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直尺图的数概念培养策略

2018-10-11王伟平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小学数学

王伟平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数概念的建立非常重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从掌握数概念开始的,这能为他们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直尺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建立数概念,所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从“0-5的认识”到“20以内各数的认识”的教学内容全都配上了直尺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含义,清楚数的顺序和大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概念 直尺图 一年级学生

数概念的建立包括数数、理解数的含义、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等。要想一年级学生有效掌握数概念,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素材,如直尺图等。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在训练学生的数感时,使用了编排有序的直尺图,它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

一、直尺图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编排情况

小学入学时,大多数学生都已经会数数了,甚至会读写20以内的数字,但对数的概念不一定清楚。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根据入学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编排了认识1-5各数→认识0→6和7的认识→8和9的认识→10的认识→11-20以内各数的认识等内容。在每一段认数教学中,教师都会教给学生数的含义、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序数含义、数的组成等内容,而教材重视数概念的建立,也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数的过程中,学生虽然已经接触到数的序列,而且认识了一些自然数的顺序,但他们并不明白数的顺序关系,只是机械地识记数字。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从“0-5的认识”到“20以内各数的认识”等教学内容全都配上了直尺图,直尺图是用点子图教学数的顺序,通过直尺图,学生能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理解数的含义,清楚数的顺序和大小。笔者以2017年6月印刷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为例,列举了直尺图的作用(如表1所示):

直尺图贯穿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数的认识,这样的设计与直尺图的功能是分不开的。一般刚入学的学生只能看着实物,依靠数数来比较数的大小,并没有建立抽象数的顺序与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而直尺图很直观,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该问题。

二、直尺图教学的现象分析

在教学时,部分教师对教材中的直尺图存在两种意见:第一种,教材是一种固定化的工具,既然教材中有,那上课时就一定要用,哪怕是一句带过,但这种指导思想并没有发挥直尺图的真正作用;第二种,学生都会数数,不用花力气研究直尺图的作用,所以他们只是选择在网上翻阅其他教案,对于直尺图,不是点到为止,就是索性不出现。不仅如此,网上也很难找到有关数概念和直尺图之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有效使用直尺图的策略

直尺图比较直观,可以较好地使一年级学生理解数概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直尺图,关注和挖掘直尺图的应用价值,完美发挥其最大作用。

1.以“尺”激趣,铺垫推导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简单地数数作为开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6-7的认识”时,如图1所示,直尺图只写出0、1、2、3、4、5、( )、( )。

教师说:“你知道括号里应该填什么吗?”

学生1说:“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教师说:“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用直尺图激趣揭题)

教师说:“谁能从1顺数到7,然而从7倒数到1?”

学生看着直尺图上的数,纷纷拍手数数。

教师说:“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4的左边是谁?4的右边又是谁呢?”

学生看着直尺图,立刻开始抢答。

通过一把断尺,教师可以引出课题,让学生知道5、6、7的位置,以及6、7和1、2、3、4、5之间的大小关系,有助于学生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如图2所示,在教学“0”表示起点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说:“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什么来表示?直尺上在哪儿?这个0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

学生1说:“因为0是起点。”

教师说:“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越往后數会怎样变化?”

学生2说:“越往后数越大,离0就越远。”

教师说:“利用直尺量物体时,0就表示起点,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0,看另一端对准的数是几,就是几。数越大,物体就越长。”

在教学数数的过程中,直尺图的铺垫必不可少,在一年级,学生主要通过直观手段来学习数数,而直尺图刚好满足了这一要求,也起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作用。有了直尺图,学生能直观地思考、探究数学,排除不必要的困难,轻而易举地学习数数。

2.以“尺”为辅,探究互动

教师可以利用直尺图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图3所示,在教学“8和9的认识”时,教师在出示直尺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直尺图上的数字,说说自己的发现,以此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的学生从数序角度说:“8的后面是9,5在6的前面。”有的学生从比较大小的角度说:“7比6大,比8小。”学生经过看直尺图→说数→比较数的大小→说相邻数等过程,有效培养了数感。

在教学“10的认识”时,学生已经知道了10比9大,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直尺图,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说:“我们以前在直尺图里学过的0-9,现在10也想在直尺图里和他们做朋友,你认为10应该排在哪里呢?为什么?(如图4所示)”

学生3说:“因为10比9大1,所以排在9后面。”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顺序读一读直尺图上的数,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数间的关系:排在后面的数总比排在前面的数多1。接着按数的顺序,让学生把直尺图上的数字填完整(如图5所示),最后抽象出数轴,明确10以内的数序:8接近10还是接近5?比5大的数有( ),比5小的数有( )。4左边一个数是( ),右边一个数是( )。

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性,直尺图的直观性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图6所示,要想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师可以通过直尺图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基础的数概念,所以在教学“20以内各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填写直尺图,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各数顺序的记忆,学生能够了解从1-20这20个数字在直尺图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直尺图2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直观的记忆。同时,在观察直尺图时,学生能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从而发散思维,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以“尺”为卷,测评训练

测评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是让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练习中的直尺图。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练习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程度的了解方式,是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在一把缺少数字的直尺图上要求学生把数写填写完整。”这道题可以考查学生是否明确数字的前后顺序,同时可以检测每一位学生是否当堂达标。此外,教师还可以让个别学生花式背诵20以内各数的顺序,其他学生看着直尺图当考官,学生判断对错的过程,就是一次练习评价的过程。总之,教师可以利用直尺图设计多样化的题型和练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灵活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练习的效率。

其次,测评卷上的直尺圖。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测评卷上填写直尺图,作为考评学生掌握数概念的一个标准。

4.以“尺”延伸,尽显魅力

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慢慢体会到数数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往笔者会让学生按顺序空口念数字,而现在,笔者会出示直尺图让学生看着念,变着花样让学生多读。如让学生一个一个顺着读,一个一个倒着读;让学生从0开始两个两个顺着读,从0开始两个两个倒着读;让学生从1开始两个两个顺着读,从1开始两个两个倒着读……这样一来,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数序思维,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如在看到2、4、6、8、10、12、14、16、18、20时,学生就能自己发现规律,往下填22、24、26、28、30……

数数也为学生理解四则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结合直尺图抽象出的数轴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往前数就是加,往后倒着数就是减,几个几个地往前数就是乘,几个几个往后数就是除,能够数到“0”就是整除,不能数到“0”还剩几个就是“有余数”除法。这样一来,学生结合数轴数数能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皮亚杰说过:“数(自然数)不是某个东西的名称,它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可以看出,一个物体在一个序列中的位置以及一组物体中包含了多少个物体,这种关系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教的,而是学生通过感知和操作活动,在动作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直尺图,帮助学生掌握数概念。

(作者单位:浙江仙居安洲小学)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生小学数学
一年级学生有序思维启蒙方略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防治结合 消灭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