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过程示意图,培养初中学生过程分析的习惯
2018-10-13黎映霞
黎映霞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要着力习惯养成,其中,培养过程分析习惯是其中之一。笔者用初中物理的动态规律或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为例,说明如何通过训练学生画过程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过程分析习惯。
关键词:过程示意图;过程分析习惯;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96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若只是被动接受讲解(无论是教师的还是课件的讲解,不养成分析的习惯,就会习惯记忆结论,遇到新情景不是照搬结论就是一筹莫展。要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思考,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分析习惯开始。示意图(Diagram)也称为线段图、结构图等,在教学手段日渐丰富的今天,使用示意图依然对分析复杂过程十分有效。那么,如何使用过程示意图分析问题呢?
复杂的过程,需要用示意图来分析的,初中主要有两类:一是机械类的;二是运动过程类的。下面,笔者分别通过举例方式说明如何运用过程示意图分析问题。
二、机械类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中出现的机械有汽油机四冲程、活塞式抽水机、世界最大的连通器(三峡大坝)等。由于学生对机械相对陌生,常看不懂课本的过程示意图,教师用课本的图来分析时,学生缺少对机械的动态认识,理解不深;若改用动画课件来分析,学生虽多了动态整体感受,但又流于表面,理解不透原理。
其实只要将课本的示意图的呈现方式稍作调整,不照搬照讲课本的图,而是先在黑板逐步画出机械的轮廓,再逐一添加关键元件,让学生从外至内,由表及里地熟悉机械及其部件;接着分析运动过程时,抓住关联,通常是机械的核心部件,找好切入点或线索,就可将机械运动的静态与动态有机结合。最后通过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用示意图的分析习惯。
例1. 分析汽油机的工作四冲程时,大部分学生对课本的过程示意图(图1)不甚理解,学生看四冲程的动画展示(图2)又不明就里。教师可以示范如何分析吸气冲程,让学生模仿分析剩下的三个冲程。
教师示范:1.画轮廓:如图3.1,简介气缸和飞轮。2.加元件:在图3.1上,画进气门、排气门、活塞和曲轴连杆的位置,如图3.2。3.指出关联——飞轮转半周带动活塞运动一程(从气缸一端到另一端为一程)。4.围绕核心——“汽油是如何进入气缸的”,抓住线索——“飞轮转动带动活塞运动”,分析得出,活塞向下运动导致气缸气压变小(类比针筒吸取药液过程,如图3.3),汽油被大气压压入。5. 学生总结,画出图3.4。
通过画示意图,将吸气冲程像定影显影胶卷般,还原成清晰、动态、完整的冲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操作简易,学生易于模仿和接受。
学生举一反三:要求学生画出示意图,标出各要素的变化,说明其过程,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分析中,教师用诸如“如何使汽油充分燃烧”“燃烧之后的废气如何处理”等问题引领思路,能力强的学生会抓住线索——“飞轮带动活塞运动”,模仿吸气冲程的分析步骤,完成分析和画出示意图。对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在关键处点拨,如提问“某冲程的能量如何转化”“气缸温度升高的好处是什么”“燃烧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出路在哪”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并协助画出过程示意图。对于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采用“逐步放手”的方式教学:在第二冲程分析中请能力强的学生上台板演,台下学生跟着画示意图;第三冲程由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第四冲程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每一冲程均要求学生开口说明及总结过程,通过开口思维,使知识易于生成。
当然,对示意图的重视和有效地利用示意图之间还是有距离的。这就更要让学生在不断使用中强化巩固分析习惯,尝试之后的成功解决问题才能最终巩固分析习惯。活塞式抽水机、三峡大坝等的教学亦可采用类似方式,师生画出机械及关键部件,分阶段讨论,教师举一,学生反三,通过学生讨论、总结、画示意图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其习惯。由于过程的不可设计性,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学生与学生的思想会发生碰撞,讨论与生成进一步丰富过程本身,使其丰满和立体,这样的教学,节奏可控,过程不可控,课堂充满了探索未知的乐趣。
三、运动过程类
画运动过程的示意图是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关键。 画示意图要明确其目的和方法。
简单的运动问题应找出物体路程之间的关系,因此,最简单的示意图应包含两个物体的初、末位置,并利用示意图找出两个运动之间的关联(相同点或者关系)。
复杂的运动过程,画示意图是为了是把复杂的运动过程分成几个简单阶段,划分的关键是确定节点(拐点),从而将初末位置之间的路程再分成几个阶段,从而得解。节点(拐点)通常是速度的拐点或者速度相同点。
当然,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沉淀与积累。学生在刚接触物理的八年级上学期,教师可以在声学中适当渗透一些难度较小的相遇问题分析(例2),在八年级下学期的力学学习时,或更晚一些的九年级总复习阶段增加一些难度稍大的训练,例如杠杆转动过程中的变量分析(例3)、对弹簧弹力作用下的运动过程分析(例4),从而让学生的分析习惯得以巩固,分析能力螺旋式上升。
例2. 汽车以 15 m/s 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 8 s 听到了回声,求汽车鸣笛时离对面高山的距离。(此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分析与解:初位置是车鸣笛时,末位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画出声音传播路程S声与汽车运动路程S车,示意图如图4。两路程的关联,在于时间相同,声与车的路程之和等于所求路程的两倍,在示意图中标出关联(t=8s等)。分析至此,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自行写出关系式:S声+S车2S;ν声t+ν车=2S,从而得解。
例3. 缓慢提升地面上的均匀杆的一端的拉力如何變化(拉力始终垂直杠杆向上)
分析与解:初位置是杠杆水平时,末位置是杠上升到半空时。标出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力及力臂,如图5.1所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五要素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出初末位置之间的关联——重力臂变小,重力及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推出动力随之变小。
举一反三:学生可模仿完成变式练习:若拉力始终竖直向上,拉力又如何变化?学生画示意图,如图5.2可发现,虽重力臂和动力臂都变小,但初末位置之间的力臂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故重力臂与动力臂的比值始终是1∶2的关系,这就是关联点。所以拉力不变。
例4.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輕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向右运动,能经B点最远到C点,如图6.1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试分析物体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动能如何变化?路程SAB是否等于路程SBC?
分析与解:初位置A,末位置C。在示意图中标出B点之前的弹力F1向右,与速度同向,为动力,加速;B点之后弹力F2向左与速度反向,为阻力,减速。B是过程的拐点,从而划分AB加速和BC减速阶段,示意图如图6.2。则B点速度及动能有最大值,A、C点速度和动能为零。两个过程只有弹力做功,只有动能与弹性势能相互转化,A、C点速度为零,其弹性势能相同,即形变量相等,即SAB=SBC。
举一反三:如图6.1所示,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不计空气阻力,试判断物体从A到B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先减小后增大”),从B到C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在B点所受合力_______零(选填“是”或“不是”)。
分析与解:通过上题,学生已经清楚过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学生会将示意图画出,并找出初位置A、末位置C及拐点D。 可通过小组讨论及个别发言等方式让学生从模仿中进一步掌握方法。学生通过受力分析不难找到拐点应在AB间的速度最大值处——弹力F1等于摩擦力f的D处。从而将过程分为AD从零开始加速和DC减速至零两个过程。示意如图6.3:
四、结束语
从以上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画出过程示意图,有助于了解机械结构、联动机制,从核心部件出发分析则不难掌握机械的运转过程;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有利于看清路程关系,通过分析拐点,可将复杂运动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结合受力分析或平衡条件分析,从而得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用过程示意图分析过程,养成分析习惯,从而能解决新问题或复杂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 速.示意图提示条件下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6(2).
[2] 史兴连.不容忽视的运动过程示意图[J].物理通报,2014(10).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 51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