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
2018-10-13黄金荣
黄金荣
【摘要】高中物理的难度远远大于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反应虽然在课堂上认真听了课,好像也能听懂了,但是每次独立做题时总是没有清晰的思路,考试还是考不好。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恐惧心理加剧,认为物理学科太难学,花了时间没效果出来,甚至有放弃物理的念头。为什么能听懂但又不会解题呢,究其原因是学生无法对“物理过程”有较全面的分析。因此,学生如果想要学好物理,需要老师不断地培养学生“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它可以说是目前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将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行探析,希望对大家也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过程 分析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66-01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课堂中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是物理成绩仍旧不理想。老师将试卷的难度尽量降低,但是不及格的学生大有人在,那么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归其原因还是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导致的。物理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同时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当前的考试除了要学生对知识进行识记外,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注重物理情景分析,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因此,在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从而能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一、高中物理学习现状
因为物理学科的难度过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记记概念、公式和定义,并没有真正的思考。这种采用初中学习物理的方式进行高中物理的学习,显然会将学习陷入一种被动的局面。虽然在课堂中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是真正到自己解决问题时就犯了难,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成绩,也可以发现当前高中物理的学习现状。
二、培养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在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缺少一定的感性的认识。虽然我们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学习到的都是间接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学习間接经验的前提是要有直接的经验。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恰恰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它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分析物理问题,在脑海中想象出物理运动或者是变化的过程,并且能够准确认识到每个过程中的规律。物理过程分析能力要求的是学生对事物发生变化的因果关系的熟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公式问题,所以培养学生的“物理过程”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三、培养高中生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方法
1.对“物理过程”的初步认识
当前虽然“物理过程”这一概念被大家所了解,但是却很少有人进行深度的剖析。其实所谓的“物理过程”就是在理想的状态下,物理模型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自身运动和变化的过程。那我们只有对它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物理运动过程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第一物理过程是一个理想状态,在生活中不会发生,但是对于人们研究物理问题意义重大;第二物理过程和实际运动过程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存在着差别,所以在研究物理运动过程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2.对物理过程的应用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明白物体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构建物理模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高中物理课堂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去分析物理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清清楚楚的认识到物理变化的原因和过程以及最终物体的状态,这可以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带领学生对其“物理过程”的分析,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车辆起动情景,当然最终得到车辆起动的运动模型也就水到渠成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物理学习在高中阶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物理自身的特点,对于学生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极高,为了改变物理学习难这样的问题,作为高中物理老师要善于改变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技能。而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恰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通过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运用物理思想去认识生活中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物理现象,通过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对于高中的物理教学,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手段才能够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田世昆.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