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徐汇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为例
2018-10-13韩雯
韩 雯
(1.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2.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上海 200032)
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发展,各地的课程建设和资源建设形成一定规模,但也普遍存在重复性高、应用率低等现象。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不仅在广度上要进一步深化,更要注重深度的挖掘,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1]故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及其建设,成为社区教育深入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上海市徐汇区开展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把推动课程开发、培育教师成长、促进教学资源建设等各种要素聚集起来,在区域内营造良好的课程发展与培育环境,探索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发展之路。
一、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内涵
在理论研究、实践工作中,“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概念被引用最为广泛的界定是,“面向社区的全体居民,满足他们教育学习需求,让居民喜闻乐见,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社区文明发展,符合社区教育规律和特色的课程”。[3]此处的“特色”概念与苏昌培《特色论》中的定义相一致,是人们区分优质和非优质事物的根据,它表达了事物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倾向性,代表着事物发展和进化的方向。[4]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并不一味强调教学内容的独一无二性或不可替代性,而是从更加综合的角度,对社区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目标确定、内容选择以及实施手段等方面,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
(一)课程设置规范性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既需要严格按照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具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又必须符合社区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无论是全国,还是地方各层面开展的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选活动,参评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提交教学大纲、课程实施方案、教学配套资源以及学习评价方案等一整套申报材料,对特色课程的规范性提出很高要求。可以说,课程设置规范性是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首当其冲的要义。具体来说,特色课程及资源应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呈现形式、编写要求、编制流程等方面体现全面性;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课程实施的完整性;从课程实施管理、授课教师管理、学员自我管理和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性课程管理。
(二)课程目标明确性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目标应融合学员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多个方面,定位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提升个人素养的要求。每门特色课程的目标设置应最大限度的明晰化,从知识、技能、过程、情感、价值等多维度展开,力求明确、具体、可检测,避免课程目标抽象、含糊、笼统而导致课程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课程内容代表性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内容自然代表社区居民的学习所需,课程要准确定位,内容上实现普适性与本土性的有机融合。既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使课程具有普遍推广和应用价值,又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以及社区建设的需要,课程内容具“区域性和草根性”。同时,某门课程在一个或几个方面优于或长于其他课程,也是一种特色。[5]特色课程建设需用发展性眼光,适应不断涌现的新的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彰显时代性和代表性。
(四)课程实施创新性
社区教育的实施对象是成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学习行为的开展要符合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要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分散、学习过程松散、学习形式多样和学习自主性强等特点,[6]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开放的、动态的、灵活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为社区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注入活力,社区教育课程融入科技元素,创新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形成社区教育信息化特色课程。另有一些特色课程为特定对象量身定制,具有先行性和前沿性的特点,能够对其他课程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的途径——基于徐汇区的实践
徐汇区社区学院聚焦区域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发挥社区教育业务指导功能,从“两个层面、三个抓手、四类课程”三个维度一体化探索和实践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孵化和培养。
(一)两个层面
1.区域层面:课程孵化的统筹规划和机制保障
为促进社区教育的内涵发展,徐汇区积极营造特色课程的孵化氛围,提供专业建设支持和专项经费支持,并形成运作机制,长效保障特色课程孵化的持续推进和发展。社区学院发布《徐汇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意见》,为特色课程的孵化提供规范性文件。每两年开展特色课程评选,每两年组织系列教材出版,每年开展优秀微课评选,种种机制的有效开展,充分调动社区参与特色课程孵化的积极性。社区学院与社区学校在业务上紧密协作,梳理现有课程水平和师资力量,以提高区域同质课程的整体水平为目标,形成院校合作模式,在教材建设、教师培育、资源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协同发展,区内共享。
2.微观层面:特色课程的设计开发与推广实施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发展,需要整体统筹的思路,需要机制体制的保障,更需要微观课程的用心开发和有效实施。社区学院在和社区学校的合作中,直接参与到特色课程的孵化中。专兼职教师组成开发团队,开展师资专题培训,以工作坊形式开展研讨、策划、实施、评估;发现特色课程,持续孵化,完善发展;跟进个案研究,保证特色课程孵化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持续性。
(二)三个抓手
1.以孵化室为抓手,构建专业平台,整体开发特色课程
“社区教育课程孵化室”是由徐汇区社区学院自2013年提出建立的,旨在搭建特色课程成长和提升的平台,实现优质课程的提升与推广、教师团队的形成与培育、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升级等功能。课程孵化室自建立以来,对微课、慕课、体验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开展了积极、专业的探索和实践;整合区域内特色课程,营造课程发展与培育环境,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与共享。2018年,徐汇区社区教育课程专题APP“汇课”正式发布,集中展示了课程孵化室的建设成果,并形成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移动端学习平台,成为建设和推广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又一信息化抓手。
2.以系列教材为抓手,加强资源建设,规范建设特色课程
教材是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资料。由于社区教育早年长期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教师基本以社会兼职教师为主,社区教育课程时常出现“教师不在,课程不再”的局面。以教材建设为抓手孵化特色课程,充分调动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资料的整理和保存,促进了教学规范和课程特色的挖掘,既规范了教师“教”和学生“学”,更有利于特色课程的推广普及和持续开发。徐汇区从2011年开始启动社区教育区本系列教材的建设工作,区教育局划拨专项经费,建立了社区学院统筹,社区学校协同,任课教师主笔,正规途径出版的工作链。运作至今,共编辑出版了5辑56本区级社区教育系列教材。其中,《规范化交谊舞》教材分入门、初级、中级、高级,连续4辑出版,自成一个系列,教材之间有衔接,有呼应;教材编写模块分明,重、难点突出;教学示范图文并茂,配送教学光盘。整个系列教材的编辑出版,直接推动了“交谊舞”这门社区热门课程的规范建设,实现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成功孵化。
3.以教研基地为抓手,重视师资培训,持续孵化特色课程
徐汇区社区学院从2007年开始尝试开展社区教育兼职教师教研活动的运作,于2010年挂牌成立第一个教研活动基地。教研活动基地以社区院校的特色课程和优质师资为依托,联合区域同质课程教师,开展专题研讨、教学展示、资源建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社区学院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推动基地建设,教研基地每两年开展一次评估及申报,由教育局专项经费支持,保障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研成果的固化。2010—2018年间,徐汇区先后共建立了社区英语、老年珠心算、钩针编织、民族舞、IPAD、智能手机、数码摄影等24个教研活动基地,每个基地的有效运作,都代表着这门特色课程的积极发展,也代表着特色课程在区域内发挥的辐射作用。
(三)四类课程
1.体验课程——激发学习者主动性
体验学习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认识到某些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7]体验课程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那些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为学习者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习者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在亲身体验过程中掌握知识。《咖啡漫生活》是徐汇区社区学院从2014年开始孵化的一门体验式课程,内容聚焦于咖啡家庭制作主题,同时融合咖啡文化、咖啡礼仪等知识拓展。目前《咖啡漫生活》课程已经形成:“微课导学—示范讲解—学案助学—行动体验—知识分享—形成共识—学以致用”的体验式学习模式。课程还与研讨会以及《西点烘焙》等相关课程有机结合,让社区学习者在家庭咖啡制作的学习体验中,感受西方文化,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成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的成功案例。体验课程是目前社区教育领域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在课堂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引导学习者在共同的“体验”、“分享”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课程开发及实施者需要清楚认识到课程和活动的区别,注重课程目标的设置,以及知识、技能与体验过程的融会贯通。
2.自主课程——发挥学习者主体性
自主课程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与自由发展的课程,它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状况,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行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进程与方式,自我评价与管理,以实现自我发展的个性化课程。[8]社区教育的对象以成人为主,拥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社区教育的自主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者,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充分、自由的发展。徐汇区《一平米小菜园》课程的孵化过程,充分体现自主课程的魅力和优势。第一期课程班由社区学院牵头,来自部分街镇的专兼职教师和种植爱好者组成“学习共同体”,由“新授课程、自主学习、知识分享、团队任务、参观考察”等教学环节组成。大家在“课程边进行边开发,蔬菜边种植边研究,学员边学习边总结”的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和讨论,编写种植日志,记录种植体验,分享种植感受。最终,教学笔记形成《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种植·体验·分享》一书,入选百部上海市老年教育系列教材。而一期学员组成教学团队,将课程延展到街镇社区学校、居委学习点等,延续自主课程的生命力,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体验这种内源式的自我启动、自由选择、自主学习的课程。自主课程相对于完全由成人预先设定的无选择的外源式课程而言,建立调动学习者主体参与教学的内在机制,将学习作为一个主动接受和能动创造的过程,学习者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学什么和怎样学。自主课程可以和现有的讨论、沙龙等学习形式相结合,在组织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教师的定位以及课堂引导职能的发挥。
3.云视课堂——实践教学新路径
云视课堂利用云计算技术将社区教育授课现场呈现在云端,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加入的形式进入云端课堂,视频会议技术使教师和学生虽然在不同的空间,但可以及时互动。[9]云视课堂将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实时传递给在线学习者,并实现在线互动,解决面授课堂和在线学习的短板。徐汇区社区学院积极建设“云视课堂”,为了开设《旅游实用英语口语》课程,社区学院挑选专兼职教师,组建包括课程教师以及技术团队之内的课程开发团队。“云视课堂”的开通,开启了社区教育课程实施的新路径。课程实施前期,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按照新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安排课程组织,并和技术团队及时沟通,讨论课程实施细节。课程实施过程,技术团队和教师高度配合,保障传输的顺畅,通过画面切换,与教师同步重点等,高质量、完整性呈现课堂效果。后期,保存并进一步整合开发后台存储数据。云视课堂不是将现有课堂进行网络直播那么简单,新技术的应用,关系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教学和技术的高度配合。云视课堂是一种双向交互的教学平台,在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支持服务中,兼顾社区各类学员的学习习惯,吸收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之长,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既要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信息量大,直观形象,学生易于吸收等特点,又要发挥传统教学方法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法的作用,特别要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方法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特点,增强教学的粘连度。[10]
4.“三明治”课程——探索组合式教学
“三明治”课程是组合课程的形象说法,徐汇区部分社区院校正在开展“三明治”课程建设的实验。组合式教学利用教学内容板块与板块之间一定的衔接关系,构建自主选择、灵活组织、协同授课的课程结构模式,从而使课程具备综合性、开放性和前瞻性的特点。[11]如,徐汇区经过调查研究,集师生教学所需,开发建设《中华舞韵——中国代表性民间舞文化赏析》系列微课,将微课有机融合进社区舞蹈类课堂,增加现有舞蹈课的知识性和文化性,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连接,使教学设计趋向综合化,帮助学习者构建整体化的知识观念,能够融合对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并多元强化对新的教学要求的反应。又如,《中药香囊私人订制》课程以与活动相结合、与课程相组合、与培训相融合的“三合一”推广策略,融入社区手工、布艺类课程和活动,探索科普知识与手工技艺不同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和共同作用,以现有资源的灵动组合来实现现有课堂的品质提升。“三明治”课程强调教学目标、教学力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元组合,突出整体性设计,保持课程的内部结构合理,各模块比例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单元统合、内容机构整合的系统效益,产生1+1>2的智慧增值效应。
三、问题与反思
特色课程代表的是社区教育发展到某一阶段课程建设的水平和定位,是吸引学员走进社区教育课堂的主导性元素,是引导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性环节,需要高起点进行深化建设,以起到示范、引领、推广、辐射的作用。同时,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系统的完善过程,课程在教学活动、课程资源、教师队伍、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根据学员的新要求、技术的新变革、社会的新导向不断进行优质化发展。
(一)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的重视不够,需进一步统一教学理念
社区教育体系和网络的快速建立,社区课程重复性、同质化等问题显现,反映出社区教育管理及办学机构缺乏统筹的课程建设规划和科学的管理,未形成特色课程的孵化机制。部分办学机构满足于现有的办学规模和服务主体(主要以老年群体为主),混淆班级管理与课程建设的概念,忽视社区学习者对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更无法预见学习群体的变化,实难保证和发展社区教育的品质。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关注课程和队伍等内涵建设元素,加强专项工作的人力投入和经费保障;完善评价机制,加大课程建设在各项评价指标中的权重。社区院校等办学机构,应树立“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12]的理念,建立课程建设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计划,学校硬件建设与特色课程孵化达成高度统一,学校与教师在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上达成高度统一。
(二)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主体单一,需进一步拓展开发途径
目前,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的主体为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社区教育办学机构,以社区专兼职教师为主要责任团队,不仅在开发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能力有限,而且人数也相对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性的开发主体。课程建设的内容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对开展问卷教程、确定课程内容、编写教材、课程教学的实施和评价过程等关系到社区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缺乏系统、科学和全面的指导,造成课程针对性和适应性较差。[13]有限的特色课程,匮乏的优秀师资,才是造成社区课程“一座难求”现象的真正原因。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需拓宽渠道,丰富主体。首先,巩固、坚实现有主体,加强培训实效,提升这支队伍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知识素养。其次,广泛挖掘、吸收更多更好的社区教育师资,在现有学员中发现、培养助教,开展教师梯队建设,发展课程建设有生力量。再次,对社区内的学校、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各类公共设施进行协调组织,将行政力量、社会力量、个体力量和专业力量进行融合互动,引导并鼓励各类主体提供社区教育服务,[14]参与到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探索向社会公开招标、项目外包、民间社团承办等方式,购买其他教育系统或者其他服务领域的精品课程、特色课程等资源。
(三)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共享机制缺乏,需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
由于长期缺乏共建共享机制,社区教育课程资源总是缺乏系统的整合。社区院校对特色课程的开发,往往采用自主开发模式,狭隘的思维模式忽视对优质教学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对特色课程的联动建设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是一项长期、综合的工程,特色课程的共建共享要实现的是多途径、多层次的合作。势必需形成一个权威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指导机构,对特色课程孵化给予指导和协调,可整合现有资源,统筹特色课程的推广,并加大对课程持续孵化的支持。重视特色课程建设后续追踪机制,防止课程建成后束之高阁。促进各社区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对特色课程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尤其对理念先进、形式新颖的社区课程,需形成合力,加强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联动,体现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
(四)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研究视域有限,需进一步提升理论高度
在我国,对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评选材料整理以及工作经验总结上,很难找到系统的理论支撑。由承担课程开发任务的一线教师开展研究,只能停留在个案分析,研究视角有限,研究力量明显不足。
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种教育形态,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很多在其他教育形态中无法实现的教学理念、课程形式都可以在社区教育的课堂中开展实验,深入研究。这种“我要学”的课程值得引发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领域的关注,开展跨界研究。也希望专家、学者、高校专业力量能深入基层,带动社区教育现有实践人员开展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实践研究等,提升理论研究高度,拓展研究视域,实现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孵化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