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践作业”提升“学习活力”
2018-10-10於蔚华
摘 要:本文就数学实践性作业内容类型、完成的方式及其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数学实践性作业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上述问题,从丰富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类型、完善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方式、加强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过程中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数学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
作者简介:於蔚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教师。(江苏 苏州 215021)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1-0077-02
近年来,作业领域中融入了新课程理念,通过作业内容的开放、形式的开放、过程的开放、空间的开放、结果的开放,更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与全力体验,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是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究为主要特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以体验生活,发展全面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学生在老师布置课外阅读、观察记录、搜集资料、参观调查等实践性作业时,往往情绪高涨,欢呼雀跃,由此可见,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受到广大学生喜爱的。但在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实施过程中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数学实践性作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与困难。
一、数学实践性作业在阅读性、表述性方面的缺位
谈到阅读和表述,很多人头脑中泛现的是“语文”这门课程。应该说,在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阅读已不再是语文课程的“专利”,阅读和表述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等各种学科中也应普及阅读。比如,学习了圆周率之后,让学生阅读有关祖冲之的内容,并让学生记忆圆周率后一百位的趣味记法。教学完“圆的认识”之后,让学生阅读有关圆的历史、圆的妙用。这样,整个学习过程便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的限制,将课内迁移到了课外,学生能获取教材以外的广博知识,能起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成效。现在的数学教科书课文后面都配有“你知道吗”的数学知识介绍,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多地了解数学小故事,了解数学名人,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知识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理解。然而,一些数学老师忽略了课文后短小的“你知道吗”,更没有注重数学方面的课外阅读。
二、数学实践性作业完成的方式有待改善
1. 家长协助不当。低年段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完成过程中,父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父母一起完成、家长全权代劳的方式占了绝大多数。比如,制作一份数学小报,学生因其年龄较小、能力有限,很难独立完成,需要家长的帮助。但是仅需家长的帮助,而非全权代劳。家长帮忙查查资料,打打下手就足够了。家长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在一旁观察,多观察几次,学生也就能学会查阅资料的方法。
2. 缺乏同学之间的真正合作。中、高年段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完成过程中,主要方式是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和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合作,本来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活动任务。但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问题还是比较多。比如,合作小组中,优等生通常会包办一切,做好操作与调查的各项工作,同组中基础较弱的学生便有了依赖性,完成作业反倒变得更简单,几乎不用动脑了,比以往独立完成作业更省事了。造成合作完成作业只要找个优秀的搭档就行了,丝毫不能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创新等精神,达不到合作的目的。
以上种种看似全新的、开放的、民主的数学实践性完成方式,其中还是隐藏了许多的弊端,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细化。
三、丰富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类型
数学实践性作业可以将探索、调查、操作等多种类型作业结合起来,交替使用。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课前有了这样的观察与体验,熟悉的生活情景不再只是似曾相识,那么课堂上的学习便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可以对新知识进行良好的加工与理解。
四、完善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方式
数学实践性作业既主张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又支持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完成。新课程也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所以在完成数学实践性作业活动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也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合。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尽量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让学生自愿选择为主,教师适当调整。组内各成员之间的性别比例、个性特征、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宜合理搭配,取长补短,以便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完成作业,使组内成员在相互支持、彼此帮助、集思广益中共享成功的喜悦。合作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完成作业时,应明确分工,使每个组员都应有自己负责的任务,鼓励每个组员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小组实践性作业的完成负有责任,并且在评价交流的书面小结上写明组内成员的任务分配情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求得发展。
五、加强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中教师的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完成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动力,为了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地认真完成数学实践性作业,老师对数学实践性作业的指导必不可少。
当老师布置一项数学实践性作业时,一定要追求“实践效果”,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作业”,更要让学生明白,“怎么去完成作业”。
做好布置数学实践性作业前的铺垫引导、布置数学实践性作业时的方法指导,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明确实践性作业的完成目标和完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时间、智力和体力的无谓损耗、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
当学生开始开展数学实践性作业的活动时,老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亲自“下水”完成实践性作业。只有亲身经历,才能预见和知晓学生在数学实践性作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出现的差错,有的放矢地开展中期指导与督促工作。
当然,作业指导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需要教师悉心研究,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的作业指导。力求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作业革命[J].人民教育,2002,(5).
[2] 刘俐.让实践性作业成为学生创造的天地[J].福建教育,2005,(5).
[3] 黄清木.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J].广西教育,2006,(1).
[4] 李容.小学数学作业现状反思与策略[J].科技信息,2009,(5).
[5] 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責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