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好“实”字真经,塑造本真课堂

2018-10-13张兰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

张兰琴

【摘要】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改赋予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自始即不要多讲,而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而得之。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刻感受到: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讲台上的磨砺和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促使我把语文教学的追求锁定在“着眼目标,求真务实”这八个字上。本文对如何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塑造本真课堂进行了如下的阐述。

【关键词】扎实 朗读训练 本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68-01

2017年11月13日,我校语文组教师前往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进行研讨学习。我们参观了校园,听取了沈玉芬副校长的报告,观看了升旗仪式,听了刘亚东、沈霞两位老师的优质语文课,对盛泽实验小学的教科研、学校管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此次苏州之行虽然时间安排非常紧凑,但是感触颇多,尤其是语文教学方面,让我受益匪浅!刘亚东、沈霞两位老师的语文课看似波澜不惊,却含有大学问。其中的扎实与真实值得我们仔细回味学习。

一、扎实

(一)备课扎实

高效课堂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塑造高效的课堂,我认为扎实备课是前提。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材料,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活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增补、拓展、調序等。而两位老师的备课无疑是扎实的。刘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课文《我是什么》是分两个板块进行教学设计的——识字板块和阅读板块。在识字板块,刘老师对生字进行了分类教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再自然引出带雨字头的字,并对雨字头的字进行了拓展学习;结合生活实际来认读生字;表示程度的副词,通过比较、说话来理解运用。这样原本枯燥、繁重的识字学习也变得简单、条理、灵动起来。而沈霞老师对教材的取舍与增补更是令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她没有千篇一律地按照外形、叫声、感受这样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在复习了生字词后观看灰椋鸟归林的视频谈感受,再重点学习“叫声”部分,最后进行片段仿写。而对于灰椋鸟的叫声,沈老师也只选取了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几句话进行阅读指导 。整堂课听下来,感觉自己好像也置身于林中与成千上万只灰椋鸟共舞一般!

(二)教学扎实

从2016年以来,教育界最热门的词就是“核心素养”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离不开“双基”的,也就是必须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入手。而语文“双基”的习得要落实在“字、词、句、段、篇”的教学中,贯穿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刘老师和沈老师在这节课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了扎实而有效的训练。

刘老师的识字教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境。她虽然推行的是板块教学,先进行识字教学,再进行阅读训练,但她并没有将生字与文本脱离,不仅如此,她还巧妙地将识字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在教学“奔”字时,刘老师问:“你们在平时生活中,什么时候会奔向谁或奔向什么地方?”孩子们很轻松地就能说出许多句子:“上课了,同学们奔向教室。”“放学时,我向妈妈奔去。”我想孩子们在说这些话时,那些情景也一定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再比如在教学“越”字时,刘老师让同学们用“越……越……”说话,她先示范说了一个句子,再给他们设置了一些语境:早晨,太阳出来了,露珠会有什么变化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训练,既降低了低年级学生用所学字词说话的难度,也保证了说话训练的实用性,不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

二、真实

我听过许多公开课、示范课、研修课,但这两节课却将“真实”二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

她们的课堂是如此的真实,与其说我们听的是两节高质量的公开课不如说是最朴实无华的常态课。课堂上没有精心准备的华丽动人的词藻,有的只是师生间真诚的交流;没有事先设计好的花式作秀,有的只是让你不知不觉间听完了一节课还意犹未尽。作为跨省交流的示范课,两位老师给我们呈现的并不是一课完整的语文教学,这让我敬佩于她们的勇气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课时,课的完整性重要还是真实性更重要?在常态教学中,我们很难保证课文教学的完整性,但在公开课中,我们往往选择将一课完整的教学呈献给听课教师,这样由于内容多,听、说、读、写的训练往往也不够扎实,我们便尝试着一课一得的教学模式,但往往难如所愿。如何处理公开课教学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关系呢?这也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宁要真实的缺憾,勿要虚假的完美。”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以生为本,突出学生,淡化自己,过程真一点,方法实一点,把课上得扎实、真实、朴实,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我相信,只要我们念好“实”字真经,定能塑造高效的本真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孝玉.叶圣陶教子[J].良师 2003年12期

[2]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何让学生爱上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