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
2018-10-13王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外合作办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种创新方式。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合理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就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优质教育资源 资源引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24-01
引言
教育资源是指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或者占用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等资源,而优质的教学资源范围更广,是指先进水平的教学方式、教材、课程以及有成功办学经验的专业、学科和学校,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促进办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物力、人力、信息等优质资源,吸取对方的优点并进行消化,就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的教育教学状况。
1.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问题
1.1注重数量却忽视质量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比较关注教师数量的引进,尤其是外籍教师,而很多的中外合作办学很难对外籍教师的水平进行把握,在引进外籍教师的时候往往更为注重引进教师的数量,却无法确保外籍教师的质量,很多中外合作从合作高校请来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但是却不一定能够自如应对合作伙伴的教学。一些中外合作办学开设的专业课有双语教学,需要专业教授来授课,但是一些高校由于很难聘请专业教授,所以就降低要求聘请已经在我国任教的外籍语言教师来担任专业课的教师,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人才资源是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如果在引进优质人力资源时注重数量却忽视质量那么就没有起到引进优质资源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学科、课程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引进时,都存在着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情况。
1.2忽视了对办学优质资源的调控评估
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科资源、优质课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等都是属于优质教育资源,而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普遍缺乏有效的调控措施,调控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1]。我国高校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而优质教育资源的种类很多,从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分为物质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和理念资源,高校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各种优质资源时,因為没有完善的评估调控体系来对各种资源进行衡量和监控制约,导致引进的优质资源并不是高校最稀缺的资源,或者是对高校的发展意义不大。一些国内等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更为重视赢利分成比例和经济效益,但是却并没有更多考虑优质教育资源本身,这样就对教育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害。
1.3学科资源引进不够合理
学科资源的引进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国外的学科发展相比于国内更为发达,因此国外常常会引进一些更为先进的学科资源来促进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但是在实际的引进学科资源的过程中,学科资源的引进不够合理。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引进先进学科资源时,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来引进,没有结合在整体中的作用来引进优质的学科资源,并且学科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也没有过多考虑,这样引进学科资源造成的最终后果就是对学科整体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不利。
2.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对策
2.1注重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时,一定要做好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的规划,要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市场定位来引进合理、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从学校教学科研的实际和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来规划优质资源,并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规划,这样才能引进高质、优质的人力资源、学科资源和先进教学理念等[2]。在引进人力资源时,一定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引进要求,例如在年龄、学历和学术水平上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确保人力资源引进的高质量,坚持标准来引进外籍师资。
2.2加强对办学优质资源的调控评估
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条件下以及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形式,而要想合作办学有良好的办学效果,就要求一定要加强对办学优质资源的调控和评估。在引进优质资源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合作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点和办学实力等,要促进双方面的资源可以互补和匹配。优质教育资源有的时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如果和本校的发展理念或者发展需求不相符合,那么就算引进本校也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因此,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时做好调控评估至关重要,要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来引进相关的资源,将这一目标作为衡量和评估优质资源的标准。
2.3提高学科资源引进的合理化
高校在学科的设立上应该要确保学科设置的合理化,要关注在专业发展中学科的重要作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优质的学科资源时,不能盲目追求学科的种类齐全,而是要注重学科的合理化,不能盲目引进学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科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学科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在设置学科时应该注重多样化,同时也要明确项目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专业要有一定的特色[3]。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应当要积极开拓合作办学的学科门类和领域,引进学科资源等优质教育资源时一定要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要能够为高校所用,否则再好的资源不能为高校所用引进来也是徒然。
结语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时,一定要遵循多样化原则,坚持分层分类引进,要结合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来引进教育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让引进的教育资源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良,张妍.天津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3):20-22.
[2]赵乘麟, 刘江云, 杨雨虹,等. 地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策略研究[J]. 时代教育, 2017(9):6-8.
[3]代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现状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 2016.
作者简介:
王杨(1982-),女,山东日照人,南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