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8-10-11汪丽牛奔贾慧敏郝娜杨韫嘉

魅力中国 2018年28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大学生

汪丽 牛奔 贾慧敏 郝娜 杨韫嘉

摘要: 自主学习是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学生个体的成长以及今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研究基础上,分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学习依赖性强、欠缺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清晰、缺乏学习动力以及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自我监控能力差等三方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高校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给予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对策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作为进入大学深造的大学生,如何顺利完成学业,并且使知识成为他们在竞争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资本,自主学习能力在此突显出其关键地位。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中重要环节,为国家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然而现在呈现出大学生数量庞大、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就业率低等难题[1]。对大学而言,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它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总体而言,从社会发展、教育变革、个体成长等各个方面来看,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对于学生个体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对今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一、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从8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外对自主学习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齐莫曼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运用和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2]。胡新梅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即想学,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愿望;会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并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乐学,在快乐中接受知识的过程[3]。自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是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能力,是大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科学调控学习策略以达到目标、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掌控自己的学习者。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大學生自主学习情况,我们向北京农学院2017级部分专业学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164 份,回收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为99.4%。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基本信息,包括性别、高考志愿、所学专业获得学位、大学毕业去向、大学里最主要的学习目标,共6 个问题;第二,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结果三个维度设计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调查大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知水平、态度、能力及方法,共30题。采用 Likert 五点计分制,即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记为 1 至 5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问卷满分150分,得分150为自主学习能力优秀;得分135-149为良好水平;得分100-134一般水平;得分60-99为较低水平;60以下为低水平。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其中较低水平累计107人,占比65.64%;一般水平49人,占比30%;低水平4人,占比2.45%;良好水平3人,占比1.8%;总体水平较低。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原因剖析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偏低,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1.学习依赖性强,欠缺主动性。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摆脱了高中学习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但许多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仍然依赖于教师、教室以及面授辅导课,只是被动地听课、被动地做笔记,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学习方式;多数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会划出重点内容,考前还会告知考试范围或者往届试题,期末考试只要临时突击就可以通过考试。另外,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依靠良好的学习动机和自主意识来引导。调查发现,自主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意识与学习价值观有密切关系。73.1%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或者能有好的前途,相反如果所学知识与自身发展或者职业规划联系不大,就觉得没有用或者无意义,导致其没有主人翁的意识,更不会主动去学习了。

2.学习目标不清晰,缺乏学习动力。经过前期调查发现,多数学生上大学是为了顺利毕业获得文凭,还有一部分只注重学分和绩点,期末考试不挂科成了上大学的终极目标;课余时间就在宿舍上网聊聊天,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剧。星期天干脆就大睡一场,还有一部分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也成了大学生漫无目的的生活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因此,对于学习没有清晰的目标,甚说上大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而已。

3.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自我监控能力差。

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同学不注重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常常毫无准备地走进课堂导致听课效率较低,且不注重阶段性复习、总结和回顾;不太会通过关键词、图像、表格等形式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不会对学习时间做详细安排和计划;课后不会主动去阅读老师推荐的数目或者针对课堂留下的思考性问题进行探索;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学习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源。

网络是现代发展最快的一种学习的工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是,调查发现,过半学生常常因为没有很好得控制住自己,把太多时间花在一些业余爱好或者网络上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中经常不自觉地浏览与学习无关的娱乐网络,花在游戏、音乐、影视网站的时间比较多,但是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人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说每个星期上几次图书馆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形成良好的网络环境学习策略,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专注力不够。

四、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1.引导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现在的学习绝不是为的机械地完成任务,也不是为的谋取个人的私利,而是为了真正学好过硬的本领,以便将来出色地去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一旦确立了这样的崇高目标,学习也就不再是一种出于无奈的应付,而成了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必需,成了学习知识和掌握本领的乐事,其智慧和潜在力量就会被调动起来,享受到学习生活的乐趣。同时,教师可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将一切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的情感、意志、兴趣等要素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学生,要积极树立自主学习理念,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分依赖教师、被动接受知识的错误心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摆正心态,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2.做好大学生生涯规划,明确大学的学习目标。新生自身的内在驱动力是提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一旦确定了目标,就有了学习、实践的动力;就会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就会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充实并完善自己,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但现今许多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大学生活,不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人生责任。职业生涯规划就像是一个看得见的靶子,随着规划一步一步转变为现实,就会有不断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因此,大学生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来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找出自己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与社会需要的差距,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对人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通过规划采取实际的具体行动。学生的学习目标,还需结合自身的需要以及学习的最终目的来确定,明确上大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也不是来享受,而是要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己的理想,然后要始终端正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积极从学习中寻找乐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

3.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自控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输出者,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自主学习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老师可以通过指导、矫正,使学生自主学习更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4]。

(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大学期间,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课余时间充裕,但是大学生的本质任务还是学习。因此,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短期、长期学习计划,包括每一天每一周的计划,并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能有效保证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讲求方法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强调对学生预习的要求,提高听课效率;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阶段性总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探究结果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深层次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善于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求助或交流;要学会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能通过预习复习或图像、表格记忆方法等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充分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等,积极参加讲座培训、学术沙龙,利用各种渠道来培养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积极营造文化育人环境,提升学生自控力。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同时,也使不少大学生逃避学习、沉迷网络。因此,学校可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探索,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学生也应努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与自控力,避免在纷繁的诱惑中迷失自我,坚定学习的脚步,不断提升自我,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整个国民素质,就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学校、老师和学生需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自主学习过程真正变为学生想学、会学、乐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天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173-178.

[2] Barry J 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 .Developing Self-Regulated Learners[M].姚梅林,徐守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

[3]胡新梅.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27):110-112.

[4]王田.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汪丽,1988年8月,女,安徽安慶人,北京农学院,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