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10-13池瑶郝岚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子宫肌瘤糖尿病

池瑶 郝岚

[摘要] 目的 研究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1月,选取72例该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情况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血糖情况控制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血糖情况;综合化护理;子宫肌瘤;糖尿病;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b)-0131-02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并和多发病,该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但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多进行手术治疗,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在进手术过程中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受到手术和麻醉效果的刺激会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加重患者的血糖,致使病情出现恶化和加重,基于此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机械能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患者,旨在研究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

入选标准:符合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意识清醒患者。诊断标准参考B超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月经不调、腹部包块等不适,糖尿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

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病变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实验组:年龄40~56岁,平均年龄(51.5±10.5),病程0.6~7年,平均病程(3.8±3.1)年;对照组:年龄42~54岁,平均年龄(51.5±9.5),程0.8~7.5年,平均病程(4.15±3.02)年。将两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精细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所有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 术前常规进行检查,并确保患者进行手术前血糖血糖控制在7.9~8.3 mmol/L之间,做好灌肠工作。术后常规禁食,实施心电监护和常规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出院后指导患者加强血糖监测,并定期进行复查。

1.2.2 综合化护理 相关知识讲解:从患者入院开始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给予患者一定程度的鼓励,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存性,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糖,并严格进行记录。心理干预护理:疾病的产生会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加之对手术的认识不足,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其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来进行治疗,提好治疗配合度。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主动向患者介绍科学的饮食对患者疾病情况的转归,并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方案,制定过程中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的原则,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低碳水化合物,保证营养的均衡,禁食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品,建议患者多食绿叶蔬菜、豆类、粗谷物食物[1]。术前:患者进行手术前行常规检查,采用注射胰岛素等有效的方法使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7.9~8.3 mmol/L之间,并做好灌肠和肠道清洁工。术后:常规禁食,并实施心电监护,常规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等提示患者低血糖出现的症状,指导患者进食少量巧克力等甜食,若无法控制,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2]。足部护理:指导患者注意足部卫生,每日使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观察患者肢端血运情况,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疼痛护理:患者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导致患者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基于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应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若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药物镇痛。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指导患者多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步、太极拳、体操等,以不出现心率过快为限,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加强血糖的检测,定期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情况、护理效果。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显效: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有效:護理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血糖逐渐恢复。无效: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血糖未恢复[3]。护理效果=(显效率+有效率)×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两组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x±s)表示;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属于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出现低血糖1例,酮症酸中毒1例,并发症发生率5.56%(2/36),对照组出现低血糖6例,酮症酸中毒4例,并发症发生率27.78%(10/36),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

2.2 两组患者两组患者血糖含量对比

两组患者血糖含量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常见病,多发于育龄妇女,迄今为止,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较低,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量下降,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改变,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

该次研究表明,实验组护理效果88.89%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对照组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并结合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明显的改善了患者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致使其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致使术后细菌迅速繁殖,影响患者的手术的愈合效果,实验组术后会进行糖量补充,使患者的白细胞活动能量充足,增强患者的预后效果[6]。有文献指出,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在6.0 mmol/L以下,8.0 mmol/L以上,术后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影响患者的恢复,基于此,使用合适的方法机械能血糖控制,對治疗效果的提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极其明显的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在未来的工作中,还应探索全新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疾病和身体的差异,给予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综上所述,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血糖情况控制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霞,范桂金.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7):161-162.

[2] 张丽.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128-129.

[3] 邵艳梅.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4,36(10):1586-1587.

[4] 张秦豫,王效,郑全庆.综合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6):45-46.

[5] 赵丹波.探析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1):161.

[6] 黄文红.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9):197-198.

(收稿日期:2018-02-24)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子宫肌瘤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