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认知偏差转变的学科教学研究现状

2018-10-13李晴毕景刚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小学英语

李晴 毕景刚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认知偏差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将教学重点也应当调整到学生片面的、不科学的认知偏差上,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国内外偏差认知的文献比较,发现研究不足,为小学英语教学认知偏差研究作为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 偏差认知 研究现状

【基金项目】2016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习文化变革视域下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研究”(编号:2016B188)。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105-02

一、认知偏差的定义

认知偏差指人们在接触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有可能是正确的,有可能是错误的,产生的认知会出现偏差。在教育学中,认知偏差是指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对即将所学的内容,已经存在的、不科学的认识。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整体把握,对知识全面了解,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存在的认知偏差,使得教师在教学工作把学生存在的错误的认知转变为正确的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认知偏差的起源

国外开始研究认知偏差是在20世纪50年代,密歇根大学的学者Zajionc与Burnstein明确提出了认知偏差,二人通过实验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学生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心理的認知与学习的认知发生冲突,二是受社会或外界影响,三是个体心理差异。我国开始研究认知偏差晚于国外研究,1989年许树坪明确阐述了认知偏差概念,他阐述了认知偏差在学校教育中的弊端并提出了改正策略,认为人们产生的认知偏差受社会认知影响。只要认知产生偏差,其行为也会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关于认知偏差的研究逐渐扩大,涉及很多领域,包括医学、经济、社会等。

三、认知偏差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J.H.Paul(1997),V.P.Martin(2013)首先把认知偏差应用到医学教育领域,并阐述了认知偏差在医学决策、医疗反馈中有很好的作用。N.Van Duijvenbode(2012)把认知偏差应用到社会教育中,探讨了个人与轻度认知偏差的边缘智力残疾和酒精的使用有关的问题。

1.关于认知偏差探查手段的研究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偏差且认知偏差具有隐蔽性,所以对教师来说,观察学生的认知偏差成为难点,我国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借鉴国外文献,进行分析,从而总结了一些方法。我国学者张惠博归纳了六种方法:(1)诊断式传统测验题;(2)集合图;(3)概念图;(4)访谈;(5)关系图法;(6)二阶段选择题。

2.关于认知偏差转变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对认知偏差研究过程中还认识到了认知偏差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波斯纳等人认为要实现偏差转变需要符合四个条件:学习者对自己原来的认知开始否定;新内容的可理解性;新内容的合理性;新内容的有效性。亨森等人把概念转变的方式总结为“充实”(enrichment)和“重建”(restructuring)两种。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许树坪首先把认知偏差概念应用到教育领域范畴。国内学者不仅从宏观层面上对认知偏差在教育研究中的影响做出探讨,还对教育研究微观层面进行阐述。认知偏差在学科教育中也有研究,例如方建新等研究者研究认知偏差对体育教育的影响。林心明、高峰、卢学谦等探讨了认知偏差对数学教育的影响。陈进前、习传金等对化学教师常见认知偏差及成因进行探析。李怡轩、黄西莹、齐建辉、张金凤等分别探讨了认知偏差对思想政治、历史教学、英语教育、医学教育的影响以及干预策略。

1.关于认知偏差的调查研究

严彩莉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前概念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通俗的语言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通过大量的教学效果表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认知偏差概念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李秋菊提出从课堂中的教育智慧现状出发,在智慧与教育智慧的路程中体会课堂教学对智慧的诉求。

2.关于认知偏差的实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倪婕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研究了中小学生的认知偏差及其研究结构。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肖巧玲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中的生物学前概念进行了调查。

四、关于学科教学认知偏差研究不足及展望

综上所述,认知偏差在小学学科研究较少,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关于认知偏差在教育领域提出的对策建议相对空泛、没有针对性。学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经历进行价值研究,能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在未来研究中,研究者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认知偏差,对认知偏差进行系统性研究,增强研究的连续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认知偏差体系框架,了解其研究成果与不足,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杰.初中物理前概念转变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5

[2]李秋菊.前概念英语教学理念——中学英语课堂中课堂的教育智慧[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小学英语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