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深度融合的思考
2018-10-12秦文钊
秦文钊
摘 要:在高等教育创新的引领下,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学科类课程的融合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本文从高校数学学科入手,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类课程深度融合的限制因素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数学类课程;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却并不理想,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的融合,则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融合存在的限制因素
(一)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逐渐发展起来,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在课程安排上,仅仅是开设一两门创新创也教育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少之又少,更缺乏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在其他方面,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也同样比较严重[1]。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仅过于形式化,缺乏实际效果,同时也是不够完善、系统的,而在教育模式无法实现对接的情况,自然也就谈不上与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融合,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类课程的融合在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二)数学类课程教学过于传统。数学类课程是高等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一类课程,在教育模式上已经比较成熟,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当前的高等教育创新改革并未能够数学类课程从传统教学模式下完全转变过来,而这也对数学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首先,当前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虽然对素质教育等全新理念进行了贯彻,开始将学生逻辑思维、自主探究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但却大多以定义推理、习题解析的方式展开,并没有过多的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训练,这显然与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大多数高校的数学类课程仍然以一对多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而很少利用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限制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数学类课程教学模式。想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数学类课程的有效融合,首先就必须要将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过来,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在教学手段上,需要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应用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更加主动的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2]。而在教学手段上,则要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进行灵活运用。这些方面的创新能够让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升,进而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类课程的深度融合创造良好基础。
(二)强化数学类课程体系开发。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类课程的融合是全方位、系统化的,而课程内容则是这一融合最为直接的体现,因此,原有的数学类课程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穿心创业教育的融合需求,而对于数学类课程体系的重新开发则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的高校数学类课程内容大多比较偏向理论,与创新创业教育间的联系不大,而针对这一情况,新的课程内容中可以结合当前阶段不同专业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能力培养,例如在生物制药专业的数学类课程来说,就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类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三)重视数学类课程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现实意义较强的一类教育课程,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融合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且十分可行的途径。在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将一部分的理论课程改为实践活动课程,围绕现实问题组织学生以数学建模的方式展开探究,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思考,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学课程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够学会如何利用在数学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为就业、创业等未来的人生成长与职业发展起到帮助,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而在教学考核方面,则要提高考核方式的开放性,并将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而非结果与成绩作为考核的核心标准,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从整体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对于其与数学类课程间的深度融合同样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为此,高校必须要对当前阶段教育改革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进行重新思考与定义,并将其作为数学类课程在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模式创新等工作的核心标准,从而让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在与数学类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凸显出学科特色。另外,也要从师资队伍方面入手,对数学类课程教师进行与創新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与实践教育,这样既能够让创新创业教育与数学类课程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同时也能够缓解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总而言之,数学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高校必须要对此重视起来,并从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丁九桃.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课程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7(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