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例谈
2018-10-12王迎
王迎
[摘要]“有效的技术才是有用的”,通过案例展示,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常态课融合的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融合;课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11-02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资源的出现,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信息技术已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平移性运用——将教学内容从黑板移动到多媒体上。加之,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更是利于资源共享与自主式学习的良好实现。
但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异彩纷呈,“有效的技术才是有用的”。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常态课,让信息技术实实在在地与语文思维和能力训练相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下面我结合课例谈一谈自身的尝试与思考。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特色
[课例一]教学《背影》一课,在解读了父亲背影的内涵后,播放了以此事为蓝本创作的同名歌曲的MV,以期让学生在哀婉的乐曲和影像里,更直观地体悟作者在理解父亲一片爱子之情后的深沉的感动,虽时过境迁,但哪怕是最细腻的动作都鲜活如在眼前。之后,又展示了时下热点——大萌子在网络上晒与其父30年合照一事,配以《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以期让学生再次感受并找寻历经时间沉淀后依然鲜明存活在记忆里的父爱母爱的细节。
[分析]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的内容的30%,自己同时看到和听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表述的内容的70%。纵观本案例,我重视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呈现的作用,努力地通过两段视频的直接演示,让学生感受文本中的父子离别多年后再度被唤醒的父亲蹒跚爬过月台买橘子的记忆,以期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但信息技术是用来更好地支撑教和学,而不是要绝对地依赖信息技术,为了实现信息技术而抛却了学科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及基本特点的表述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一堂语文课注重的应是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的是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感悟。
上述案例过度重视信息技术作为媒体呈现的作用,播放两段视频,占用了半节课时间,而忽略了语文课堂本应有的美感——琅琅读书声、美文赏析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学生的阅读感受。
[小结]在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前,应重点思索如何做到既能使学生对学科知识全面掌握和理解,又不喧宾夺主,淡化课堂上的学科特色。
二、信息技术与知识传授
[课例二]教学《伟大的悲剧》一课,通过教学分析明确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为“品读本文通过生动描写、形象抒情来增强感染力的语句,了解其方法,并学以致用”后,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内容:
首先,微课。在“对比斯科特日记及课文语句,感知文中是如何使语句具有感染力的”这一教学环节中,将第一组对比通过微课介绍呈现给学生,以期其发挥先行组织者作用,让学生在观看中思考问题,尝试有向开放,也让学生明晰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其次,白板批注。圈点批注,是语文阅读基本素养之一。借助白板在文本旁批注,以期直观地为学生做榜样。此外,在合作探究这一教学环节后,小组代表汇报时,借助白板批注不同的色笔,突显学生思维的碰撞。
最后,QQ即時传输。在“借鉴本堂课所学的写法,拓展斯科特日记选段中有关威尔逊的内容,使之更具感染力”这一教学环节,借助QQ“我的电脑”的即时传输功能,将学生的随堂习作拍照上传,趁热打铁,实现即时点评。
[分析]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整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交互作用并生成智慧的动态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及: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借鉴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纵观本案例,信息技术手段多样,且均为教学重难点服务,看似突出了教学重难点,但抛却信息技术的“外衣”,不过依旧是“片面追求熟记学科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教学模式。
且课堂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仅是教师用来安排学习过程、统一流程、计划课堂的辅助手段,学生的学习仍然是接受式的——在花样翻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下,通过听讲或读懂获取知识,不能有效地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助力。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要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教师不能只是使用者,而应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同一个知识点上选择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认同学习,按照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兴趣爱好个性化地学习,尽可能以归纳方式学习,能够建构学科解决问题的个性化能力体系”。
[小结]融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不能以信息技术的形式来强化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
三、信息技术与课外延伸
[课例三]教学《故宫博物院》后,向学生推荐央视网的纪实栏目,其中有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教学《列夫·托尔斯泰》后,推荐“南方人物周刊”微信公众号。
[分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媒体不断更新,现代社会知识总量的激增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正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环境与教育的方式,“如何培养母语教师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如何引导学生逐步获得媒体素养,也将成为课程改革需要应对的现实问题”。向学生推送有价值的网址或微信公众号,将课内延伸至课外,不但能拓展学生视野,获取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但这一类融合方式,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及学习质量的分析、评价难以把控,“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只对那些有学习动力、知道运用它的人有用”,如何让其有效性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得到落实,需进一步探索。如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网络平台,依据所需达成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线自由交流,了解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确立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平台上以随笔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将学生优秀的作品共享,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升其写作能力。
[小结]融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媒体素养,做到“可持续学习”。
所谓融合,即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相较于“整合”,融合更强调两者的互相渗透、互相作用,而不只是简单地在教育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
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难点,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因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不仅侧重在技术支撑层面上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及提升,更应积极思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更智慧地学习。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