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的思考

2018-10-13董佳琦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董佳琦

【摘要】随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如何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应用辅助文是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辅助文虽名为“辅”,但无论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关注辅助文教学,与时俱进,以适应高考改革的需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材 辅助文 新课程标准

【中圖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78-02

辅助文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名言”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辅助文的应用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规范,其使用方法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亲自实践和观察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辅助文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反思和完善。

一、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教学的思考

(一)辅助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忽视辅助文。辅助文地位为“辅”,但不代表其不重要。一些教师讲课的时候倾向于“捞干的”,只讲教材的主干知识,只讲教学重难点。这样对学生来说是不利的。一方面学生获得的知识是不完整的。如果学生不能将知识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这些知识在记忆中的呈现方式将是碎片式的,从认知主义角度看不便于学生回忆和理解。当学生在做题中需要调动以前学过的知识的时候,很难将其回忆起来。另一方面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枯燥的。如果没有了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寓意丰富的名言,五花八门的相关链接……只有单纯的知识点堆砌,那么这样一节课将是毫无吸引力的。

二是不注重辅助文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认为辅助文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即可,不必占用太多教学时间,也不必进行教学设计。因此在教学中要么把辅助文读一遍,要么让学生在课下自行阅读,不作讲解。实际上我们从教材的每一轮修订可以看出,辅助文的变动甚至大于正文部分。有些辅助文更是十分重要,需要教师解读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果处理粗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辅助文教学的建议

在辅助文的使用上,应该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上述辅助文的类型、使用的环境以及在教材中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最终确定相应的使用方法。辅助文没有固定的用法,关键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用心程度。只要使用得当,辅助文便可以使教学锦上添花。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辅助文编写存在的问题

本人虽然不是教材的编写者,但是在辅助文的应用过程中,发现编者虽然对辅助文几经修订,但仍存在一些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辅助文的应用产生负面影响。即使辅助文的编写不属于教师的职责范围,但为了更多教师更好地应用辅助文进行教学,本人还是要指出辅助文编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辅助文编写存在的问题

首先,各类辅助文编写分类不够明确。虽然编者在“致同学们”中对辅助文的分类和功能作出了解释,但在具体分析后,还是会发现个别辅助文的分类不是很贴切。比如名词点击和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更倾向于解释概念和术语,相关链接更倾向于解析和说明。解释和解析一字之差,其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但有些专家点评看起来更像是名字点击。有的相关链接内容是名言。例如必修三第一百零一页上方的相关链接,其实就是一段邓小平的名言。

其次,有些辅助文的准确性值得商榷。教材编写准确是教师教学信度的重要保障之一,如果出现前后矛盾或内容错误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困扰。因此无论是正文还是辅助文,教材编写者都应该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出现纰漏。《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学生要想把握好一些哲学原理,需要结合辅助文进行学习。例如在第三十二页正文部分指出,只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句话比较抽象,故在此下方设计了一个相关链接,给出了两个名言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僧肇的“旋岚偃月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一句,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如果依据正文,这句应该判断为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而如果依据相关链接,这句则应该判断为诡辩论。这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给教师和学生造成困惑。

第三,一些辅助文没有栏目名称。有的应该归类于名言,有的应该归类于相关链接。从篇幅上来看,辅助文的比例要高于正文。如果辅助文的编排不统一,那么整个教材的布局看起来就不是很规整。这样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对于自主导学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可能不便于学生把握。

第四,一些辅助文语言较为抽象,反而不容易帮助学生理解正文。辅助文的一大功能就是解释正文内容,所以辅助文的语言应该尽量浅显易懂。但有时教材编写者可能出于权威性的考虑,选取的辅助文也比较抽象。在《生活与哲学》教材中收录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的名言。他们的语言本来就比较深刻,再翻译成中文,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好理解。例如第一百页的名言,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种说法太抽象了,很难解释清楚什么是矿物学的感觉。其实商人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不是他没有欣赏美的能力,而是把矿物当作了赚钱工具,没有想过去欣赏它。从中可知人们的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因此把这段名言的后半句删去反而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二)辅助文编写的建议

在辅助文的编写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或争议之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书中涉及的真实案例应该注明姓名、名称或资料出处。在2008年版本的教材中,辅助文所涉及的真实案例是有姓名或名称的。但在改版后,这些都被隐去。这一改动应该有如下原因:一是避免给企业做广告的嫌疑。教材呈现的内容要尽可能客观,因此要避免商业性。二是保护个人隐私。有些人可能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姓名曝光,因此隐去。但是这样做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有些人会质疑材料的真实性。2014年4月9日的济南时报就以《高中政治课本案例纯属虚构?》为题进行报道。文中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列举了三个例子质疑其真实性,而这三个例子均隐去了主人公姓名。虽然在文章后面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指出了其中一个案例的来源,但作为一个地方性报纸,其影响力还是较小。因此在留与不留两方面原因的权衡下,我认为企业的名词可以隐去,且一般不会产生争议。知名人物如劳动模范的名称应该保留,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而一些不是很知名的人士,可以尽量联系当事人,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公开姓名,如果当事人不同意可以在材料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如果来源于报刊杂志最好注明其刊登时间。这样可以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辅助文是有据可查的,便不再质疑材料的真实性。从而对学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应对一些没有栏目名称的辅助文进行分类。除《生活与哲学》一书中有“名言”栏目外,其他本教材中也有很多名言,但没有栏目名称。这就导致不同教材版式设计不一致,缺乏统一的美感。还有些没有栏目名称的辅助文可以放在相关链接等栏目里。此外,还可以给一些虚线框里的辅助文设计栏目名称,如“想一想”。这样教材的布局更加规范,设计更加严谨,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更能有的放矢。

第三,增加辅助文的趣味性。有些辅助文不一定非得以纯文字形式出现,可以增加一些图片、图表,吸引学生的阅读。在名词点击“恩格尔系数”的文字解释左侧,就搭配了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的图表。这个图表的搭配就很巧妙。一方面从图中可以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它以食物为背景,暗示其为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这样学生对恩格尔系数的概念记忆会更深刻。

第四,不论辅助文的名称怎样改变,形式怎样进行翻新,更重要的都是对内容的选取。这也是为什么这套教材不断修订,辅助文也跟着修订的原因。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准确性。作为教材不能有知识上的任何纰漏。因此如果发现有知识性的错误要及时纠正。有些知识在编写当下的说法是正确的,后来说法修改了,编者就要进行及时修订。例如必修一第六页的相关链接中关于贮藏手段的说法,较最初版相比,删掉了“退出流通手段”的说法。二是时效性。政治这门学科具有时效性的特点,有些说法以前没有现在提出了,编者就要补充完整。总之,教科书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控,这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之一。

作为政治教师,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必备的职业素养。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更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特别是教材中的辅助文,引领学生感受思想政治学科的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