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与探讨
2018-10-13秦亚榕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素养,英语寫作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词汇量,还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本文通过研究过程教学法基本内涵,指出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过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24-01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高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新一轮课程标准改革中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然而当前我国高中英语课程中忽视英语写作教学,导致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相对薄弱,过程教学法是结合当前我国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现状提出的教学方法,将过程教学法融入到英语写作教学中,是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过程教学法基本概念
过程教学是指教师注重学生写作过程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思考,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英语写作习惯,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过程教学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首先,过程教学法需要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形成“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写作向主动写作模式转变,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热情,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基本理念。
其次,过程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传统英语写作教师往往重视学生写作结果,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而过程教学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写什么、怎么写”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底。
最后,过程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写作水平,过程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主动交流,为学生构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写作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需要引起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和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写作学习需求,过程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提出和运用,创新和改革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质量。过程教学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写作强,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写作思路和框架,写作强的基本准备工作包括写作主题确立、写作思路分析、写作材料阅读、提纲模拟等环节,以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主,在具体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写作材料,鼓励学生从阅读材料中学习和借鉴相关的素材和语法知识,丰富学生英语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创作灵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即将学生组成3至4人的讨论小组,学生之间互相进行写作主题和思路的交流,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
第二,英语写作阶段。在进行第一阶段的学习和指导后,学生基本了解和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和主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大纲罗列出来,进一步缕清写作思路和内容,奠定英语作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写作大纲条理清晰、符合逻辑后,学生开始正式进行写作,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组织词汇和语法,以便能够更清楚、直观的表达自身的想法,同时教师还需要时刻观察学生写作动态,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学生建立良好的写作心态,提高学生英语写作信心和能力。
第三,写作评价阶段。写作评价是过程教学法的最终环节,也是核心内容,传统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中,只有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过程教学评价发需要从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生互评,能够让学生学习和借鉴对方作文中优秀的地方,并能够指出对方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引起重视,学生互评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意识和写作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评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英语写作过程中单词拼写、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错误,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过程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写作的乐趣。在实际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将过程教学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英语写作形式,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房彦丽.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4(02)
[2]王岩.过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整合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探索[J].教育探索.2007(06)
[3]张发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有效对策[J].群文天地. 2011(23)
作者简介:
秦亚榕(1988.4-),女,北京人,任职于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硕士,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