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展评”有为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2018-10-13许之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评价教学

许之安

【摘要】“疑展评”有为课堂是我校教学实践的创新成果,志在培养善于独立思考、自主开展学习、善于反思完善自我的学生。课堂教学的评价具有非常强烈的指向作用,“疑展评”有为课堂紧紧抓住“疑”、“展”、“评”三大元素构建指向性明确的评价指标,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疑展评” 有为课堂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56-02

课堂评价是保证评价内容得以实施的方式。在“疑展评”有为课堂中,首先制定了总体的四项评价指标,指引课堂教学的生成发展;然后是对学生的行为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即二十四字课堂表现要求,强调能大胆主动的进行学习,善于研究和发现问题,能在课堂中得到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一、“疑展评”有为课堂的四项基本指标

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是多元的,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疑展评”有为课堂旨在追求“师生有为”的课堂生态,围绕“疑”、“展”、“评”三大元素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第一项指标:以“疑”为核心,没有疑问的课不上,缺乏质疑的课不上

“疑”是学习的核心内容,没有学生的主动思考,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疑”就是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探求知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问二字拆开来即是学和问,学时指阅读、思考,问是分析、比较之后发现疑问,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更要问。有疑问才能更深入的思考、探究,创新和发现更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因此,课堂中必须以“疑”为核心,在构思教学设计时更多的从学生角度思考存在的学习问题,以问题贯彻整个课堂,激活学生的思考潜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把知识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搞清楚,弄明白。

2.第二项指标:“展”是教学的有效载体:老师辛苦讲解,不如学生自信展示

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而不是教师表演自身才能、学生观看教师风采的场所。要想法设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信展示、合作互動,师生一起体验分享课堂的快乐,把课堂变成“生命狂欢”的体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条隐形智慧:谁能把学生的“学”“拿出来”,他就会成为王者。展示是在充分质疑基础上的自信表达,有“小展示”——小组内展示,也有“大展示”——班级展示,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展示自信。要努力创设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展示,形成“众人”集体参与效应,展示既“互”更要“动”,要让学生在“主题”展示中深度合作,注重“差异展示”,因为唯其“差异”,才更能反映学情的全貌,而且“差异”本身就具有资源附加值。

3.第三项指标:“评”是最有效的激励,要善于鼓励和唤醒学生的潜能

评价的终极目的是唤醒学生,让学生正视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够客观的评价别人,把握好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评价的内容方面,老师不仅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进行评价,更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与方法进行适时点拨,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的手段方面,要自我评价、同伴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管齐下,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将激励性评价贯彻始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

4.第四项指标:学生活动时间25分钟以上为优,20分钟以上为良,其他为差

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不代表教师做的少。教师要从课堂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例如设计好课堂的教学线索,让学生在每个环节展开自主的讨论、交流和质疑,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再进行具体的指导、提出改进的意见,如此教室才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即学生破解疑问、展示自我和反思提升自我的中心。教师要学会成为“导演”,将教材、教法转化为剧本和指导技巧,学生要学会成为“演员”,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探索、操练,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包括提出疑问时的懵懂、分析问题时的孜孜不倦、无法求解时的郁郁寡欢、表现自我时的激情四射等等,如此,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力。

二、“疑展评”有为课堂的二十四字要求

这里是对学生提出的课堂表现要求,即大胆思考,有效提问,善于倾听,自信表达,快乐分享,敢于评价。

1.大胆思考

“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人与动物无异。课堂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在思考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这是大胆思考的第一层含义:自我存在感。思考产生疑惑,疑惑孕育智慧。学生在问题面前必须自主思考、深入思考,切不可“浅思则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不受已有知识、理论或经验的束缚,这是大胆思考的第二层含义——感知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故意“留白”,即给学生的思考留有时间和空间,不能只给学生“思考”的形式,而无实质的内容,最终成为“虚假的思考”,因为给的时间不够、空间不足。这是大胆思考的第三层含义——发现创新。通过大胆思考让学生获得自我存在感、进行感知发现、实现发现创新,实现与外界世界的深入互动,收获智慧。

2.有效提问

学生要彰显生命活力,就要能在课堂上质疑问难,具备想问——问题欲,敢问——表现欲,会问——创造欲的习惯和能力。努力形成批判的意识、追求不一样的意识,使思维在碰撞中闪出智慧的火花。著名美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在课堂中要具备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从没有问题到发现问题,从带着问题来到带着问题走。学生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没有问题便是最大的问题。发现问题、有效提问是从问答走向对话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表层问题发展到深层问题,将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有机结合、灵活转化。

3.善于倾听

倾听是一种修养,是有效沟通的必要组成部分。倾听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的缺点,不要总是谈论自己或总想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要制定课堂中学生交流讨论的准则,即如何表达、如何倾听的要求。站在学生视角来看,倾听是学习别人经验的宝贵通道,倾听者必须学会放低自己,以谦虚的态度仔细聆听对方的表达,认真思考并捕捉成功的做法,鉴别有异议待斟酌的想法。在回应别人的时候,要学会客观中肯的分析,考虑别人的感受,体现自己的气度和素养。这些都需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4.自信表达

表达是传递想法、感情、态度等的一种综合性活动,表达的过程就是观察、回忆、思考、创新的过程。表达的语音、语调、表情、手势等都体现出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个会表达的人能够获取别人的好感,赢得更多的机会。自信是课堂生命活力的情感要素之一,自信催生成功,成功伴随快乐。人的自信,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中脚踏实地换来的。学生进步,得到提升的不仅仅是躯体,也包括其心灵。提升了内在的自我,正是自信的表达。

5.快乐分享

要想通往“天堂”就要拥有“合作”这张“绿卡”。在“疑展评”有为课堂中,学生快乐地学习,并分享着学习的快乐。通过及时、有效的交流分享,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也有利于学生知识、智力、技能的提高。在合作分享中,小组成员之间“角色互补”,有利于同学之间的沟通,智慧共享。生生之间那传神的目光、充满童真的语言交流是课堂中最动人的场景。分享的过程是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再造。通过分享致力于营造一种多元的文化氛围,在这里多种观点碰撞、分析、比较和整合,最终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等不同层面的升华。

6.敢于评价

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评价也不再仅仅是针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更多的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间相互认可与赞扬、争论与指正,学生大胆地评价教师和学习内容,这些启迪智慧的评价使课堂更加理性、和谐,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努力的结果,对学习充满信心,消除了内心的紧张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语言变得更加流畅,课堂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敢于评价使学生更加自信,同学之间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评价教学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