成为教学资源创造者,利用计算机提供的多媒体信息在课堂上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虚拟现实的语言学习环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多层次地接受语言信息。不可置否,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结语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在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需要精准定位,除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外,还要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基于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相对于的变化与发展,才能使英语教学发挥出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咏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研究》,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2]管博:《基于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研究》,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3]李少儒:《国际互联网与外语教学》,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房文杰:《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新角色》,高教研究,2006年第06期

[5]王斯纯:《就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分析》,亚太教育,2015年第24期

作者简介:

任洁敏(1991—),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及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多媒体环境教师角色建构主义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多媒体环境下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