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丘脑出血致双侧耳聋1例报告

2018-10-12孙洪扬王贤军陈晓娟朱其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丘脑脑干中枢

孙洪扬, 王贤军, 王 浩, 陈晓娟, 朱其义

突发性耳聋是常见的医学急症,单侧多见,双侧少见。由脑卒中导致的双侧突发性耳聋临床罕有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以双侧耳聋为首发症状的丘脑出血病例报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双侧突发性耳聋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7 h”于2018年1月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 h无明显诱因突发双侧耳聋,伴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头晕,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言语不清,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意识障碍及抽搐发作。发病后患者靠书写与家属交流,急来我院就诊,急诊行头部CT示左侧丘脑出血,以“脑出血”收入科。患者自发病来精神可,未进饮食,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高血压病史3 y,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最高170/100 mmHg;2 m前右侧外囊出血,经治疗后好转。入院时体检:因耳聋写字与患者沟通,体温 36.4 ℃,呼吸 18 次/min,脉搏 78 次/min,血压162/86 mmHg,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音量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活动正常,无眼震,右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右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病理征阳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糖化血红蛋白,外科综合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头部CT示左侧丘脑出血(见图1);头部MRI+MRA示左侧丘脑区脑出血、符合轻度动脉硬化表现(见图2);头部SWI示脑干、双侧基底节区、左侧丘脑区、左侧脑室体旁见多发斑片状、斑点状低信号(见图3);电测听提示双侧听力丧失。入院后给予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甲泼尼龙(40 mg)抗炎及神经营养等治疗,住院10 d后患者肢体无力较前明显好转,双侧耳聋未见恢复。

2 讨 论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双侧十分少见,既往国内外报道双侧突发性耳聋的发生率为1.7%~8.3%[1,2]。双侧突发性耳聋可见于多种疾病:颅脑外伤、颅内感染、内耳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源性及癔病性等[3],继发于卒中则非常少见,关于卒中相关的双侧突发性耳聋的报道相对较少,国内最早由张振等[4]报道了1例两次外囊出血致双侧听辐射受损导致双侧耳聋。

听觉传导通路初级中枢位于脑干前庭蜗神经元,经听辐射到达高级中枢(颞叶听觉皮质中枢)。脑干前庭蜗神经元及颞叶听觉中枢病变都可导致听力受损。一侧听觉初级中枢或高级中枢受损患者听力基本不受影响,如有影响,也仅为听力下降,不会导致耳聋,只有双侧同时受损时可致双侧突发性耳聋。回顾国内外报道的卒中后双侧耳聋患者的病因,2例后循环梗死[5,6],4例双颞叶梗死[7],10例双侧脑出血[8,9]。后循环梗死可导致双侧内听动脉急性闭塞、前庭神经元缺血受损,耳聋的同时多伴有脑干或小脑受损的症状。双侧梗死或出血引起的耳聋是由于双侧听觉皮质损伤引起,此类耳聋又称为皮质聋。我们的患者既往右侧外囊出血病史,此次又新发左侧丘脑出血,MRA未见后循环血管狭窄或闭塞,SWI可见双侧基底节区改变,考虑双侧耳聋原因是双侧出血导致双侧听觉传导通路损伤导致,仔细追问病史,患者家属诉上次出血后患者听力下降。

由于双侧突发性耳聋病情复杂,治疗方法各异,影响预后的因素多,使得双侧突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2]。如何根据双侧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疗效,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双侧突发性耳聋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多种药物交替治疗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口服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10],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抗炎、消除耳蜗水肿及免疫抑制作用,金纳多等药物可改善末梢及微循环障碍,亦有报道显示高压氧治疗有利于耳聋的恢复。我们的患者入院后给予了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

图1 头部CT示左侧丘脑出血

图2 MRA符合轻度动脉硬化改变

图3 SWI示双侧基底节区、左侧丘脑区多发斑片状低信号

猜你喜欢

丘脑脑干中枢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C57BL/6J小鼠与豚鼠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比较研究
基于uAI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延安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丘脑体积与年龄的相关性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基于丘脑血供解剖学的丘脑出血新分型与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nodules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