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典型课例研究PCK之学生的知识
2018-10-09王为芳王南
王为芳 王南
摘 要:以《盐类的水解》为例研究PCK对学生知识生成的作用,以及如何将PCK理论融于课堂教学中,并最终找到学生知识的生成规律以促进高中化学教师PCK的发展。
关键词:PCK;《盐类的水解》;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0/23-0023-03
一、PCK简介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这一术语最早于1986年由美国舒尔曼教授提出,他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随后关于PCK的研究逐渐增多,由此研究成果开始丰富起来。
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一经提出,立即引起美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它是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的分水岭,是衡量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分界线,也是学科教师的专业标准,设计教师教育课程指南的重要依据。
二、PCK之学生的知识分析
(一)学生知识的重要性
维尔和马金斯特建立了PCK金字塔层级模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层级,位于塔底的是学科知识,第二层是关于学生的知识,第三层是背景、评价、课程、科学的性质、环境、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等8种知识,塔尖才是PCK。在其构建的金字塔层级模型中,他们将关于学生的知识置于第二层级,这是因为关于学生的知识是联系PCK其他构成要素的纽带,且只有知识的重要性被重视后,PCK的其他构成要素才能得以发展。由此可见“学生知识”在PCK中的独特价值及重要性。
(二)学生知识的研究现状
教师在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容易出错或产生困难的地方以及哪些知识是学生需要学的,此外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的理解力等方面,但所提及的各方面具体指代什么,研究者们并未给出深入的说明,对于PCK中“学生知识”的认识也止于这些较为模糊的层面。
三、课例研究的过程
為了使研究常态化,笔者选取了《盐类的水解》这个课例,该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内容,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盐类的水解》该课虽然上课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以格罗斯曼提出的PCK四个内涵知识之学生的知识为切入点,并将学生知识部分的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脑中的概念、认知过程和理解力、易错点和难点等方面具体化的还很少。下面通过研究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两次授课,发现课程有如下三点变化。
(一)教学设计的变化
1.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第一次课例:观察角度比较单一,只观察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效果,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观察不够具体,对学生知识生成过程中的问题描述也不够清晰。
第二次课例:将观察量表分为5张:(1)教学目标落实措施及效果观察;(2)PCK之学生知识的生成;(3)A层次学生上课情况(6个A层次学生集中到一组);(4)B层次学生上课情况(6个B层次学生集中到一组);(5)C层次学生上课情况(6个C层次学生集中到一组)。
第二次课例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具体,因此更容易起到引领课堂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盐类的水解”的认识,此外还能帮助教师发现各层次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问题。
2.教学策略的转变
第一次课例的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分组实验、小组讨论。
整节课下来发现,小组讨论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是在教师讲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们反思这应该与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关系,即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不善于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进行适当的转变。
第二次课例的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分组实验、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多媒体视频展示。
从结果来看,第二次课例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也更认可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3.板书设计的转变
第一次课例:学生自由书写板书展示的过程比较混乱,教师书写的内容偏少,且总结时内容偏乱。
第二次课例:教师事先对学生的小组展示划分区域,并让其分条罗列,如此小组展示明显更有效率,这样最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课堂小结时也就更有依据。
电脑进入课堂后让教师越来越忽略板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所以上课时对板书的随意性变强,而教学结果证明教师应该更加注意板书的书写规范。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
在第一次课例结束之后,我们发现有以下问题:(1)个别溶液实验现象不明显,且占用的课堂时间太多;(2)学生对盐的新分类方法不能马上接受;(3)学生对于水解的实质理解得不够彻底;(4)观察表针对性不强、不细致,导致教师们在观察时不知从哪儿下手,并且对于学生的评价方法过于粗略;(5)板书设计不够规范。
针对上述问题又重新设计了教案和导学案,并根据学生知识的生成特点和规律重新修正了观察表,这样设计的目标就完全围绕学生展开了。此外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策略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1)简化实验过程。
(2)在进行盐的分类前,向学生展示盐的分类依据。
(3)根据以往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重新调整本课重难点水解反应实质的讲解方法。
(4)观察表的再确定。观察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同时增加为5个观察角度: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效果观察;知识标准的达成率及如何改进;A层次学生上课情况;B层次学生上课情况;C层次学生上课情况。
四、课例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的成效
1.从学生的角度看
【学生展示】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题中所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以便准确快速地写出答案。从学生的书写情况来看,意思能表达对,但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敢于写语言叙述题,同时还要让其注意化学语言的规范表达,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这一观念。
【提问设计】(1)学生对于有点难度又新奇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2)学生喜欢通过小组讨论解疑,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A层次学生】上课态度端正,学习认真,求知欲强,有上进心,能大胆质疑,且紧跟教师上课节奏主动发言,还能随时找到自己的薄弱所在,并采取组内质疑、教师询问、及时查找资料等形式解决问题。
【B层次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他们都能认真、积极地投入学习,在教师设置的课堂讨论环节中,六名学生都在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遇到难点时有一名学生主动去做分析和讲解。在教师设置的展示环节中,本组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的书写不太完美,另一个学生马上去更改,这体现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C层次学生】能够跟上课堂教学进度,掌握基本知识点,但是对盐类水解实质的理解仍不够到位,回答问题时照本宣科,缺乏对知识的自我处理和加工过程。
【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及效果观察】从学生角度看,学习目标达成度很高,也突破了本节的难点知识,效果总体来说很好。
2.从教师的角度看
通过这次课例研究,课题组教师们了解了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同时也都有了磨课的意识。随后通过参与两次公开课的设计授课过程,教师们认识到设计课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即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水平找出学生真正需要教师讲的东西,同时关注课堂的时间分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的是高效课堂。
通过评课大家一致认同评课教师的着眼点应聚焦改进,即评课时应给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具体怎么做更好,同时要有理有据地进行研讨。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
(二)课例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
1.主要成果
全体课题组成员通过努力,学会了如何设计学习目标,并成功举办了两次课例公开课,反响良好。同时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课例研究报告,其中最大的成果是讓课题组成员体会到了课例研究的快乐,知道课题研究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完全有必要也可以做到课例研究的常态化、生活化、教学化。
2.结论
“学生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知识基础、化学学习能力、已有的生活经验、存在的认识误区、思维特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常用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几个方面并不受到教师的同等重视,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仍然是教师考虑的首要因素 。教师通过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学生知识”,可确定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而对课堂教学做出更好的预测。
五、课例研究反思
(一)对课例研究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的反思及建议
课题负责人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能到眼前了再着急去做,在课题立项后就应该立即着手准备后续的一系列计划和措施。且第一次课例上课时课堂观察表还是沿用上学期的,这点很不好,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课例、研究主题也都不一样,所以应该好好准备筹划新的观察表。
(二)教师参与课例研究过程的经验、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课例研究全体课题组教师体会到了理论指导教学的好处,大家一致认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阅读有关化学教育的书刊,由此改善教学观,端正教学及教研态度。同时做到关注学生学情,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并在教学行动前,行动中和行动后及时对自身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做出全面深刻的自我反思,并多和同事交流讨论。
通过课堂观察大家发现除了要备好课之外,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魅力展现也很重要,如何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好的课例研究素材。
(三)未有效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虽然已会设计,但对应的教学策略还不够细化。如每个教学任务的预定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对应这个教学任务有效设定教学策略,最后呈现的结果如何,通过什么样的观察量表能体现出来,以什么样的方式采集学生信息更为准确,如何采集更多更可靠的信息等等我们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参考文献:
[1]廖元锡.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5,(06):39~42.