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巧用心理效应构建和谐高效的中职语文课堂

2018-10-13李鸿鹤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中职语文构建策略

李鸿鹤

【摘要】为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提出了将心理效应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建議。文章针对心理效应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探究,分别是首因效应、自己人效应、超限效应。希望通过文章与中职语文教师一起分享教学经验,将心理效应在优化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彰显出来,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打造高效课堂,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 心理效应 课堂教学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67-01

心理效应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对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心理效应为一类规律性的心理现象,它是个体在认识社会过程中,对人物与事物形成的一类特殊反应效果。心理效应犹如一把双刃剑,若不能合理应用,将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故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中,中职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心理效应内涵,合理应用,以为学生构建良好课堂学习环境,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助力于课程改革进程。

1.彰显“首因效应”价值,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首因效应”又被称之为第一印象。其通常是指个体首次接触陌生事物过程中产生的第一印象,该种印象在人们心理形成的印记是极为深刻的,占据一定主导地位。“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中所蕴含的道理相信每一位教育者均深有感触,故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应用“首因效应”,可从如下两方面进行:

1.1上好第一次课。中职语文课程第一次授课,是师生初次见面的时候,对于刚入校的中职生而言,也是他们满怀期待、热情洋溢、好奇心强烈的时候。在初次见面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重视与加强对完美形象的塑造,穿着大方得体,言谈举止并散发较高的语文修养以给学生留下较优良的直观性感受,并在教师职业形象的感染下,树立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念与信心。教师也应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结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专业发展特征,讲述学习语文知识对毕业后顺利就业产生的影响,这是强化学生努力学习语文课程的有效办法之一。

1.2批好第一次作业。多数学生会极为重视老师第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好的批语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热情,并纠正学习语文知识中的错误态度,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可将作业级别进行分类,将字迹工整、格式清晰、见解鲜活的优秀作业挑选出来,在课堂教学中表扬,树立榜样。而对于作业完成效果相对较差的作业,可作出“你可以做的很好,稍稍努力下”、“你具有一定学习语文的天赋,自己要积极挖掘啊”等批注,以协助学生树立深度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

2.采用“自己人效应”,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自己人效应”直接影响个体之间信息交流的效果,“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可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将“自己人效应”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2.1将自己与班级学生视为一体。即教师与学生建设“同体”关系,和学生一起去学习研究与分享语文知识。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有助于开发、锻炼、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完善语文素养,进而彰显语文学科知识在行业发展中的价值,该种心理效应的应用,拉近师生间距离的同时,也充分彰显了中职语文教育职业化教学特色。

2.2做好“创新型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热衷于应用智能终端设备,此时就要求中职教师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应创设多彩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教师也要采用微信群、QQ群等媒介,获得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将其设为整改课堂教学方案的有效凭据,从中探寻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存在的疏漏,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不断提升中职学生学习效率。

3.合理应用“超限效应”,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所谓的“超限效应”,实质上就是个体接受过多、过强刺激,或者刺激时间过久,而产生的不耐烦情绪或抵触甚至是反抗心理。为有效规避“超限效应”现象,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以下几方面情况,教师应给予一定重视。

3.1明确学生的可接受度,合理掌控课堂教学的难度与密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现实专业特点,对语文教学目标采用分层设置方法。具体是结合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需求,将为学生就业服务设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例如在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对于航空铁路服务、旅游、营销管理有关的中职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在完成“基础模块”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以后,还应该掌握“职业模块”、“拓展模块”的相关内容,例如口语交际和应变能力等语文职业化技能;而对于汽车维修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将语文教学目标设置在“基础模块”的层次就可以满足他们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

3.2对布置作业的量严格把关。作业布置环节的重点是不占据学生的正常休息与娱乐时间。但是当下部分中职语文教师主观的认为只有延长学生课后学习时间,才会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刻性,故此他们强制性的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度过课后时间。还有部分教师在布设课后作业过程中,重视“量大”忽视“质高”,不仅超出学生心理负荷承载能力,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厌学等多种负面情绪。而在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理念等方针政策不断推行的当下,富有智慧的中职语文教师就会采用“精炼式”作业布置形式,协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的苦恼,轻松愉快的学习语文知识,不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也有效优化了师生关系,同时为高效、轻松、活泼课堂环境构建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3注重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的融会贯通。这里所提及的书本知识不单纯是中职语文教材知识,还有其他书本知识和相关专业学术文献知识等。经验知识既有教师经验,也有学生自主学习与探讨经验,中职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主动捕获与吸收经验知识。学生对知识自主学习的过程等同于对问题探究的过程。问题探讨可能是传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以中职生思维发展模式为基点,鼓励并组织他们进行探索,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学科知识内涵理解的深度性,同时归纳出不同时段中问题探究的规则,例如文献搜寻方法、要点总结格式,问题探究结果总结方式。上述过程的运行,是学生对文本知识内涵的有效掌握过程,也是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结合的产物,从而成为中职学生语文创造思维发展的内驱动力。

在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教育背景中,教育理念与方法应作出有效调整。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应用心理效应,构建和谐、温馨、开放的氛围,教师协助学生在这个教育过程中维持良好心理状态,同时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师生共同努力,创造洋溢生机与活力的教学环境,建设健全高效型、和谐型课堂教学局面。

参考文献:

[1]郑怀琼.巧用心理效应,构建和谐有效的中职德育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139-140.

[2]袁凤霞.巧用心理学营造先进班级和高效数学课堂研究[J].大众心理学,2016(8):20-21.

[3]陈乐乐.育花解语育人动心——谈心理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6(8):87.

[4]梁春梅.巧用心理效应“无为”管理班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74.

[5].张春燕.利用心理效应,打造高效课堂[J].新课程(小学),2015(10):77.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中职语文构建策略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