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2018-10-13蔡晓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大堰河整篇文章荆轲

蔡晓莉

【摘要】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知道,在学生的教育阶段,接受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其重点在于通过学习基础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在学习中渗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培养全面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50-02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内容中蕴含着深厚的德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导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品质,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等。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教材为依托的语文课堂德育教育如何进行?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外国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巨大,许多学生都有崇洋媚外的思想,认为我国的一切都是垃圾,他们享受着祖国的一切资源,却贬低祖国,崇尚国外的一切,在眼花缭乱的生活中迷醉了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教学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的内容时,本文主要以学生自主鉴赏为基础,教学任务比较轻松,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趁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此为背景,秦国战胜赵国,即将抵达燕,燕国太子恐慌,找荆轲商议,荆轲遂献策、执行,将樊於期首级砍下,寻得赵国徐夫人的匕首淬上毒,并匕首卷入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以期劫持秦王。为学生分析整篇文章,通过“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我们可以知道,荆轲并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够成功,已经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在这里,我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于荆轲这一壮举的看法,大多数学生都感叹到:荆轲为了自己的国家勇于牺牲自己,这种热爱祖国的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二、通过语文教学渗透正确三观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科技共荣共享,相互渗透,涉及到的经济、资源的争夺纠纷不断,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导学会如何守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要主动侵害他人的利益,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实现共赢的意识。例如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政治最为黑暗、斗争复杂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害严重,而当时的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以全部力量“围剿”红军。将我国宝贵的遗产拱手让人,却打压国内其他势力。在学习中,我们要通过对文章背景、文章内容的学习和分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保护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的意识,培养学生守护和平、不侵害他人利益的良好人格。

三、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

当前多数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他们的自我思想比较严重,理所當然的将一切自己喜欢的资源归为己有,认为他人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因此,通过语文教学,我们要充分挖掘其中的素材,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懂得感恩才能够成就他们,懂得感恩,他们才是富有灵魂的个体。通过学习人教版阅读鉴赏《大堰河——我的保姆》内容,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整篇文章作者以自己的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对自己的付出,抒发了他对大堰河以及劳动人民的真诚怀念和热情的赞美,当然也蕴含了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激之情。学完整篇文章后,我会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大堰河的看法,想象自己就是作者,设身处地的感受大堰河对自己的爱,唤醒学生的感激之情,进而扩展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回忆与父母、朋友之间相处的过程,感受他们对自己的付出,让学生学会感恩。

四、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只有一次,生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和珍惜。网上报道了一桩桩一件件学生自杀等新闻,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的深远意义。因此,日常授课中,我总是见缝插针的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人教版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就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我不去想,能否成功;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通过这四方面表明,在生活中充满了未知,也许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也许通过努力就能够看到终点,在看不到前路是否光明的情况下,以一句“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作为结尾,说明了只要珍爱生命,活着就可以继续奋斗,就还有希望。通过以成功、爱情、奋斗和未来这四个主题进行描述,诠释了热爱生命。让学生通过学习,珍爱生命,呵护生命。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从学生的认知基础作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利用科学的方法,有机渗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润清.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3):161.

[2]付少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13):40-40+36.

猜你喜欢

大堰河整篇文章荆轲
以人称为《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的突破口
思维大碰撞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之死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句的多义解读
大堰河的形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