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及对策*
——以安徽部分地区为例
2018-10-10王玉蓉
王玉蓉,夏 果
(1.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安徽 合肥 230032;2.安徽医科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安徽 合肥 230032)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1]17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实证研究深度有限,现有的实证研究多是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调查研究,基于普通民众调查数据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区域的认同现状,有利于了解当下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认同度以及对媒体宣传的满意度,有利于了解两者的融合度,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笔者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省淮北、蚌埠、合肥、滁州、淮南、池州等十多个市,凤台、金寨、广德等数十个县、镇、村,开展问卷调查和调研,发出问卷2 600份,回收问卷2 573份,其中有效问卷2 491份,有效问卷比例95.81%①。并对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录入,并采用双录入纠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知晓度比较
调查数据结合座谈会、重点访谈情况,我们发现参与调查人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很高,完全不知道的不足一成,但知道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完整知晓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不到半数,不少民众的认识还浮于表面、局部,不够系统全面。此外,完全不知道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群比例明显多于完全不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群(见表1)。
通过表1可见,绝大多数民众基本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但还不够系统全面。大多数民众更熟悉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比较
调查显示,参与问卷调查人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都超过八成,认同度较高,尤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调查者人数更多(见表2)。
表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知晓度比较 %
表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认同度比较 %
调查也显示,少数民众没有考虑过是否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他们很少主动接触主流价值观。经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少数民众尤其是农村民众因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原因,休闲生活集中在看电视、打牌等,很少关注官方主流媒体,很少主动接触主流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实现全覆盖,全民参与,不应该有盲区。
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义(见表3),可见两者认同度都很高;两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意义有限,可见我们还应进一步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深入阐释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作用和意义,让主流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
表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意义比较 %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过半数参与调查者认为两者不矛盾,可见认同度较高;但也有近两成的参与调查者认为两者矛盾或没有任何关系,还有超过一成的人“没有想过”(见表4);可见,部分民众还没有梳理清楚两者的关系,甚至认识上有偏差。
表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关系认同 %
总之,多数民众认为应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比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更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效果及民众满意度比较
据调查,半数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方式、效果满意。相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宣传方式和效果满意度更高(见表5)。
表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宣传方式、效果满意度比较 %
党的十八大首次以24个字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多年以来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倡导,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一系列文件的实施,使民众更加满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和效果。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比较
关于“如果邀请您免费参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皖南西递宏村旅游活动、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您会怎么办”两个选题,调查显示行动上多数民众愿意参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愿意参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拒绝的民众不足两成(见表6)。
表6 参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情况 %
关于您喜爱的电视剧的选题(可多选),调查显示2017年播放的几个电视剧中,检察官们查办贪污受贿犯罪的电视剧明显比爱情剧、军旅剧、历史剧、玄幻剧等都更受民众喜爱(见表7)。可见,绝大多数民众在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中已经接受了“各得其分”的公平正义观、“舍生取义”的礼义观、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也反映了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民心。
表7 影视作品受欢迎情况 人次
关于选择终身伴侣首要标准的选题,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参与调查人群认为人格品德比经济条件、学历、家庭背景更重要,是首选的择偶标准(见表8)。大多数民众认为品德是择偶的首要标准,重视品德超过重视金钱、地位,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内涵一致。可见,大多数民众能言行合一,在实际生活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表8 择偶标准情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知晓度与价值认同的关系
经lot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能完整地说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调查人群,比“一点都不知道”的人群,更多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地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深远,更多地愿意认真听宣讲者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知道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调查者,比不知道的参与调查者,更多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地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深远,更多地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不矛盾,更多地愿意参加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活动。从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知晓内涵是价值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可见,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需要加大内涵宣传。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关系的论述颇多。大多数学者通过理论分析,认为两者联系紧密,且相互促进。有学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出浑厚的历史韵味和中国气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彰显与继承、提升与超越”[4]。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盛世面貌的现代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又能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落实”[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不仅相互紧密联系还有交叉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例如“富强”“和谐”“爱国”“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现代社会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炼,又创造性地融入了现代社会精神元素,在传承的基础上又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有联系又有交叉,密不可分。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奔赴安徽数十个市、县、镇和村,希望以实地调查访谈的形式了解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特别是参与调查者对两者认同情况之间的联系。经lot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能完整地说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调查人群,比“一点都不知道”的人群,更多地知道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调查人群,比不认同的人群,更多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深远的参与调查者,比认为完全没有意义的人群,更多地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深远;对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和效果满意的参与调查者,比“没想过”的人群,更多地对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方式和效果满意。从回归分析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调查人群中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大多数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之亦然。lotistic回归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还显示,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众多数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实地调查访谈的情况与学者们的理论分析基本一致,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促进,协调统一。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建议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宣传,以理服人
调查数据,尤其是回归分析显示,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的知晓情况与价值认同情况相关联。内涵是基础,了解内涵,才能领悟相应的意义、作用。直接宣传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价值、意义、作用会因缺乏依托,而显得抽象空洞。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因此,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宣传。例如,在合肥市一些公园内,有许多宣传板以中国水墨画配合文字说明的方式宣传“二十四孝”,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内涵。又如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通过人民检察院排除万难惩治贪官的剧情,生动形象地向老百姓诠释了“公平”“法治”等内涵。这些宣传方式把抽象、枯燥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老百姓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深受民众喜爱,效果良好。
(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发挥新媒体的力量
调查显示,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效果的满意度略低于宣传方式的满意度,超过两成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的宣传方式和宣传效果不满意,另有超过两成民众“没想过”满意与否的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初步认为至少四成的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和宣传效果不满意或者不在乎。可见,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刻不容缓。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数字报刊、杂志、微博、微信、移动端媒体等新媒体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个人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个体宣传的力量日益壮大。移动主播、直播等正一次次打破传统宣传的藩篱,显示出巨大的号召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民众的关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宣传不能仅限于官方主流媒体,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媒体。一方面我们要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官方主流媒体上,创新宣传方式,以新颖生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宣传。另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巨大作用,加强数字媒体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提升民众满意度。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进行融合宣传
调查中,多组回归分析数据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两者紧密联系,协调统一。
实践中,我们在宣传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时不应割裂一方,而应将两者结合。例如举办文化下乡活动,可以把送文化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送下乡的图书可以包括《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等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书籍。送戏曲、电影、纪录片下乡,可以选择体现公正、法治主题的戏剧,如《铡美案》等;体现爱国、富强等主题的纪录片,如《厉害了,我的国》、电影《红海行动》等;体现敬业、诚信等主题的综艺节目,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等。我们可以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历史渊源;在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凸显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连的精神,把两者结合,让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注释:
① 有效调查问卷参与者中,男性1 297人,女性1 194人;所在地是城市的1 133人,县镇795人,农村563人;学历为小学及以下257人,初中469人,高中705人,大专322人,本科661人,硕士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