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强化治疗影响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观察
2018-10-13姚楠
姚楠
[摘要] 目的 分析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强化治疗影响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短期强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该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疗前;在接受治疗后该组患者的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各项指标均优于接受治疗前;该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INS、HOMA-IR、HOMA-IS水平均优于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强化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b)-0013-03
2型糖尿病发生后,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异常,AIR功能衰退,导致机体处于长时间高血糖状态,对各处系统、器官损伤严重。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其存在的胰岛素功能损伤是可能的,若予以有效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该文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强化治疗影响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均在该院接受治疗。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表现以及各项检查结果符合2型糖尿病相关的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是在该院初诊为糖尿病患者,且病程不超过1年。③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未合并严重并发症以及恶性肿瘤。④患者无胰岛素应用禁忌,入组前为系统性应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该组资料:有26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是(49.7±4.6)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是(3.7±1.3)个月;空腹血糖水平(12.7±2.3)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7.3±3.2)%;糖化血红蛋白水平(11.5±2.4)mmol/L。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①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通过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估入组病患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变化情况,患者明确诊断并住院后先不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帮助其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同时在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由同一组人员在患者停止输注胰岛素超过12 h后再次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获得的△INS水平评估胰岛素B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改变情况。②胰岛素敏感性:治疗前后由同一组人员帮助患者进行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估胰岛素敏感性。③胰岛素分泌:治疗前后由同一组人员帮助患者进行HOMS-IS(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估胰岛素分泌。④血糖、血脂、肝功能:定期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血脂、肝功能进行检测。
1.2.2 治疗方法 入组患者来院就诊时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其诊断,掌握症状表现,了解发病情况,问询以往病史和用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综合症状标准以及各项检查指标证实诊断,帮助患者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并在排查是否存在胰岛素应用禁忌后给予入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在精氨酸刺激试验首次完成后进行,胰岛素均选择速秀霖,将0.4~0.6 U/(kg·d)做为初始的应用剂量,这里面有一半剂量做为基础用药量,通过胰岛素泵将这一半剂量实施持续输注;剩余的药量则定为患者每次用餐前的追加药量,于患者每天三餐前5 min进展剂量追加。在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全程,对其血糖水平进行定时检测,综合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睡前末梢血血糖检测水平合理调整基础用药量和追加药量,要求用药方案具备个体性。在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时进行效果评价,若患者的血糖水平已经到达控制标准(空腹血糖不超过7 mmol/L,餐后2 h血糖不超过9 mmol/L),将胰岛素强化治疗停止。
加强对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积极处理其发生的不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列出饮食清单,在运动方面予以指导,鼓励其多参与活动锻炼,以提高治疗效率。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本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三餐后2 h血糖平均水平并予以对比;记录并对比治疗前后该组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治疗前后检测并对比该组患者△INS、HOMA-IR、HOMA-IS水平变化。
1.4 统计方法
该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该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
该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 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接受治疗前后该组患者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该组患者的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各项指标均优于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接受治疗前后该组患者△INS、HOMA-IR、HOMA-IS水平变化
该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INS、HOMA-IR、HOMA-IS水平均优于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患者在糖尿病发生后,主要特征便是紊乱的糖代谢,其机体在长期高血糖侵害下,会逐渐有慢性损伤发生,可累积神经、心脑血管、肾脏等多处系统,不仅影响其生活质量,更危及其生命安全[2]。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机体的胰岛β细胞发生功能缺陷以及存在胰岛素抵抗状况是2型糖尿病诱发的重要因素,而这可能是多种因素造就的,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习惯、遗传、环境等。机体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是表现出双相的,也就是第1、2时相,第1识相即快速胰岛素分泌(AIR)的减少与血糖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也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3]。在糖尿病临床治疗方面,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是重点所在。以往此类患多选择口服降糖类药物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虽然能够对血糖水平有所控制,但患者机体也会随常见用药呈现细胞损伤加重的状况发展,且有很高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需要更加安全、持久、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初发糖尿病时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机体呈持续性血糖异常状态,而高葡萄糖产生的毒性造成胰岛β细胞和胰岛胰岛素靶组织功能受损,在一定程度加重胰岛素抵抗和分娩异常,并形成恶性循环。但临床发现这类患者上述情况是存在一定可逆性的,若能够及早予以干预,促进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重建,不仅能延缓病情,对患者的预后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胰岛素强化治疗正是因此被提出并获得了认可且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4]。胰岛素是唯一具有降糖效果的激素,能够控制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贮存。实施及早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能在短时间内促进糖尿病发生后存在的高糖毒性缓解,修复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在治疗后促进机体对降糖药物的敏感性恢复[5]。
该文结果提示,该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疗前;在接受治疗后该组患者的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各项指标均优于接受治疗前;该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INS、HOMA-IR、HOMA-IS水平均优于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经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促進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以及各项临床指标改善。
综上所述,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强化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保障患者获得更佳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建林.2型糖尿病运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9(14):29-31.
[2] 包玉倩,贾伟平,朱敏,等.快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评价[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0(2):129-131.
[3] 黄小婷,陈延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及随访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1,22(13):75-76.
[4] 余晓慧.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7,34(10):14-15.
[5] 杨群峰,徐伟良,林晓悦.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152-153.
(收稿日期:201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