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2例脑血栓患者经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8-10-10张军梁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脑血栓复查偏瘫

张军梁

(新昌县中医院,浙江 新昌312500)

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临床对脑血栓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溶栓及康复训练等。近些年中医中药治疗脑血栓为临床所重视[1]。本研究拟考察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脑血栓的疗效。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152例脑血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脑血栓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3年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和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2-3]。男性87例,女性65例。平均年龄(58.5±6.6)岁。病程3-26d。完全性偏瘫 40例(26.32%),不完全性偏瘫112例(73.68%)。伴失语34例(22.37%)。伴高血压24例(16.05%),冠心病10例(6.79%),高血糖14例(9.26%)。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76例和中西医组76例。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常规组:维脑路通500mg静脉滴注;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有溶栓适应症者予蝮蛇抗栓酶0.5U静脉滴注;营养神经的西药;给药均1次/天,3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中西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每日1剂,水煎后早、晚顿服,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补阳还五汤加味处方:生黄芪50g、赤芍15g、川芎10g、当归 10g、地龙 10g、桃仁 10g、红花 10g、丝瓜络 15g、桑枝30g。失语者加石菖蒲10g、远志10g;头痛者加天麻15g、白芷10g。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1年复发率)和用药安全性。疗效判断标准:复查CT示缺血性病灶基本或大部分消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90%,偏瘫失语等改善明显,生活可自理,为基本痊愈;复查CT示缺血性病灶部分消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60-89%,偏瘫失语等有效改善,生活部分可自理,为显效;复查CT示缺血性病灶有一定程度消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30-59%,偏瘫失语等一定改善,生活无法自理,为有效;复查CT示缺血性病灶消退变化不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30%,偏瘫失语等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病情甚至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显效+有效的病例数之和占总病例数的比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和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两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比较。用药后两组均无严重药物副作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其治疗前改善(P均 <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见表2)。

3.两组复发率比较。随访1年复查中西医结合组无复发病例,常规组2例(2.63%,2/76)复发,两组差异显著,χ2=36.530,P=0.000。

三、讨 论

中医认为脑血栓以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为病机[4]。治疗需以补气活血、化痰通络为原则。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药联用安全性好,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血小板聚积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其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更明显,表明中西结合并非仅有对症处理的临床效果,还改善了相关血液流变学生理指标水平。而1年随访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中无脑血栓复发病例,而常规组有2例患者复发,p<0.05,表明中西药结合药物方案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显然这一结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表2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笔者分析,本研究中的中药补阳还五汤方中,生黄芪重用取其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使祛瘀而不伤血;桃仁、红花能活血化瘀;地龙、丝瓜络、桑枝可化痰通络。诸药合用达补气活血、化痰通络的作用。

综上,对脑血栓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脑血栓复查偏瘫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勘 误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