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观察

2018-10-13曹莹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阶梯式家属心肌梗死

曹莹莹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急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病情危重等特点[1],患者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对预后的担心及生活、工作方面造成的影响等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为了分析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我院针对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对比护理观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3例进行观察,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9:32例,年龄50至79岁之间,均值为(63.15±5.33)岁;治疗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7:35例,年龄50至78岁之间,均值为(63.12±5.30)岁。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之间对比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组间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针对常规组10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一般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治疗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入院后3天内的心理护理: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入院3天内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详细介绍康复计划,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为其实施心理护理,简单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治疗过程及技术等,缓解患者及患者家属过度担心及紧张的心情,告知患者家属多鼓励及支持患者,安慰患者,为其讲述社会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2)发病后一周内的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在这一时间段内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讲述以平常心面对疾病对于预后的重要意义,耐心引导患者提出相应的疑问及困惑,并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精神转移法、听觉转移法、视觉转移法等情绪转移方式,缓解患者内心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3)患者入院后2周内的心理护理:将患者及患者家属集中在一起为其介绍及系统交代患者疾病的情况、恢复情况等,充分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配合,邀请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康复成功的患者为患者实施康复经验及心得等;(4)入院后20天左右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书籍、报纸、电视及杂志等娱乐活动,减轻患者的孤独感,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等指标之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若P<0.05代表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 果

2.1 焦虑评分、住院时间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住院时间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住院时间

2.2 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使得患者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及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出现崩塌,情绪异常且波动较大,在不同的时间段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是不同的,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实施阶段性的心理护理干预[3],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信心,提升患者自我认同感,让患者对自己有信心,缓解其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4]。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实施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的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一般心理护理的常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说明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较大,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阶梯式家属心肌梗死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