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语言特色分析

2018-10-11吴星晨叶义霞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特点分析网络语言

吴星晨 叶义霞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跟帖评论作为网络语言的一种缩影,更是人们表达意见的渠道。文章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总结出跟帖评论的特点:评论的即兴式、诗意性的文学式、印象式的妙评、回复的盖楼式。

关键词 跟帖评论;网易新闻客户端;特点分析;网络语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5-0110-03

跟帖评论最先开始于商业网站,是网民附设在新闻报道之后专门供网民对新闻事件发表意见的公告板,是网络论坛较早的一种形式。自2000年新浪网率先开设新闻跟帖功能以来,目前几乎所有网站都有跟帖评论,腾讯和新浪叫“我要评论”,搜狐叫“我要说两句”,而网易就取“跟帖评论”。网易新闻跟帖评论主要是指用户在阅读新闻后,利用网站提供的技术平台,跟随网络新闻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在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产内容前提下,网易新闻客户端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跟帖文化,其背后彰显的是网络语言对大众的影响。

1 网易新闻客户端跟帖评论火爆的原因分析

1.1 源于“无跟帖,不新闻”的互动性

网易新闻客户端从一开始就提倡“无跟帖,不新闻”的互动模式,根植于用户的需求,宣扬有态度的新闻。以UGC(即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为主,广泛调动网民的积极性去参与新闻的讨论,在此模式下网民不仅仅是观众,还是内容的生产者和发表者。网易新闻客户端辟出一个板块设置话题,让用户更好的参与话题讨论。同时,几乎每条网易新闻后面都有跟帖,网易新闻客户端还会定期整理用户的精彩跟帖,用虚拟的金币鼓励用户积极参与。虽然用户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其传达的信息也有所差异,但当网友的互动性越过“语言的表达”指向“流露的表达”,就会得到众所周知的信息,这种互动性更是增加了用户之间“惺惺相惜”之感。

1.2 树立“有态度”的品牌观念

作品是新闻客户端的生命基石,品牌却是新闻客户端的灵魂舞者。在同质化内容泛滥的今天,作品就是新闻客户端立足的根本,创意则是打造品牌的至上法宝。网易新闻客户端在2010年10月正式推出“有态度”的品牌观念,在用户心目中打下网易遵从新闻品质优先的形象,以赢得用户的支持和信任。

1.3 从公益项目中走出差异化道路

网易新闻客户端板块栏目中设有的公益性教育视频“网易公开课”,不仅为网易争取了大量的流量,而且也体现了网易门户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网易公开课”于2010年11月首次推出,集合了大量中外名校的教学视频,分为TED、哲学、历史、互联网、趣味科普、演讲、美食、生活方式、赏课等类型,最大可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如此激烈的竞争情况下,网易新闻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道路,而其公益性也为网易新闻“有态度”的观念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而打造出网易跟帖评论独具特色的风格。

2 网易新闻客户端跟帖评论的语言特色分析

2.1 评论的即兴式

2.1.1 即时发帖或回帖

网易新闻客户端从一开始就提倡“无跟帖,不新闻”,只要网易新闻一出,网友们就会立马评论,我们把这种评论称之为“即兴式”评论。现在有一个网络热词“抢沙发”,即第一个发帖或回帖的人,他们发表评论往往是源于第一印象,并不掺和任何情感的羁绊,或许在逻辑的严谨性和语言的优美上缺乏专业素养,但往往有其敏锐性在里面。有的网友甚至对网易新闻做到一言以蔽之的总体概括:准确、简洁、趣味的表达。网易新闻跟帖没有任何门槛,只要不违反网络管理规定,都可以尽情发挥,有时候网友为了“抢沙发”甚至发一个乃至多个表情符号作为评论,增添了评论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而即兴式评论经常出现“好”“赞”“差”等一个字评论来概括新闻,当然如果有很多用户都发出同样的评论,那么这篇新闻稿就很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反响。

2.1.2 随意又不失内核

当一则新闻争议颇多时,表示赞同或反对拍砖的声音从数量上就会越来越多,跟帖也会越滚越多,从而营造出阅读盛世,给文章带来惊人的点击率。不同于专业评论家,网易新闻客户端网友的即兴式评论往往不拘泥于体制内,没有规范的言语表达,但正是因为这不经意的评论往往道出了新闻的核心价值。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像这种散而多的评论更能成为民意的代表,即兴、真实而响亮的声音才是今天应该呈现的舆论盛世。

2.2 诗意性的文学式

2.2.1 趣味性的诗意

网易新闻客户端跟帖评论名人中有“诗人”群体,这个群体指的是擅长且热衷于用“诗词歌赋”的形式写新闻评论的网易網友,其中比较著名的网易“诗人”有李不白y、江南四大才子、白交易、马蹄香自踏花来等,他们以藏头诗或者改变诗词歌赋来谈论甚至讥讽当下,而这种由字化诗的形式一字一句皆有诗意。

2.2.2 文学性的创作

诗词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极赋文字美的,网上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种对诗词的热爱是深深寄托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的。网易新闻客户端中,这样以诗会友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诗词更是成为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人之间对话的方式,不同优秀的跟帖诗词见证的是网易新闻客户端网友们的一步步成长。

2.3 印象式的妙评

2.3.1 印象中的知音和鸣

跟帖评论的妙评,往往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和独到的见解,这种评论在感官上表现为直觉的领悟,在情感上则能引起共鸣。妙评并不一定与发布者的观点亦步亦趋,更像一种锦上添花的知音和鸣。网易跟帖评论因为用户广泛,而且其传播速度迅而猛,常常因为跟帖名人精到的点评对新闻形成很大的冲击,甚至使读者与发布者之间失去了平衡。灵光一闪的妙评不仅仅形象鲜明而且更具生命力,与新闻本身内在的价值相得益彰。

2.3.2 妙评中的群化现象

跟帖评论话语的建构大都是来自网民的真实感受,评论越多的帖子更能呈现网民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在对网易新闻跟帖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用户们在表达意见时容易出现观点极化现象,点赞党更是其中的代表。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虽然用户们是以虚拟的ID发表意见,看似十分自由,其实他们大多时候都在跟随主流评价,偏向于群体表达,从而导致出现阵营的观点极化现象。

2.4 回复的盖楼式

网易新闻客户端推出“盖楼”的回复方式,并非是刻意策划设计,而是为了解决网友们的连续讨论,允许用户们连续引用回复,在不经意间营造出的盖楼奇观。回复的盖楼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舆论风波中领袖的作用,虽然在造楼的过程中会有意见相佐的观点,但却集中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意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意无意地为别人“盖楼”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而“盖楼”的起源则是因为该贴的观点有趣、犀利,能够引起网友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利益的网民参与其中。

3 网络新闻跟帖评论对现实的影响

3.1 满足高速沟通的需求

网络语言主要产生于虚拟的网络社区(如网络论坛、虚拟聊天室等),网络社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造成了网络语言的种种新特点。在网易新闻跟帖评论中,网络语言其实就是现代汉语的变形,有的以音取意,有的则以形取意,有的则是出自词语的言外之意。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语言盛行就是因为它足够简洁但却能表达出用现代汉语众多字才能表达出的效果。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年代,语言的简洁更能实现網络上高速沟通的需求,快速地实现双方信息之间的传播。

3.2 增添生活乐趣

网络语言是最开放、最具特点的网络词汇,它有多种要素构成,如文字、表情、数字、符号等,所以直观上给人以活泼有趣味的表述,网友常常用一连串的“!!!”或“???”来加强语气或表示疑问,而“……”则用来表示不想说或者意犹未尽的感觉。表情更是为文字传播增添了趣味,如:)就表示伤心以至于泪流满面。丰富及形象的表情符号往往能给人一种知情达意的感觉。网络语言是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网民以现实生活中的感悟不断丰富网络语言,而网络语言当中的趣味性又为现实生活添加了一抹光亮的颜色。

3.3 粗俗化的表达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

网络语言快餐化、即兴化的创作过程,在满足大众娱乐的同时不免出现一些粗俗、色情、暴力等的字眼,网络语言的盛行和虚拟化的身份使得互联网上所谓的“键盘侠”“喷子”无处不在,虚拟和高度的开放性使得网民们不用遮遮掩掩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对青年人素养的养成无疑是增添了腐化剂。青少年生长在网络环境中,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使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甚至丧失对优质传统文化的辨别能力。

跟帖评论中的网络语言在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夹杂着糟粕,所以用户们应该规范地使用,不应该把网络语言作为伤害人的武器。在网络世界里文明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不仅能净化网络世界,而且也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侯东阳.舆论传播学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2009:117.

[2]薛鹏宇.从网络评论引发的舆情反弹看媒介监督[J].新闻世界,2014(8):106-107.

[3]廖福生,江昀.对门户网站新闻跟帖特点的分析[J].东南传播,2010(6):88-90.

[4]海中.新语言学科:网络词语学[J].科学时报,2000(9).

[5]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M].北京:三联书店,1980:62.

猜你喜欢

特点分析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英美文学中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